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民族》2013,(9):4-4
阿诗玛是彝族撒尼人精神的象征,她不畏强暴、忠贞不渝、追求自由的民族精神,千百年来一直鼓舞和激励着撒尼人顽强奋斗、自强不息。由叙事长诗《阿诗玛》形成的阿诗玛文化,已成为石林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代表。  相似文献   

2.
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流传于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阿诗玛》的原创用撒尼彝语演唱,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用撒尼彝语演唱的《阿诗玛》在撒尼彝区十分盛行,汉文翻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又一次给民歌以高度的评价。毛主席指出:“民歌中倒是有一些好的。将来趋势,很可能从民歌中吸引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回顾我参加整理撒尼(彝族支系)长诗《阿诗玛》的过程,深深感到毛主席的教导是多么亲切,意义是多么深远! 长诗《阿诗玛》整理出版,至今已有二十四年了。由于它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过去时代撒尼劳动人民的斗争和生活,塑造了阿诗玛和阿黑这样的典型形象,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并且先后翻译成几国文字介绍到国外。这是撒尼人民长期口头流传下来的集体创作,是一首优美的叙事长诗,也是我们祖国文学遗产中的一份珍宝。这部长诗的发掘、整理、出版、是坚持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一个收获。  相似文献   

4.
二十四年前,当撒尼人(彝族)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经过收集整理出版后,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一九五九年,长诗经过再次整理,更加臻于完美。可是,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需要,对民族民间文学实行法西斯的“三光”政策,长诗《阿诗玛》,也不能幸免被抛进冷宫、打为“毒草”的命运。在深入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我们通过对《阿诗玛》的思想内容及艺术形  相似文献   

5.
人大动态     
正云南立法传承与保护阿诗玛文化云南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批准了《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阿诗玛文化传承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31条,对阿诗玛文化的范围、机构和经费保障保护名录、传承人的认定和阿诗玛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景区等作了规定,重点突出对叙事长诗《阿诗玛》、彝族毕摩传承活动彝族(撒尼)刺绣、彝族三弦舞(撒尼大三弦)、彝族摔跤、火把节、密枝节等石林独有的  相似文献   

6.
一部《阿诗玛》电影,一首《阿诗玛》长诗,一曲撒尼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让中国人永远记忆着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多少游客就是从电影、诗歌和歌曲中认识并向往石林的。  相似文献   

7.
《云南人大》2009,(6):I0001-I0004
石林是世界喀斯特的精华,中国阿诗玛的故乡,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大自然亿万年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历史久远、形态独特、峻险奇秀的“天下第一奇观”——石林。生活在这片神奇红土地上的彝族撒尼人,以“一诗”、“一影”、“一歌”、“一舞”、“一节”、“一绣”创造了内涵丰富、风情浓郁的阿诗玛文化。  相似文献   

8.
赵芳 《今日民族》2004,(1):45-46
在石林县月湖村,居住着彝族支系撒尼人。三弦是撒尼人喜爱的民间弹弦乐器。在月湖,人人都是“听到三弦响,心急脚板痒”,从中可以看出三弦在撒尼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三弦不仅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还可以为民间歌舞伴奏。每逢彝族火把节、插花节和三月会等传统节日,人们都要身着盛装,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男子手持三弦边弹边跳,女子则边舞边双手拍掌和用脚踏地,舞蹈节奏舒缓,动作轻盈舒展。月湖撒尼人称这种歌舞为“跳乐”,三弦是撒尼人“跳乐”时离不开的伴奏乐器,又是青年男女传情达意的工具。带着对这种民族民间传统乐器的好奇,我们走访…  相似文献   

9.
以“山水田园风光”著称于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普者黑,不仅山美水美,而且有令人瞩目的民族文化。当你步入普者黑风景区时,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穿着“阿诗玛”服装的小“阿乃”(彝族撒尼语小姑娘之意)。  相似文献   

10.
彝族撒尼人     
撒尼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早在公元2世纪,滇池一带就是彝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公元3世纪,逐渐扩展到了滇东北、滇南、贵州、广西一带,与其他族群杂居融合,形成了众多的支系,其中,居住在云南石林、丘北一带的彝族多为撒尼人。撒尼人非常崇尚老虎,在撒尼语里“罗”是虎,“倮”是龙,因此也自称为“罗倮”,意思是像龙和虎一样勇猛而不可战胜。  相似文献   

11.
胡松华:赞歌献人民□北京文有仁我们来到阿诗玛的故乡——云南省路南县的石林已是11月下旬,但这里仍是绿树婆娑、群花争妍。在石林旁一块青草如茵的广场上,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撒尼姑娘和小伙子在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表演撒尼民族歌舞。悠扬的歌声,欢快的舞蹈,不...  相似文献   

12.
正在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有这样一个传说。从前,在一个叫阿着底的地方,格路日明家生下了一个美丽的姑娘,阿爹阿妈希望女儿像金子一样发光,因此给她取名阿诗玛。她渐渐长大,像一朵艳丽的美伊花……"美伊"在彝族撒尼语里的意思是杜鹃花,具有美丽少女的寓意。现如今,在高级工艺美术师、云南七彩美伊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伊公司")设计总监曹彩梅的辛勤经营下,  相似文献   

13.
云南石林是举世闻名的风景区,这里因为有阿诗玛的传说更增添了文化内涵。叙事长诗《阿诗玛》使用口传诗体语言,讲述或演唱阿诗玛的故事。美丽的阿诗玛与勇敢的牧羊人阿黑相爱。有钱有势的热布巴拉之子对阿诗玛垂涎三尺,  相似文献   

14.
象征人类学在研究人类文化时,是把文化看作一种能传递信息和表达观念的象征体系.[1]对于象征人类学来说,所有事物都是象征和符号,它们充当着两个主体之间的媒介.作为一种象征符号的彝族撒尼人刺绣,是撒尼文化的载体,同时又传达和表现了撒尼文化的意义.刺绣上面的颜色是这个象征符号系统中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从昆明乘汽车,向东南方,行287千米,抵达邱北县仙人洞村。这是彝族支系撒尼人(自称“尼”)聚居的村寨,166户、736人。2000年春节前夕,我又一次来到这里。一进村,热气腾腾的景象扑面而来,在寒风中使人感到暖洋洋的。耳畔不时送来猪的尖嚎声。离春节还有十天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杀年猪,有的人家一次宰两头。在厨房和院心到处可见晾挂的胳肉。过年兴杀猪,所以撒尼人把春节叫做“黑猪年”。仙人洞村傍山濒湖。这里山媚、水秀、洞奇,不谛为世外桃源,也是鱼米之乡。世代相传的撒尼民间长诗描写这里是“甜蜜的地方”。全…  相似文献   

16.
张巧 《今日民族》2016,(11):3-7
正"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我和阿诗玛回家乡……"1964年,伴随着新中国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故事片《阿诗玛》诞生,云南石林的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享誉全国。石林彝族自治县,地处滇中高原腹地,位于昆明市东南部,居住着汉、彝、苗、壮等26个民族,常住人口25.8万,其中少数民族占35.8%。昨日之石林,历经风雨,《阿诗玛》的歌声经久不衰,"阿诗玛"的故事四处传扬;今日之石林,  相似文献   

17.
在旅游风景区普者黑那些突兀的黛青色的喀斯特孤峰群间,在仿佛从天而降的连片的高原湖泊之畔,有一个彝族撒尼人世代栖息的村寨———仙人洞村,迷人的名字昭示着它的神奇与秀美。  相似文献   

18.
8月,我们一行踏进阿诗玛故乡──路南彝族自治县这块富饶美丽的红土地。远眺路南坝子,满眼都是葱绿的烟叶,犹如大地铺开一块巨大的墨绿色地毯;在坝子的边沿,是水稻和玉米,也毫不示弱地展示着它们浓郁的绿色的生命……绿色,生命的颜色,但它却是彝乡20万人民希望的颜色。透过彝乡特有的葱绿景象,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无限生机的路南。念“农”经路南届昆明市远郊县,距省会昆明86公里,全县总面积1725平方公里,居住着彝、汉、苗、壮等民族,总人口209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县。解放初期,路南县的农业基础十分薄弱,生产力水平很低,农…  相似文献   

19.
彝族舞蹈"阿细跳月"的文化特征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丽春 《思想战线》2001,27(2):62-64
"阿细跳月"是云南彝族支系阿细和撒尼人民间艺术中最具特色、流传较广的一种舞蹈."阿细跳月"的起源众说纷纭,种类繁多,并在新的社会文化条件下产生了变化,其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继承性、群众性、通俗性和地方性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彝文文献长诗积淀了丰厚的彝族历史文化,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也是彝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记载了彝族人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事迹,反映了历代彝人的审美观、价值观,体现了彝族人的民族精神。所以,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各种思想激荡、强势文化冲击弱势文化语境里,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在这方面,《阿诗玛》是成功的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