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1 毫秒
1.
21世纪之初,中国提出了“和平崛起”的伟大战略目标。从中国和平崛起的内涵以及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特点、当代国际体系的特征、中关关系的特性等角度分析,中国和平崛起是--r~g的。中国和平崛起,是对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的一种权力制衡。应对各种国际危机,需要中国力量发挥现实性作用。软实力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重要标志,而提升软实力就是要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基于这一点,中国应提高“讲故事”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和平崛起”这个词语一度在中国媒体上爆热之后,似乎有些冷却下来,甚至成了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所谓“争议”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崛起”这个词,一些人提出质疑,认为如果中国自己大讲崛起有悖韬光养晦精神,容易为“中国威胁论”提供炮弹;二是对“和平”这个词,一些人  相似文献   

3.
西隐 《党政论坛》2009,(16):59-59
郑必坚:“和平崛起”理论的首创者 郑必坚在多个场合为“和平崛起”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佐证,赢得了中外政治家和学者的高度评价。国际问题专家认为,和平崛起的中国是全球合作实现共同繁荣链条的重要一环,而在“崛起”前面加上“和平”两字,这种新思维在理论上是对现实主义的一大挑战,体现了中国政治和对外政策的新触角,极具谋略。  相似文献   

4.
对于最近半年中国在外交领域的表现,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中国外交研究室主任刘建飞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把它归结为四个特点: 首先,更加强调独立自主。中国一直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过去强调和平比较多,比如说“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等。近期看,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一面更突出了。表现在外交活动中,中国更强调从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5.
2003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首次提出了“中国和平崛起”。郑必坚指出,“近代以来大国争霸的历史反复说明,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急剧变动,甚至引发大战。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走了一条依靠发动侵略战争,实行对外扩张的道路。而这样的道路,总是以失败告终。”那么在今天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的抉择只能是:奋力崛起,而且是和平地崛起。就是说,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人,他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就是成功地开创出一条在改革开放中,实质上也就是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对坚持和发展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有意义的莫过于重温邓小平在设计这条道路时的战略思考,从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一、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开创和形成“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黄婷 《党政论坛》2010,(1):61-63
近年来,学术界就中国“奇迹”式发展的势头能否继续保持下去,以及中国将以何种方式实现崛起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此背景下,“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理念在我国相继出台,由此也激起了学者们研究中国和平发展的热潮。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究,提出了众多见解和主张。本文就国内学者关于和平发展研究的成果进行整理和回顾,以期推进这个关系国家兴衰成败的大战略的研究与实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和平崛起正在进行中。崛起尽管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但它对世界格局、力量对比等方面的冲击力是不可小视的。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三个方面。研究表明,中国的崛起的和平性不仅表现在崛起的方式上,还表现在崛起的影响中。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前发展面临“有限宽松”的外部环境,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期美国副总统切尼日前在访问澳大利亚的行程中,再次称对中国的“军事扩张”表示担心,称“中国的做法与其声称的‘和平崛起’目标不符”。与此同时,日本自民党政调会长中川昭一也对中国军费增长妄加评论,竟危言耸听称日本将“沦为中国一省”。这些都是典型的“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10.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中国走和平崛起之路是客观的理性选择。中国的和平崛起机遇和挑战并存。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和平崛起创造坚实的内部和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这是在考察近代世界新兴大国崛起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必然得出的结论。中国的崛起背景也要求中国必须走和平崛起的道路,这条道路将对世界的和平、合作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国家战略新落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松  黄燕 《瞭望》2007,(11)
一家著名国际传媒新发布的“国家形象环球调查”指出,人们对“主要通过软实力与世界打交道的国家”倾向于给予正面评价英国《金融时报》2月20日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确凿证据表明中国的“软实力”政策正在发挥作用》。作者吉迪恩·布拉赫曼说:随着中国谋求“和平崛起”,“软实力”最近在北京已经成了一种时尚观念。  相似文献   

13.
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它的发展取向是和平的,走的是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要在21世纪实现国家的复兴,一方面要吸收历史上大国崛起的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也需要有一定的战略条件。雄厚的物质基础、不竭的创新精神、先进的思想文化、稳定的国际环境、强大的军事实力等是实现当代中国崛起的战略条件。  相似文献   

14.
和谐世界:中国崛起之后的国际战略理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慧明 《理论导刊》2007,27(2):41-43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和平崛起以及崛起之后存有诸多疑虑和猜测,认为中国崛起之后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中国必须提出一个“崛起之后”的国际大战略。构建“和谐世界”就是一个关于中国崛起之后的国际战略理念和国家发展的终极目标。这个大理念的提出给中国的发展指明了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行动的原则,也给国际社会带来了一个乐观的前景,说明中国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树立积极的、负责任的、建设性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5.
国际社会对于中国能否打破历史发展常规,走出一条和平发展的崛起之路,极为关切.本文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国情、发展目标及中美国力差距几个方面,论证中国走和平发展的崛起之路的必然性.中国有能力、有信心实现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安全环境与应对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将取决于中国和平崛起的速度和发展的程度。目前保持台湾海峡局势的相对稳定,积极促进中国的和平崛起与祖国统一大业的良性互动,是中国当前对台战略的最佳选择。为了维护中国和平崛起的周边安全,中国应以上海合作组织和东亚区域合作构筑稳定周边的战略依托,确保中国在周边的战略态势中争取主动。同时,中国应妥善处理中美关系,不主动挑战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而以渐进的方式、和平的方式、民主的方式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建设与改革。  相似文献   

17.
与世界相处     
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如何与世界相处?中国的发展对周边国家及世界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的发展将对中国与其他大国关系产生何种影响?中国的和平崛起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公共产品”?随之而来的诸如此类的问题,中国必须回答,方能增信释疑,为我们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8.
王永贵 《理论探讨》2004,3(6):12-14
把握全球化进程与中国和平崛起的时代坐标和历史方位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对全球化挑战的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是中国和平崛起的一面理论旗帜;在实践上,中国和平崛起是人类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代社会主义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9.
王新波  魏涛 《学理论》2009,(27):55-56
美苏两极争霸格局瓦解后.世界形成“一超多强”的国际关系格局。它是比以往任何国际关系格局都更为复杂。本文对这一国际关系格局的特点作了简单介绍,并对其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及其与中国和平崛起的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1.中国崛起会引发与西方的战争吗?不会。中国的崛起没有令这个世界变得更反复无常。尽管中国的安全政治政策缺乏透明度,但其宣称的“和平发展”是可信的。爆发大规模冲突对中国来说得不偿失。战争会吓跑投资者,使经济增长停止。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