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献功 《学习论坛》2006,22(12):21-2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农村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村级党组织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组织者、领导者、具体实施者,提高村级党组织的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关键。构建和谐新农村对村级党组织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需要不断提高村级党组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切实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进一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自今年年初以来,筠连县针对部分农村党员无活动阵地的现状,采取多种举措夯实基础,全面启动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目前,全县49个村的活动场所建设已经竣工,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极大地促进了全县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构建和谐筠连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提升对村级组织阵地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大村级组织阵地规范化建设的步代 1.一个建设状态良好、规范的村级组织阵地,是村级组织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能够为农村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提供发表意见的窗口,增强党员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进而为密切党群、干部关系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农村,促进农村和谐,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村级组织建设,要积极适应新形势需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大胆创新,勇于开拓,不断提高其执政能力,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强堡垒。  相似文献   

5.
在农村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关键是要解决影响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瓶颈问题。房山区紧紧抓住村级非选举职务和公益性工作岗位任命由少数人、甚至个别人说了算这一村级民主建设的“短板”问题。在村级组织选人用人过程中引入公平竞争机制,实行公开招聘,为村权在阳光下运行探索了新路,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开原市委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力加强村级组织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规范了村级组织工作管理模式,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深入贯彻落实,提高了全市村级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农村基层组织要为和谐农村的构建保驾护航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构建和谐农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基层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构建和谐农村的主体力量和组织保障。在农村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和受市场经济影响不断加大的现阶段,一些农村基层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同构建和谐农村不相适应的问题。为此,农村基层组织应努力提高引领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努力提高处理、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努力提高宣传、教育群众的能力,在和谐农村的构建中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8.
党建短讯     
惠民县开展“基层班子建设年”活动成效显著。惠民县2007年通过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和深化实施“三基工程”,调整配齐村级班子69个,村级组织整体功能得到改善;建立完善党内和村级规章制度,保证了村级各项工作正常运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群众办实事284件,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增强各级的管党意识,切实加强了党对农村基层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力度。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人》2007,(17):7-8
红寺堡开发区坚持把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来抓,建成集村干部办公、党员活动、村民议事和文化娱乐活动中心为一体的高标准村级活动场所34个,全面提升了开发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档次,成为开发区乡村的一道景观。  相似文献   

10.
刘立国 《新长征》2011,(4):37-37
伊通满族自治县实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后,在巩固农村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的同时,积极拓展功能,努力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综合作用,有效增强了村级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推进了全县新农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1.
赵春跃 《求贤》2009,(1):21-22
近几年,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党委以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为总抓手,深入开展“强基创先”活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狠抓村级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中北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2007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25.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2.7亿元,镇级财政收入1.6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69元,各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市乡镇前列。  相似文献   

12.
村级组织是推进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前沿,也是推进专项行动扎实开展、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针对当前藏区农牧村村级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加强村级组织能力建设,需要牢牢抓住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宣传思想建设和项目建设"五个突破口",着力增强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和带动力等"五种能力",不断提升村级组织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化隆回族自治县巴燕镇金家庄村"两委",针对农村经济发展薄弱和农民脱贫致富愿望迫切、村干部服务能力跟不上发展需要、两手抓能力不足等现状,深入开展"村级组织服务引领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村级经济发展势头好、乡风文明建设成效好、生态美丽乡村建设好"五好党建品牌建设活动,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构建了一幅人居和谐、经济发展、乡风文明的美丽农村新画卷。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1,(12):40-40
湖南省资兴市以整合村级组织资源为突破口,探索和推行“1+2”村级工作模式,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成效明显。“1+2”模式,就是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有效整合村民自治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组织功能互补,形成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合力。  相似文献   

15.
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大突破、大提升,关键是建强农村班子。临朐县从"有效化解信访问题、建设党员群众满意班子"入手,探索建立村级工作"问题档案",构建村级班子风险预警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6.
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郭献功 《学习论坛》2008,24(1):28-32
"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村级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新农村建设对村级党组织提出了许多新要求.然而,部分村级党组织存在着许多与新农村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必须适应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7.
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已经成了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的一种常态,他们的周期性"候鸟式"流动一方面促进了流出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村级组织弱化和难以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要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现村级组织的重构和村务管理的转型.重构村级组织就是要增强村级组织特别是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对流动成员的管理.村务管理转型就是要更新管理理念,提升服务水平,保障流动农民权益.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剩余资金,倡导农民加大对子女的教育投入.  相似文献   

18.
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最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攻坚时期,村级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村级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凝聚村民人心共建美好家园,促进和谐巩固执政根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村民委员会深入发展受到以下冲击:农村人口流动频繁要求改变村委会人员构成上的封闭性规定、农村地权改革削弱了村委会在村庄建设中的凝聚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对村委会职能提出新的要求、农村新兴社会组织冲击着村委会现有地位等.为了应对城乡一体化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村委会的选举、监督和罢免等方面做出相应修改,从程序上规范村委会运行.但是,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无法克服村委会封闭性与准行政化倾向、无法解决两委内耗、村社不分等难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其基本思路是:村委会选举时对选民资格认定上以居住地为准;合理划分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事权;理顺村级领导组织之间关系,实现村级领导组织和谐共处;实现村委会与农村新兴社会组织融合性相处.  相似文献   

20.
农村宗教与民间信仰呈现盛行之势,这是由历史根源、经济根源、社会根源以及村级组织不作为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宗教、民间信仰盛行使得村级党组织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困难加大,助长了农村宗族家族势力的发展,直接损害了党组织的形象和权威.必须正确认识宗教和民间信仰及其发展趋势,以疏导为主,抛弃监管思想,加强与广大信徒的沟通;加强宗教事务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宗教和民间信仰组织的各项管理制度;大力提高乡镇村级党组织引导、驾驭宗教组织、民族组织和民间组织的执政能力;加强村级党组织自身建设,加强党员干部自律要求;努力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加快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