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饶远  张云钢 《思想战线》2003,29(1):33-36
体育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体育旅游可以充实现代旅游业的文化内涵 ,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云南有着底蕴深厚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 ,这种资源与神奇绚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形成的良好配置 ,具有开发特色体育旅游产业的条件与优势 ,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与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体育旅游是新世纪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体育旅游业可以充实现代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与发展潜力。云南有着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并与神奇绚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形成良好的配置状况,具有开发特色体育旅游产业的资源条件与比较优势。因此,应对云南体育旅游业的资源状况、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思路、发展类型与发展对策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3.
产业发展与理论缺失:修学旅游价值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非 《理论月刊》2010,(8):177-179
随着旅游被提升为国家战略,旅游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修学旅游的蓬勃发展,凸显出越来越明显的产业化特征和趋势,是旅游业发展升级的旅游产品,代表着旅游发展的某种未来形态,有必要从国民经济战略层面、国民素质教育和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高度对其开展系统的研究,并以此指导产业发展、规范行业管理和开展相关科研和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4.
李思恒 《创造》2002,(2):25-26
地处滇中北部昆明和攀枝花两大城市之间的武定县,由于历史和自然诸多因素制约和影响,形成了“山区、贫困、民族、宗教”四位一体的特殊县情,经济一直处于贫困状态。同时,也正因为自然、地理、地质构造、气候、历史和民族文化等因素影响所致,又给武定这块贫穷的土地,造化了奇特山川、河流,留下了著名的狮子山、关坡欧州风光和武定大裂谷等丰富而又宝贵的旅游资源。如何紧紧抓住中国加入WTO,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云南建设旅游大省的发展机遇,云南武定旅游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旅游资源分散,开发程度较低。狮子山风景区…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润芝 《前沿》2006,(11):83-84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因而人力资源是旅游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则成为组织管理的核心内容。由于旅游业在我区经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笔者对自治区旅游业人力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自治区旅游业人力资源及管理现状,探索了开发人力资源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旅游商品的开发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做好旅游商品这篇文章,是大连市旅游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应引起旅游部门的高度重视.大连旅游商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大连旅游业的和谐发展.大连旅游商品开发的基本思路是:加强政府扶持体制创新,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力度,打造拳头旅游商品品牌,创建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完善旅游商品营销网络,引进世界名牌旅游商品.  相似文献   

7.
黎宁 《今日海南》2009,(12):30-31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海南旅游业应当尽快建立一支与之配套的人才队伍。但目前海南旅游人力资源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结构上都远不能满足旅游业的发展。目前,海南省旅游人才的年增加需求约2万人,但海南省的实际供应能力仅5000人左右,缺口巨大的主要是中低层次操作服务型人才和基层管理型人才,这直接影响了海南旅游服务水平提高和旅游形象改善。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云南时要求,要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这既是提升云南整体实力的重大举措,也为元阳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为元阳哈尼梯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战略机遇。元阳拥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19万亩哈尼梯田被中外游客赞誉中华风度,世界奇迹,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  相似文献   

9.
王娅 《思想战线》2011,(Z1):68-6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云南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但随着旅游产业的日益多元化和旅游经济的持续升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时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也日渐显露了出来,如何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实现云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卫英 《创造》2013,(8):60-61
近几年,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云南"两强一堡"战略,按照丽江市委、市政府努力把丽江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窗口和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屏障,"一体两翼"建设和宁蒗"旅文强县"发展战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泸沽湖景区及景区内各景点的开发建设力度,完善服务设施,开拓客源市场,加大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旅游产业发展步入新阶段。截止目前,全县有旅行社1家,旅游在公司1家,  相似文献   

11.
加快云南旅游商品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一直是云南旅游业发展的薄弱环节。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云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到全省旅游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制约着旅游业对相关产业带动效应的有效发挥。因此,必须提高认识,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云南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尽快改革云南旅游商品生产销售滞后的状况,把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培育成云南旅游业的新的“增长点”。  一、充分认识加快云南旅游商品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旅游业是个由食、住、行、游、购、娱等多种要素组成的综合性产…  相似文献   

12.
边城旅游是伴随着边境贸易发展起来的新的旅游形式。广西凭祥市的旅游发展模式就是边城旅游的一个典型。在分析凭祥市旅游市场开发背景和开发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边城凭祥的旅游市场开发路径,并给出了拓展网络旅游市场、树立边城旅游形象、简化出入境手续、重视旅游人力资源的培育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化旅游:云南旅游业新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恩平 《当代广西》2005,(20):49-51
旅游业是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增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产业。作为云南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在前进的道路中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这是其发展的法宝。正如云南省原副省长、现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所说:“创新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只有创新,云南的旅游业才能保持对游人的长久吸引力。”文化旅游,正是云南适应旅游业变革所做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黎瑾 《创造》2015,(Z1):52-53
<正>作为中国旅游业的排头兵,云南要继续探索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路子、旅游管理的新体制和新机制。云南旅游资源天赋异禀,产业发展曾走在全国前列,然而在日趋激烈的地区竞争中,云南旅游不再"首屈一指",反而在产业规模、实力和发展速度方面被许多省份迎头赶上。面对"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竞争形势,云南省开始认真谋划新起点、新形势下旅游业的未来。2013年9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建设旅游强省的意  相似文献   

15.
田孟清 《理论月刊》2006,(7):188-188
最近十多年来,旅游业作为市场前景广阔的“无烟工业”,在旅游资源十分丰腴的西部民族地区普遍得到重视,各地纷纷将其作为支柱产业,采取得力措施重点发展。但在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进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各省、区、地、市之间,往往各自为政,缺乏彼此间的统筹和协调;在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时,仅局限于本地区的资源、环境和条件,搞“小而全”,以致于造成“完整的旅游资源被人为分割,出现重复开发,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等现象,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旅游业发展中,如何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景区景点开发…  相似文献   

16.
浅析旅游饭店人才供需错位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饭店业人力资源匮乏,流失严重。旅游院校输送后备力量与饭店业的需求不相适应,存在着供求错位、难以对接的现象。饭店与旅游院校应分别从自身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促进饭店业和旅游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梦怡  叶非 《前沿》2014,(21):127-129
近年来,文化旅游的开发带动了很多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目前,在云南进行玉文化旅游开发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为了实现对云南玉文化旅游更好地开发,以促进云南珠宝玉石产业、旅游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我们应该从思想上给予重视,营造玉文化旅游良好环境,深入挖掘云南玉文化内涵,发展玉文化体验式旅游,丰富玉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在世界上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已超过10%。我国旅游业经过20年来的大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已有相当的地位和竞争优势,其份额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6%。云南旅游业发展尤为迅猛,已挤入全国旅游10强之列,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约为76%。云南以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为特色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堪称“旅游王国”。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将会使云南旅游业蒸蒸日上,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9.
云南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开发民族人文资源,发展民族风情旅游业,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进旅游业与商业贸易相结合,发展城市民族经济,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在开发民族风情旅游及旅游购物消费市场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相继开发了云南民族村、石林、大理、丽江、版纳等民族风情旅游区,为发展民族经济做出子巨大贡献。1995年,到云南旅游的海外游客达59.69万人次,国内游客达1600万人次,全省旅游收入61.15亿元,外汇收入水平1.65亿美元。旅游业成为继烟草之后云南有一新的支柱产业。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消费的增长,云南奇异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还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0.
发展云南民族旅游经济和名牌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民族历史文化所构成的特有人文景观 ,发展旅游支柱产业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要充分利用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的契机 ,发扬“世博”后续效应 ,以“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为动力 ,实施“突出特色、推出精品、提高挡次、全面推进”的民族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为达到这一目的 ,要以新的角度、新的视野对云南旅游业进行审视 ,以新思维、新观念、新姿态参与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