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文传真     
最近,笔者在报刊上读到了一篇题为“一座德国磨坊的故事”的短文,其大意是:威廉一世做了德国皇帝后,修建了一座行宫。有一次他登上行宫远胡,发现附近有一座磨坊挡住了视线.于是便派人与磨坊主协商,希望能高价买下这座磨坊:但是,无论如何做丁作.磨坊主就是不同意卖掉。威廉一世一怒之下就派人把磨坊拆了。第二天,磨坊主一纸诉状把皇帝告上了法庭,法庭居然受理了,判决威廉一世立即重建一座磨坊,并赔偿损失费。威廉一世拿到判决书后只好遵照执行。后来,这座磨坊就成为德国司法独立和审判公正的象征?  相似文献   

2.
法制文萃     
法制文萃皇帝与磨房德国皇帝威谦一世鲁在波茨坦建了一座离宫,有一座古老的磨房就在这离宫的围墙外面不远处。一次,威廉一世到波茨坦巡视,住进了离宫,登上高处眺波茨市的全景,但许多景物却被那匪磨房挡住了。威廉一世大为扫兴,即传令随员玉找磨房主人,洽谈买下这座...  相似文献   

3.
最近,在翻阅介绍德国的历史书籍中,读到一则故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久以前,德国皇帝威廉一世曾经在波茨坦建起了一座离宫。有一天,皇帝来到波茨坦视察,住进了这座雄伟壮观的宫殿。当他兴致勃勃地登上高处,要一览城市的全景时,不料视线却被一座“大煞风景”的磨坊所挡住。皇帝颇感不快,决意要拆除它。他来了一个“先礼后兵”,派人找到磨坊主,说想把磨坊买下。出乎威廉一世意料之外的是,无论手下的人怎么说,磨坊主人就是一口咬定不卖。他的理由并不难理解:磨坊是世代传下的祖业,必须敝帚自珍,决不能毁在自己手里。他拍着胸膛喊道:“先生们,磨…  相似文献   

4.
1866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为在波茨坦建造行宫,强行拆掉了一座旧磨坊,被磨坊主告上法庭。最后,法院一致裁定威廉一世因擅用王权侵犯原告人由宪法规定的财产权利,责成在原址立即重建一座同样大小的磨坊,并支付赔偿。讲述发生于140年前这一故事,意在引起我们对于物权观念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新东方》2004,(11):24-24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著名德首相俾斯麦与国王威廉一世是一对有名的搭档。有一天,威廉一世回到后宫中,气得乱砸东西、摔茶杯,连一些珍贵器皿也都砸坏了。 皇后问他:"你又受那个老头的气  相似文献   

6.
开心乐园     
爱发牢骚的老头布朗先生老是抱怨他的发式,愤愤地指责他的理发师。一次刚理完发,他说:“我要我的头发从中间分开。”“我不能这么做,先生。”理发师说。“为什么?”布郎先生咆哮道。“因为您的头发是奇数的,先生。”难以从命在公园的长椅上坐着年轻貌美的威廉夫人,怀里抱着一个可爱的婴儿。一位中年绅士走了过来。“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绅士拉着婴儿的手自作多情地说,“白白的、嫩嫩的,像个富有魅力的贵妇人的手。”威廉夫人把婴儿往怀里拉了拉,冷冷地说:“先生,您搞错了两件事:其一,这孩子是个男孩,其二,您握的是我的手。”您搞错了“你…  相似文献   

7.
我两次专诚拜谒一所旧去的大学,它被陈列在一座年轻的纪念馆里,暗发辉光。我有时其实就生活在这所大学的遗址上。我朦朦胧胧地感到,这所只存在过八年多的大学,千年间曾未有过,千年后也将军有(冯友兰撰写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则言:“联合大学之始终,岂非一代之盛事,旷百世而难遇者哉!”),  相似文献   

8.
《新东方》2004,(8):58-58
从前,有个国王,他派一个大臣到地方去治理水患。 过了三年,国王听到全国上下都在说他派去大臣的坏话。国王十分失望,便把大臣召回王富,要免他的职。 “国王,请再给我三年的时间,我保证誉满而归,如果那时还有这么多人说我坏话,你杀我头都可以。”大臣说。  相似文献   

9.
“一马克能买一座城堡” 一欧元买下城堡,维修费用跟进,上百万欧元“轻轻松松”扔进去,东边完工,西边开工。 二十多年前,我刚到德国不久,就听说在这儿“一马克能买一座城堡”。当时,我把它当玩笑听,而且还是一个不着调的玩笑,没往心里去。  相似文献   

10.
《人民政坛》2010,(3):39-39
<正>号称"军人国王"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后来被德意志各邦君主拥立为德国皇帝,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爱戴。现在德国街头还有他骑着青铜战马的塑像。当年他在距离柏林不远的波茨坦修建了一座行宫,有一次这位皇帝登高远眺波茨坦  相似文献   

11.
周孟贤 《新东方》2000,(1):78-80
那年,我去了宁波“天一阁”,它让我惊叹又让我感奋,更让我沉思:它给一代一代人提供知识之氧气、文化之精气和历史之浩气;它给这个城市以厚重感、书卷气;它像一块活的绿地,每时每刻不动声色地向整个城市漫溢。多少年过去了,不才的我,自信那里还有我灼热的目光和“笃”在庭院的身影。我一直在想,我们是个具有悠久历史与古老文化的民族,我们能在世界彪柄的恐怕这一点最为过硬了。现在,我们不妨把目光从远古收回,投注在现实的土地上,想一想,我们在非常注重市场经济的同时,对“文化”关注了多少?几年后的巳卯初春,正是油菜花开…  相似文献   

12.
1999年4月清明后 ,我去杭州、南京等城一游。这虽是平生第一次去这些中外驰名的城市 ,但却是我常梦中思念的地方。我的长兄彭震东安息在杭州玉皇山下陵园里。三十年代 ,他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曾经参加中国人最早自行设计和自行建造的“钱塘江大桥”的建设 ,并为这座大桥吃过许多苦和累。历半个世纪还多的风雨 ,这座大桥今天仍然屹立在宽阔的江面上 ,并且是过江通途。我站在六和塔高处眺望着这座大桥 ,心潮澎湃 ,仿佛看到一队中国的建桥大军浩浩荡荡 ,向前向前……一代一代……前仆后继的身影。更令人欣喜的是 ,解放后 ,在中国…  相似文献   

13.
《干部人事月报》2011,(7):94-94
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大臣叫子罕,他一向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一天,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了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入说:“给玉匠看过,鉴定它是块宝玉,才敢拿来呈献给你。”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物,你把美玉当宝物。如果你把美玉送给我,你和我岂不是都丢失了自己的宝物了吗?还不如我们各人都保存有自己的宝物好啊!”  相似文献   

14.
以假乱假     
上世纪30年代,北京有家专收珠宝玉器的当铺,掌柜的姓王,眼力特好,人称“古董王”。一天,“古董王”在店里喝得酩酊大醉,睡得正香时,伙计把他推醒,说有两个小伙子要当一对蓝莹莹的大瓷瓶。“古董王”醉眼迷蒙地抱着古瓶瞅了一回,连声道:“好!这对古瓶乃晋朝宫廷之物,堪称稀世之宝。”于是,就按小伙子的要求,当了12两黄金,半年后抽当。个把月过去了,一天早上,“古董王”搬出这对瓷瓶,细细一瞧,一下子头晕目眩,捶胸顿足地说:“想不到我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白白被骗了12两黄金。”从此,他病倒了。在病床上,“古董王”想出了一个计谋,病也一下子好…  相似文献   

15.
六十多岁的蒙太太是曾在中国工作过的德国汽车质量专家蒙彼德先生的夫人。她曾陪同丈夫在中国生活了几年 ,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她喜欢上了中国和中国文化 ,学习并研究了中国汉字 ,成了半个“中国通”。我同他们夫妇是好朋友 ,蒙太太还是我的“学生” ,我教她汉字和诗词等。蒙太太回国之前托我办一件事 ,把她家的地址翻译成汉语并做一个“大一些漂亮些地地道道中国式”的门牌子。我去德国前 ,把一件重要事情记在笔记本上 :“去看看蒙太太”。蒙太太一家住在德国沃尔夫斯堡市斯登达勒大街 5 7号 ,这是一座漂亮精巧的乳白色大屋顶三层小楼。宽敞…  相似文献   

16.
说附和     
康熙有一次在北巡途中,同随行大臣谈到了一个叫穆尔赛的官员。他说:“我听说穆尔赛居官不善。你们知道吗?”在这之前看来是没有一个左右大臣向他报告过穆尔赛的问题。但皇上一说,左右的话匣子一下全打开了。有人说:“就像皇上您英明指出的那样,穆尔赛为人昏聩,不能办事。”有人说:“穆尔赛的贪,大家都知道。”还有人言之凿凿“我往西岳祭祀时,那一带州县官员提到穆尔赛都叫苦连天。穆尔赛的名声实在不好。”有人说:“这样的人,天理也断断不能容他!”从左右的应答来看,他们似乎对穆尔赛的问题早就知情,但谁也不开口。待到皇上一点,便如河之决…  相似文献   

17.
《贞 观政要》是唐玄宗时的史臣吴兢 (公元670年—749年 )编撰的一部政论性的历史文献。全书共有十卷四十篇 ,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和他的大臣魏征、房玄龄等的问答、大臣的诤议和奏疏 ,以及政治措施等 ,是一部系统和全面总结“贞观之治”的历史经验、集封建统治者“治国安邦”之术大成的书。吴兢编撰这本书的目的在于通过记叙唐太宗在位时的封建政事以及李世民本人的领导行为 ,使唐玄宗从中学习封建统治的经验 ,成为一代明君 ,重现“贞观之治”的治世场景。因此 ,此书的教化色彩很浓 ,难免有修饰、夸大等不真实的地方。唐太宗具有超凡的领导能…  相似文献   

18.
石头的梦想     
有一块石头在深山里寂寞地躺了很久,它有一个梦想:有一天能够像鸟儿一样飞翔。当它把自己的理想告诉同伴时,立刻招来同伴们的嘲笑“:瞧瞧,什么叫心比天高,这就是啊!“”真是异想天开!”……这块石头不去理会同伴们的闲言碎语,仍然怀抱理想等待时机。有一天,一个叫庄子的人路过这里。石头知道这个人有非凡的智慧,就把自己的梦想告诉了他。庄子说“:我可以帮你实现,但你必须先长成一座大山,这可是要吃不少苦的。”石头说“:我不怕。”于是,石头拼命地吸取天地灵气,承接雨露惠泽,不知经过多少年,受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它终于长成了一座大山。于是…  相似文献   

19.
陈亦权 《乡音》2016,(4):56
前不久,我跟随德国同事希克姆去他的老家也就是德国多特蒙德市做客。那个周末,我看见他那才十来岁的儿子正独自收拾书房,就走进去问他需不需要帮忙,他笑笑说自己可以完成,正说话间,我留意到了他书桌上的一把直尺,它的外表和我们国内那种20厘米长的直尺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区别是它的刻度不是那种"槽型短线",而是一条条嵌在透明塑料里的细钢针,在这把  相似文献   

20.
成和 《现代人事》2003,(10):40-40
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都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孔子就有很高的音乐修养,史书记载他听音乐后,如痴如迷,并把音乐作为对弟子的教育内容之一,还把“乐”与“礼”并提,强调“以乐治天下”。德国著名诗人歌德,在还不懂得歌词意思的幼年时代,就会唱许多优美动人的歌曲了。他说:“我听了音乐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