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琛 《新民周刊》2012,(43):48-50
我国首部《精神卫生法》终获通过,消息一出便引起热议。有人认为,该法能有效终止"被精神病"现象;有人质疑,"自愿原则"能否真正保护精神障碍患者的权益。法律背后,透视的其实是对个人权益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2.
任国强 《德国研究》2004,19(3):47-52
战后盟国管制委员会发布的第46号令将普鲁士定性为"军国主义和反动的载体",并据此宣布解散普鲁士,从而在客观上造成将普鲁士列为一种禁忌、从现实生活中加以彻底清除的后果.本文对这项影响深远的法令及其历史有效性提出质疑,从思想根源、普鲁士在1871年以后不同历史时期所表现出的历史特性等诸方面分析了该法令的种种疏忽;同时提出对普鲁士的研究侧重应从政治层面转向文化历史层面,普鲁士所具有的两面性特征应该构成相关评论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应琛 《新民周刊》2012,(5):40-41
从麦田到方舟子的质疑正好也印证了胡适的那句"大胆的假设"。但他们似乎都忽略了原话的后半部分:"小心的求证"。虽然,他们在雄文中历数韩寒"人造"的痕迹,但根源上仍有经不住推敲的部分。  相似文献   

4.
"亚太再平衡"战略实施以来,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对华政策经历了从强制外交到威慑的转向,奥巴马执政初期和中期通过强制外交政策逼迫中国"澄清"南海主张及其法理依据,要求中国停止在南海的维权行动,并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加快"南海行为准则"的制定进程。从奥巴马执政后期开始,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对华政策逐步由注重强制外交转向更具被动防御性的威慑,以慑止中国主导南海的进一步行动为主要目标。美国的政策转向受到中美南海战略动机不对称因素的深刻影响,也与美国实施强制外交的策略性失误密切相关。基于强制外交转向威慑政策的路径分析可以大体判断,延续在南海对华威慑政策是特朗普政府最为现实的选择,通过对其政策目标的重设和威慑强度的调整,美国将在相当程度上为其中长期政策走势奠定基调。  相似文献   

5.
黄祺 《新民周刊》2012,(36):33-37
中国最有名的"在家上学"案例是童话作家郑渊洁在家教育他的儿子郑亚旗,如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敢"让孩子远离学校,在家教育。面对现实的教育环境,有人迎战,有人则选择逃离。最近几年,"在家上学"从个别名人家庭蔓延到普通人家庭中,做出如此选择的家长自信,他们能够给孩子比学校教育更好的教育。"在家上  相似文献   

6.
吴海 《新民周刊》2012,(27):38-39
日本文化中"不加质疑地服从,不愿意质疑权威,坚决‘紧跟程序’,盲目的集体观念以及岛国心态"都对此次核事故产生了负面作用。7月1日,日本关西电力公司在一片抗议声中,重新启动了福井县大饭核电站3号机组。这也意味着日本"零核电"状态在约2个月后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7.
血荒何解?     
王若翰 《新民周刊》2012,(28):52-53
"目前,国内公民献血意识很淡薄,宣传献血达人,也是迫不得已。"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使社会上积蓄已久的信任危机全面爆发,面对公众向中国红十字会发出的排山倒海式的质疑,我国的献血事业,无疑成为了在这场事件中被殃及的池鱼。日前,就公众对我国血液管理部门内部普遍存在的一些质疑,《新民周刊》记者专程赶赴上海市血液管理办...  相似文献   

8.
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之初,苏联政府围绕事故开展的外交行为,实际上是决策层内部两派之间出现意见分歧的结果,并与决策参与者各自秉持的对外战略思想相关联.一派以葛罗米柯为代表,主张围绕事故开展的政府外交行为应相对保守,即以"灾难不外交"为主要表现形式;另一派以戈尔巴乔夫、雅科夫列夫为代表,谋求更加开放的政府外交行为,即"灾难外交".在救灾过程中,苏联政府的外交行为逐渐由"灾难不外交"转向"灾难外交".这种转向既是由救灾需求所导致,也有戈氏在外交领域的改革意图作为思想前提.转向"灾难外交"虽意味着苏联政府起初的救灾方式确有失误,但也为戈尔巴乔夫的对外战略新思维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9.
林奕华 《新民周刊》2012,(45):80-80
旅行即修行,有助我们在来回往返中找回自己——难怪说巡回演出是一种移磡就船的化缘。有人喜欢集体生活,有人不。有人对学生时代的班上旅行怀念不已,也有人把那看作一张张贴在老相簿的照片,让历史归历史。而我,既想回到一大班人的热闹,也想拥有个人的清静。矛盾?是的,但基于工作所需,却是经常过着这种"双重人格"的日子——不,我不是...  相似文献   

10.
我购故我在     
金姬 《新民周刊》2012,(46):28-31
购物与做爱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有人四处炫耀,有人讳莫如深,有人觉得好玩,有人觉得愚蠢,有人满足,有人失落——总而言之,购物是人类一种本能。购物"疗伤"作为全美最大规模的感恩节游行,具有80多年历史的梅西感恩节大游行在今年格外隆重又意义非凡。飓风"桑迪"侵袭纽约三周后,仍有一些重灾区的居民生活在断电、断水、缺少供电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一、政治体制转轨的成就与不足 经过多年的斗争与运转,俄基本政治框架的转轨已初步形成。表现在:1.从苏维埃制转向议会民主制。2、从议行合一转向三权分立。3、从一党制转向多党制。4、从总书记制转向总统制。5、从单一制转向联邦制,等等。  相似文献   

12.
编译者前言 本文取材自Masahiko Aoki & Hyung kikim: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IMF and WB), Sep, 1995. Masahiko为美籍日本人,斯坦福大学教授:Hyung为美籍韩国人,世界银行经济开发部顾问。Masahiko和Hyung认为:“经济制度转型国家的内部控制,使很多公司难以获得经营管理上的监督和金融上的融通”。在这里,经济转型国家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从计划经济或命令经济制度转向市场经济的国家;其二是持指前苏联、东欧国家,也就是今天的从计划经济转向  相似文献   

13.
2022年5月,菲律宾将迎来新一轮大选,杜特尔特也将卸任总统.而每次大选都是菲律宾南海政策变化的重要转折点.从2010年到2016年"南海仲裁案"后,菲律宾的南海政策,由阿基诺三世时期的追随美国与中国对抗,转向了杜特尔特政府与中国关系缓和,也开始由激进对抗转向合作姿态.但是,即使是表现出亲华倾向的杜特尔特政府仍旧存在着机会主义倾向.如何理解菲律宾政府南海政策前后变化的原因?借助双层博弈理论,文章通过对"仲裁案"前后5年的菲律宾南海政策进行分析发现,这既是菲律宾当权政府与国内反对派政治精英博弈,为了大选争取国内宗教势力、军队以及民众支持的选择,也是中美两国地区战略对菲律宾政府施加影响的结果.在该过程中,不同行为体都利用自己手中的博弈筹码,从而最终影响了菲律宾政府的南海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14.
应琛 《新民周刊》2012,(35):33-35
对于公共空间里的不文明行为,简单的道德批判无助于改变,我们该看看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根源。公共场合大声说话、穿睡衣上街、在公园里随手采摘……有人认为,它们是"民族习惯",是"文化差异",无可厚非;也有人认为,它们很"不合适",应加以摒弃。诚然,它们中有些确为习惯习俗由来  相似文献   

15.
和辻哲郎(1889年-1960年)是日本著名的伦理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其核心思想有两个重要分支:风土论和伦理学。《作为人间学的伦理学》(1934年)与《风土——人间学的考察》(1935年)的最终出版,标志着和辻哲郎思想的初步形成。风土论与伦理学两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在早期风土论的相关论述中,和辻哲郎的核心哲学结构仍停留在"意向性结构",直到在伦理学领域逐步确立自己独特的"间柄"结构,完成了从意向性结构到间柄结构的转向,他才完成了自己对风土论的修改。但是风土论与伦理学面临着许多质疑,笔者认为,如果说风土论是以伦理学为方法论来对世界各民族及其文化进行理解的产物,那么风土论的问题就反映了作为其理论基础的伦理学中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某种意义上讲,把沃尔沃帆船赛保留下来,既是李书福对沃尔沃文化的尊重,也是他融入全球化的践行,更是面向海洋的战略投资。有人说,沃尔沃帆船赛是由李书福"引进"中国的,确切地说,是经历了"思想斗争"之后,才同意把这项海上极限运动引入中国的。于是,一个投资几十亿的赛  相似文献   

17.
印度大国梦中的中国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建学 《当代亚太》2004,(12):37-43
印度的大国梦笼罩着一种浓重的"中国情结":中国是印度所追求的大国地位的参照底线,也是印度大国地位的竞争者或超越的对象,同时还是影响印度崛起的关键外部因素之一.中印关系在印度大国梦的受挫与再生、印度对中国的或敌或友交替定位的过程中,从敌意对抗逐渐转向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18.
王悦阳 《新民周刊》2012,(14):64-66
演员在"戏外戏"中的抱怨,甚至相互质疑自己在剧中的存在等等看似"笑果"十足的处理方法,无一不是编剧有意为之,他故意削弱了剧中的政治成分,目的并非歌颂爱情,而是作为一个现代人,提出在阅读莎士比亚原著时所面临的困惑与质疑。  相似文献   

19.
在经历了夏季热烈而喧闹的世界杯足球赛之后,相对平静的秋日德国近来又起波澜:著名作家君特·格拉斯在自传体新作《剥洋葱》中自曝17岁时曾参加过纳粹武装党卫军的经历,引起德国乃至国际社会一片哗然。在接受德新社采访时,格拉斯说:“我知道那是耻辱,60年来我一直把这段历史视为耻辱,并努力忏悔。对战争的反思也定义了我后来作为作家和公民的行为方式。”对于君特·格拉斯这份迟到的坦白,德国各界以及国际间舆论的声讨、批评与理解之声同时响起。有人指责作家在新作问世之际坦白有商业炒作之嫌,有人质疑作家迟了60余年的坦白动机,有人声言作…  相似文献   

20.
蒲琳 《新民周刊》2012,(22):66-68
曾经,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现在,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不一定是唐僧,更可能是个逃犯。"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层出不穷的"洗白逃犯"们,正在践行这一"理论"。扮演"党校校长"的逃犯史宝月(化名高山清);谍战剧《潜伏》中饰演保密局档案股股长"盛乡"的演员吉思光;因频频在网上发表文章质疑"曹操墓"造假而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