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党的先进性的群众基础,是指党始终保持先进性、不断实践先进性所联系、所代表、所依托的广大人民群众.党的先进性的群众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托,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不断实践先进性的重要源泉.只有不断扩大群众基础,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实现,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巩固,党的执政使命才能完成,党的先进性才能得以体现;只有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2.
理论创新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体现 ,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迫切要求 ,是使党永葆先进性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理论创新的实质是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研究和解决重大实践问题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行理论创新 ,必须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坚持实践标准 ,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体现“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重要标志。新时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指导,树立群众思维,把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线;设立群众标准,坚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原则;实现群众利益,明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价值;发挥群众作用,提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效。  相似文献   

4.
作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密切联系群众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重要的执政理念,十六大以来党对群众观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根据政党的制度实践过程,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思维演进的过程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制度批判和自我意识觉醒阶段,制度探索和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制度完善和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从制度思维的视角分析,群众观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关系主要体现在: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是党制度评价的基本动力。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党制度建设的基本价值追求。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是党制度创新的基本途径。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三大作风在新时期制度发展中的基本视点。  相似文献   

5.
一、坚持与时俱进 ,才能始终保持理论和实践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 ,是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根本条件 ,是执政党执政的基石。坚持与时俱进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前提、途径。坚持党的先进性是坚持与时俱进的目标和结果。(一 )坚持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品格、性质的内在要求十六大指出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与时俱进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解放思想在与时俱进过程中拓展和升华。与时俱进的核心是创新 ,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相似文献   

6.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教育干部,并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这是坚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根本保证。基于干部教育肩负的特殊任务和历史使命,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中心内容。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教育干部,必须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坚持不断学习理论与善于学习理论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指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加强先进性建设必须首先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自觉、主动、与时俱进地对党的先进性内涵有新认识,同时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一、社会发展新阶段赋予了党的先进性以时代新内涵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但党的先进性从来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历史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深化,保持党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秀本质属性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没的重大任务,保持党的先进性要落实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坚持执政为民;必须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发展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10.
总结建党80年的历史经验,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中国共产党在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同时,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断进行着理论创新,实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党的80年历史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二、理论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三、理论创新的源泉在实践,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发展和创新,使党能够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坚持正确方向,纠正错误,统一意志,克服困难.这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也是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