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文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信息文化研究的发展阶段及主要特点(一)概念的酝酿(20世纪70~80年代)1968年,美国丹尼尔·贝尔发表了《后工业社会:推测1958年以后的美国社会》,揭开了关于信息社会研究的序幕.此后,不同领域的学者纷纷从各自角度对信息社会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表了一大批论著,如马克卢普在《知识在美国的生产与传播》中首次对"知识产业"进行了阐述,并将信息产业同传统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并列,称之为"第四产业";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技术和社会发生的革命性变化以及未来变局;约翰·奈斯比特于1982年出版的《大趋势》描绘了未来社会"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转变的必然趋势;曼纽尔·卡斯泰尔发表了《信息化城市》、《网络社会的崛起》、《认同的力量》,从历史、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综合分析了信息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宣言》是对马克思主义首次完整、系统表述的重要著作,它不仅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同时也意味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成熟。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运用世界历史眼光对资本主义社会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走向。考察《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的世界历史思想,对于当下走向"世界历史"的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 《汉武大帝》的导演和编剧声称,本剧以新古典主义浪漫、写实的手法,主要根据《史记》和《汉书》为蓝本,直接取材、改编正史,向观众全面展示汉朝初叶国家所面对的内外矛盾、主要事件和重大社会问题。确实,《汉武大帝》中的大量史实和人物都有历史依据。但是,历史剧还是历史剧,它仍然不是"历史"。中国历史上有丰富的文学和史学,可供我们今人进行借鉴和研究。即以"历史"演义模式而言,就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为范式。《三国演义》可谓正剧,《西游记》则为历史剧中的游戏文字。《水浒传》介于两者之间。《汉武大帝》的正史分量,也许超过了《三国演义》,但作为模式,并无根本区别。《三国演义》以元、明时代人的审美眼光和价值观,演义三国正  相似文献   

4.
马卫东 《求索》2012,(12):51-53,145
《尧典》的历史观,主要有尊古、崇德、大一统及人文观等四方面的内容。在这些历史观的指导下,《尧典》将上古描绘成一个理想的社会,突出了"德"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拟构了上古"大一统"的政治秩序,对传说中的历史人物进行了人文化的书写。《尧典》的历史观,形成于周代理性主义的文化背景。孔子编定《尧典》于《尚书》之首,是出于对《尧典》历史观的认同。《尧典》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5.
韩意  ;马吉兆 《传承》2008,(24):76-77
通过历史解读《周易》,以隋唐五代史中与《易经》"遁"卦的卦爻辞相近似的历史人物、故事为例,可以生动形象地解说"遁"卦的每一卦每一爻所大致对应的社会境遇和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6.
孙金平 《传承》2008,(3):38-39
偶然从电视上,又聆听到我儿时尤其喜欢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如今已经步入不惑之年,即将迈入"知天命"的年龄,许多记忆已随着年龄慢慢变老。孩子们天籁般的歌声,再次唤起我对童年的回忆。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原型与转型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社会原型研究是社会转型研究理论根基的历史追问.和合本位、仪礼本位、宗法本位和土地本位构成了中国社会原型,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石和母本,在"历史时空"的延续和发展中,由于民族文化的融合及外来文明的冲击,其表现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异,但中国社会的"基因"没有发生实质性转变.社会结构的变迁是社会原型转型的重要外在因素,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四大标志构成了社会原型的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王灿 《理论月刊》2012,(10):57-62
《尚书》是华夏文化最早、最重要的文献载体之一,反映了虞、夏、商、周"四代"的历史,是先秦时期华夏文化的第一次凝聚成书。探讨《尚书》历史思想与先秦历史思想潮流及整个先秦历史文化的关系,非常必要。《尚书》历史思想的各个方面,都具有中国特色和先秦文化印记:它是中国原生本土文化中"王道"文化的最早体现,是史官文化的孑遗;受到周人文化的改造;带有明显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宗法色彩和实用理性精神。这一切,与西方史学的类似思想范畴相比,有相当大的差异。《尚书》历史思想在中国历史思想史上具有肇始之功,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9.
世说新语     
正点亮跨越时空的思想灯塔,真理之光穿越历史。——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人民日报》评论称,《共产党宣言》正穿越岁月的长河,如灯塔照亮这颗星球,指引科学社会主义走向新的辉煌把一票否决当做"筐",什么都往里装,看似省事省力,却往往事与愿违。——瞭望智库发表文章《"一票否决"被滥用,有些背了60多个责任状!》称,一票否决最能牵动被考核者的神经,使用不当,也会消解其效力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5,(12)
<正>"大风起兮云飞扬"。2000多年前,汉高祖刘邦一曲《大风歌》荡气回肠,在华夏历史时空中激越飞扬。《大风歌》作为徐州文化的经典音符,述说着彭城大地坚实厚重的文化底蕴,传递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雄浑奔放的风采神韵。今天,徐州深挖文化"富矿",把文化建设摆上"两个率先"全局的战略位置,以"三个前所未有"(前所未有的重视、前所未有的投入、前所未有的成效),集全市之力打响"舞动汉风"品牌,打造区域性文化高地,探索出一条以文化引领发展、推动发展、支  相似文献   

11.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结晶,充斥着对蒲鲁东等人国民经济学的严密经济技术批判,更站在社会历史的深度揭露"资本逻辑"。马克思审判"资本",预言"资本主义必将灭亡"。值《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反驳《资本论》过时的论调,回顾邓小平扬弃"资本"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有利于不忘初心,跨越"卡夫丁峡谷",更进一步利用"市场"把改革开放不断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2.
《资本论》内蕴着关于文明发展的丰富思想,但其思想"原像"与具体"成像"是不尽相同的。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资本论》文明思想的阐释重心就经历了"单向度批判资本野蛮性—反身发掘市场经济普适性—再反思资本盲目性"的历史性变动。而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大型历史波段来看,强化对《资本论》中商品文明、货币文明和资本文明思想的研究,开显《资本论》三大手稿关于现代社会特质的海量思想资源,对于建构我国市民的现代化理性、促进社会深层转型,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期推介     
<正>在国家社科基金"马克思人类发展总趋势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等项目的研究成果《论马克思解构人类社会历史的方法论原则》一文中,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洪光东认为,在社会历史解构中,马克思综合运用主客体视角相统一、历史与价值相统  相似文献   

14.
张丛皞  田鹏 《求索》2011,(8):203-205
"后期浪漫派"作家无名氏的代表作《北极村情话》与《塔里的女人》是上个世纪40年代风行一时的流行文本和畅销书籍。研究者在探讨两部作品流行因素的时候,大都将之归于修辞手法上的媚俗笔法。而笔者认为无名氏两部代表作的审美魅力源于它们对《红楼梦》审美资源的借用和改造。无名氏运用时空混杂交错的多维视角,将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历史生活的背景和《红楼梦》的整体悲剧图式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充溢着文化、宗教与哲学深意的被最广泛的读者阅读和喜爱的叙事文本。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立足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新论断。这一论断建立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性成就为标志的历史实践新指向、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布局为标志的战略任务新指向和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标志的发展动力新指向上。三大新指向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和宽广的国际视野,基于历史维度、未来维度、社会动力维度的时空立体坐标定位了"新时代",体现出习近平"新时代"论断的历史思维、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的高度统一。深入分析三大新指向,对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论断的历史依据、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作为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利武器是通过《资本论》最终完成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所做的具有原则高度的批判首先是将资本运动置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生活即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中考察,从而使其批判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这一原则高度决定了马克思资本批判的历史向度是把资本主义社会看作是资本展开的一个"完整而又成熟"的最后形态,从而破除了"普遍永恒资本"的历史魔咒,澄明了资本的现实历史运动。由此,马克思资本批判的价值意蕴即破除资本运动规律的魔咒,破解"历史之谜",从而为人的现实解放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寻求道路得以最终彰显。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6,(5)
正"高山族"1993年2月,我为写作《台湾"高山族"之名的商榷》(收拙著《台湾社会与文化》,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9月版)向陈国强教授请益。承陈国强教授告知:"高山族这个名字,同新闻界的老前辈李纯青有关系。"陈国强教授是厦门大学人类学系著名学者,曾主持《高山族社会和历史调查》(1958)研究计划;李纯青曾任台盟总部副主席。几年以后,我在陈国强教授等人编写的《高山族历史研究》(中国人类学学会1999年编印,非版本书)读到详细说明。略谓:"新闻界老前辈李纯青(1908-1990),曾任台盟中央  相似文献   

18.
160年前,中国爆发了一场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农民运动。此次农民运动不仅造成清朝政府政治体制结构产生松动,而且对东南沿海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2011年1月22日,由上海市历史学会太平天国史专业委员会和《探索与争鸣》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太平天国与社会问题"学术研讨会在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隆重召开。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  相似文献   

19.
白茶之乡     
正南方有嘉木。在中国版图之东南,有茶乡福鼎,地处闽浙交接、台海相望的海岸线上。曼妙的中国茶在此萌生发扬,茶香穿透千百年时空,芬芳不绝。至今她拥有"中国白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3项桂冠。历史垂青福鼎。早在唐代福鼎就开始种茶,一千多年前,"茶圣"陆羽在《茶经》上引录道:  相似文献   

20.
王锦龙 《传承》2007,(7):32-34
早期马克思通过对现实的历史考察和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阐述了上层建筑领域的"异化"问题,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市民社会"人权观。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哲学和经济学两个纬度上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进一步表明了"市民社会"下的人权是利己主义的异化人权,并在初步的实践思想基础上提出了超越"市民社会人权"的道路和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