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有人把烟台住房改革方案的出台看作是中国放出的全面改革住房制度的第一个“试探性气球”。 这个“气球”的升空,打破了人们维系多年的心理平衡,它带来了全新的信息:住房从此不再是福利的象征,住房将象其他消费品一样,开始走向正在发育成熟的社会主义商品市场。 几年来,我们一直在追踪这一改革的轨迹,陆续采访了一些有关人士和城市,得以将这一改革思路的形成,作一个也可能是挂一漏万的回顾与前瞻。  相似文献   

2.
在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币,住房制度改革将如何进行?沈阳市作为全国唯一的住房改革试点大城市,经过探索性试验后在住宅制度改革上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模式。 总体步骤从企业突破 先从有自管房和经济效益较好的大企业做起,以试点起步,分批改革,渐进就位,这构成沈阳市住房改革的总体步骤。 沈阳市有“三多”。一是人口多。全市人口541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篇研究住宅商品化问题的文章。住房是人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资料。住房制度的改革是一项重要的改革,目前阶段国家实行公有住宅补偿出售的办法。本文对住房制度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朱毅 《瞭望》1986,(33)
公有住宅补贴向个人出售,是近几年城市住房制度试行改革的组成部分,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据统计,一九八五年已有二十七个省、自治区,一百六十个市、三百个县镇向个人出售新建住宅二百四十九点八万平方米,四万零九百多套,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一百二十四点九,收回投资六亿二千二百六十二万元,比上年增长两倍多;出售旧住宅二百三十一点九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六十八点二,收回资金八千五百多万元,比上年上曾长百分之五十五点九。 毫无疑问,住宅补贴出售,是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过渡性步骤,它不仅冲击了“住房靠国家分配”的老观念,而且为全面推行住宅商品化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唐敏 《瞭望》1999,(12)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已购公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房改房)进人交易市场已成为进一步深化房改与加快住宅建设所无法绕过的“坎”。作为实现住房商品化必须建立的基本机制,开放房改房交易市场可以使广大居民通过更换住宅实现住房即期消费,用存量的流动带动增量的发展,实现对住宅商品的有效需求,因而倍受企盼。南通、常熟、江阴三市进行已购公房上市交易试点,仅几个月三市就有近2000户居民出售旧房,购买新房,换购新房户数占交易总数的97%,平均每户增加面积40平米,增加支出8万元,扩大住房消费的效应十分明显。建设部提出…  相似文献   

6.
本刊记者撰写的医疗卫生工作追踪采访记——《怎样走活这局棋》,已于上期刊出。文中提到,为了解决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矛盾,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办医形式开始呈现“百花齐放”的势头。本期继续发表的这三篇文章,介绍了沈阳市的医疗协作联合体,河北保定的脑血管医院和北京一家民办瘫痪康复医院的做法。读者从中可以看到,趋于“僵化”的医疗“棋局”,通过改革,大有走活的希望。当然,医疗体制的改革,还涉及许多更为复杂的问题,需要打开思路、大胆探索,锐意革新。本刊今后将继续关注这方面的新情况、新经验、新办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人,长期支撑住宅市场的集团购房淡出,以“个人购房”为特征的新一轮住宅市场的春天即将来临,但房价偏高始终阻碍着居民的购房热情,尤其是在以北京、广州、上海为代表的特大城市,其中又以北京为甚。北京的房价到底高在哪里,其房价构成何时能回落到合理空间?这既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也是启动住房消费最终的落脚点。房价偏高阻碍房地产市场发展 可以说“房价偏高”已成为我国居民购房安居的“瓶颈”。虽然媒体报道去年至今年商品房销售依然较好,但这是因为全国大多数地区的集团购买还没有最终刹住车,是大量挤上了…  相似文献   

8.
这些日子,港城烟台象“炸了锅”似的,街头巷尾,茶余饭后,几乎人人都在谈论着一个话题——住房改革。 在北京开往烟台的火车上。夜里,卧铺车厢已经熄灯,可我那两位“邻居”操着浓厚的胶东口音仍在“抬杠子”。“要咱说,这次房改可治了那些当官的了。过去,谁有权谁住大房,这下可好了。”“要你这么说,当官的都得和你住一样面积才行?”“想多住也行,得多拿钱呗!”“过去人家不也多缴了房租?!”“房租?那顶个么!一平方米才八分钱,还不如送个人情呢!” 我到烟台去,正是采访住房改革的。没想到,没容去“采”,情况已经上门了。  相似文献   

9.
实现新世纪企业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迫切需要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树立领导干部良好的精神状态、团结协作和从严务实的工作作风。在这方面,我们主要是要求领导班子和广大领导干部自觉做到“五有”,形成勤政、廉政和优政的风气。 要有清晰的发展思路。我们制定了既符合集团公司实际又适应外部形势变化的发展思路,即在今后五年,集团公司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紧实施资产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专业化生产新格局;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和住房、医…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84,(36)
这一期发表的本刊记者关于《加快知识传播的进程》一文,从编辑、印刷、发行这三个环节,探讨了“买书难”的原因所在,说明改革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市场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政府的“有所不为”与“有所为”,这两方面的结合,将是今年一段时期推动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主要力量。如果在今年内各市县住房分配货币化方案能够全面实施,那么,本届政府任期内初步建立起城镇住房新体制基本框架的目标就可以实现 中国的房改事业可以说是始自 20年前。经过多年的努力, 改变了一代居民简陋拥挤的居住状况,造福了无数普普通通的城镇居民,也促进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人居环境的发展。房改走到今天,亟须建立市场化的城镇住房新体制。三项改革奠定新的住房制度基础 20年来,我国出台和…  相似文献   

12.
住房制度改革,实现住房商品化的问题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的热门话题.商品房的价格当然更是人们关心的热点.本期"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栏内发表李道纲的文章《试谈商品房的价格管理》,就这一问题发表了见解.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87,(40)
房租改革是关系到家家户户、涉及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大事。烟台房租改革方案一出台,就引起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关注,同时也提出不少问题。最近,记者访问了烟台市住房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市长俞正声。 间:烟台市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10平方米了,为什么你们仍感到改革住房制度十分紧迫呢?  相似文献   

14.
李雄 《党政论坛》2013,(19):31-33
一、问题的提出 公共租赁住房制度既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30年深刻反思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目前保障性住房制度“失灵”的客观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应当担负起破解我国住房制度改革30年尚未解决的若干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住宅是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住宅产业如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本文就怎样加速我国住宅产业化的进程问题作一探讨。一、实现由传统福利房观念向现代商品房观念的转变,努力羹定住宅产业化的思想基础住宅要成为产业,首先要使住宅成为商品。但由于我国长期来实行将住宅作为实物性福利进行无偿分配的制度,因此,广大居民尚未形成住房是商品的观念。改革至今,绝大多数居民的住房仍属无偿分配。在这种无偿分配住房的制度没有根本性改变的现实面前,在仍有机会或…  相似文献   

16.
当前住房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满足80%的人对“经济”、“适用”住房的需求。房价虚高,住房投资居高不下,供需严重失衡等房市顽症,让人们质疑,到底是“住房制度本身的问题,还是仅为执行过程中的问题”?1998年新一轮住房制度改革中,  相似文献   

17.
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牵动着千家万户,涉及到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特别是,长期以来我国城镇职工住房实行的是类似供给制的实物分配形式,一谈到改革,大都以为要个人、企业、地方、国家掏腰包,这就更增加了这项工作的难度。前几年,常州市曾经作过补贴出售住房的尝试,后来停下来了。一些地方住房制度改革因担心增加各级财政负担,顾虑重重,迟迟下不了决心。 难道这项改革就这样“搁浅”了吗?不。常州的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07,(36)
持续多年的房地产调控,终于把火力对准了与市场平行的住房保障。1994年住房制度改革启动以来,以国务院名义直接下发了三个与住房制度改革相关的文件,包括《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决定》以及最近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李瑞环同志在天津同参加“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研讨会”的哲学家们座谈时,就现实需要哲学、哲学需要改革以及领导干部要学哲学等问题发表了意见,指出“要把领导干部学习哲学当作战略问题来抓”。这篇谈话,还谈到了干部理论学习和理论自身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本刊特予摘要发表。  相似文献   

20.
本刊去年第三十六期《加快知识传播的进程》的专题报道刊出后,引起了出版界的浓厚兴趣。不少同志来稿、来信,就出版工作的改革,及如何改变“出书难”、“买书难”的状况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本刊选登其中三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