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当前,中国城镇化高速发展,但也暴露出耕地面积锐减、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系统压力加大、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浪费严重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应推进绿色城镇化,打造生态城市;提高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大保护环境力度,集中治理环境污染;提高生态环境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构建绿色、高效、健康的人居环境是更加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尽管在自然环境、交通、人文底蕴和工业基础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桂林在城镇化建设中仍然面临着交通拥堵、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等诸多挑战。应从发展生态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和美化生态环境方面入手,加快推进桂林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3.
自治区党委、政府为全区区间发展结构得到调整、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推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明,"积极推进我区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快解决区域经济和中南部发展,实施的生态移民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生态移民在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城市开始成为人们聚焦的一个热点。生态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推进城市的生态化建设是21世纪赋予我们的伟大历史使命,是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长春市公共交通存在着静态交通设施不足、车路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公交出行分担率不高等交通难点问题。解决长春市公共交通问题要完善区域综合交通系统,完善主干路网,逐步实现主干路网立体化。完善“公交优先”的长效发展机制,加大静态交通问题的整治力度,提高公交车辆档次和交通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公交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6.
省委九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争取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我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在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已进行了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一些制度和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7.
李军 《当代贵州》2012,(11):13-15
贵阳市委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中央精神与本地实际的最佳结合点,作为城市工作的总抓手,确立了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发达、文化特色鲜明、生态观念浓厚、市民和谐幸福、政府廉洁高效的奋斗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对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回首过去,贵阳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道路上取得了积极成效,实现了"洼地"上的奋力崛起;展望未来,贵阳市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  相似文献   

8.
王艳成 《求实》2016,(8):57-61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基本路径。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需要科学系统、完善合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建设机制。新形势下,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的滞后,实际上是一系列理念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与博弈的结果。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主要包括社会公众参与机制、生态社会产业化机制、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政绩考核机制、"四力一体"的驱动机制等。建立健全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对于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实现"五位一体"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2021年以来,玉门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为引领,持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动城市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严格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原则,投入1.59亿元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启动自然生态修复综合整治试点及湿地保护恢复项...  相似文献   

10.
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使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环境污染逐渐加剧、生态系统破坏严重,越来越多的城市陷入生态困境。激增的城镇人口、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生态机制不完善、环境保护教育缺失,是城镇化进程中生态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促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需着手保护生态环境,科学筹划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积极调整优化经济发展结构,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确立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加强城乡生态环境综合监管治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建设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1.
区域人口均衡发展,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重要的人口条件。当前面临的人口均衡发展压力,主要表现为增长率高、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老龄化加快、平均受教育程度和城市化水平偏低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江西省人口的健康发展,还将对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产生一定的压力:人口规模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的压力,富余劳动力和人口老龄化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发展的压力,人口素质牵制其他人口要素优化从而制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压力。必须从战略上重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人口均衡发展问题;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发展战略,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结构更加合理,实现根据生态敏感程度和功能的人口分布。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中国城市发展的瓶颈。为了城市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必然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3.
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参与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为社区重新介入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社区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切入点.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着手应对环境治理中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是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行动路径.生态文化建设的社区参与机制主要内容包括:构建宣传、教育机制,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构建网络、组织机制,建立生态建设参与渠道;构建制度体系,保证生态建设参与权力;构建激励机制,激发生态建设参与积极性.最后还需要注意和防止"参与失灵"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城市作为生态文明战略实施的重要空间载体,其建设管理情况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城市”建设,意味着污染全部控制、资源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对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生态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和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工业文明是当前城市生态困境的根本原因,接受生态文明价值理念的指导是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它的基本思路是城市的生态化。低碳城市建设应以"亲自然"、"爱自然"、"敬自然"为基本价值理念。要防止三种倾向,即创新低碳城市的发展机制,防止低碳建设的庸俗化;创新低碳城市的保障机制,防止低碳建设的形式化;创新低碳城市的动力机制,防止低碳建设的片面化。低碳城市正是城市生态化过程中的特殊阶段和表现形式,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它除了自身的个性之外,也有城市生态化过程中的共性,承担着扬弃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6.
池州市是我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是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的主要模式。加快工业生态转型、加快生态旅游发展、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生态城镇建设、加快生态富民工程是生态示范区发展的重要路径。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建设实践为正确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难题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一、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内涵,确立“环境立州”新思路生态文明指的是一个有组织、自调节的共生系统,是自然、城市、农村、人形成的共生共荣的有机整体。从生态哲学的角度看,生态的价值取向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看,生态城市、农村的经济不仅仅是量的增长,而且是质的发展,要积极采用生态技术,发展生态产业,实现物质生产和社会生产的生态化;从生态社会学角度看,生态文明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以及自觉的生态意识。建立自觉保护环境、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机制,创造公正、平等、安全、舒适的社会环境;从城市、农村生态…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为辩证地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优先几个关系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新型城镇化与生态优先的关系问题很重要,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和公园绿化不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全部,而城市的净化、绿化、美化,需要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的支撑。一、新型城镇化要做到生态优先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快速城镇化已经持续了30年,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一些生态环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并逐步明确了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目标是在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顺应了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适应了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快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人人关心、人人珍惜、人人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加强全球合作,妥善应对能源和环境挑战。  相似文献   

20.
构建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由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构成。从长远来看,我国应当逐步构建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当前应重点办好多种形式的生态农业园;积极推进工业生态化,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加快发展生态服务业;建设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