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关于"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在党的领导下,重庆境内成立了10个地方红军组织,打出了十面红军旗帜,开展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给敌人的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扩大了党和工农革命的政治影响,教育团结了人民群众,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四川红军第一路游击队、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创立了革命根据地;川东游击军、黔江红军游击大队、酉阳红军游击队配合主力红军作战,巩固和扩大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部分武装起义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川东  相似文献   

2.
陕甘边红军干部学校,是在刘志丹、习仲勋等陕甘边党政军领导人的直接关心和培育下创办的,它伴随着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斗争而建立,并在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武装斗争中逐步得到壮大,成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亮点,为陕甘边红军部队和根据地培养了一大批军政干部,为陕甘边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南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北革命根据地与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互为犄角,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被誉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 闽北革命根据地是通过武装斗争创建的。闽北红军的发展壮大,是按照方志敏建设铁的红军的思想,经过黄道、黄立贵等革命前辈创造性的实践,使闽北红军和根据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东南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4.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用武装斗争开辟革命根据地,用革命的战争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以保卫和巩固革命根据地、保卫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用武装斗争波浪式地推进根据地的发展、扩大红色区域,是整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的中心任务。围绕着这个中心任务,红军的文化建设也蓬勃地开展起来。毛泽东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从秋收起义"三湾改编"之日起,党就在军队内部建立了  相似文献   

5.
正1927年7月,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重庆党组织遵循这一方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创建红军,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向军阀、土豪劣绅展开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从1928年到1934年间,在党的领导下,重庆境内成立了10个地方红军组织,打出了十面红军  相似文献   

6.
《世纪桥》2015,(10)
习仲勋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点燃了陕甘边区武装斗争的烈火,促进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为迎接长征途中的党中央、毛泽东和中央各路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创造了有利条件。习仲勋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所从事的革命实践和教育活动,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指引下,四川共发动了69次武装斗争,在重庆境内成立了10个地方红军组织,打出了十面红军旗帜。这十个地方红军组织中,有的是党在军阀部队中进行工作发动革命兵变,有的是农民暴动与兵变相结合举行武装起义,有的是主力红军与地方游击队结合开展斗争;这10个地方红军组织中,一路红军、二路红军创立了根据地,川东游击军、  相似文献   

8.
正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入川,于1933年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12月,红三军入川,在酉阳、秀山、黔江、彭水活动,于1934年建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为配合主力红军作战和支援苏区的斗争,四川党组织领导的武装斗争又蓬勃兴起,在四川共发动了29次,重庆有6次,在重庆又打出川东游击军第一支队、黔江红军游击大队、酉阳红军游击队这三面红军旗帜。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诞生80周年。这两支红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1931年中共山西特委直接领导组织创建的,红军晋西游击队和红二十四军在吕梁山、太行山燃起革命武装斗争星火,成为党在北方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要实践和尝试。山西党组织领导的武装斗争,红军晋西游击队和红二十四军创立的英雄业绩,在党和人民军队的历史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相似文献   

10.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开创的"硕果仅存"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全国其它革命根据地丧失殆尽后得以保存的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武装力量的指挥中心和后方保障基地,是解放大西北的战略基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就陕甘边根据地在敌人多次重兵"围剿"下依然能够巍然屹立、坚持红旗不倒,为红军提供落脚点,从而使中国革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开创了胜利发展的新局面做一浅析探究,分析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硕果仅存"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的崇安上梅暴动,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全国爆发的100多起农民武装起义之一,它和平和的长乐、龙岩的后田、上杭的蛟洋、永定的金砂暴动,并称为福建"五大"农民暴动.上梅暴动打响了闽北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党领导的闽北武装斗争的成功尝试,它为创建闽北红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催生了闽北苏维埃政权,为创建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革命根据地和闽北成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塔卧镇,坐落于湖南省永顺县东北部,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它曾作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首府,是根据地的中心,也是红军兵员的重要补充区域,被誉为"江南的延安"。红二、红六军团和塔卧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武装斗争,开展土地革命,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也用鲜血和生命孕育了伟大的"塔卧精神"。"塔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其基本内涵包括爱党、为民、求是、奉献。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塔卧精神",让"塔卧精神"永放光芒。  相似文献   

13.
全紫红 《湘潮》2021,(1):40-41
《井冈山的斗争》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经典著作之一,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著作之一。文章基于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实践和经验,进一步阐明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相结合的基本原理,进而明确且肯定地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得多久"这一问题,既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红军队伍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为全国其他革命政权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正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毅然掀起武装斗争的风暴,将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了10多块革命根据地,正规红军加上地方武装发展到约10万人。1931年1月六届四中全会后,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占据统治地位。他们认为全国性的革命高潮已经到来,主张在全国范围实  相似文献   

15.
《红岩春秋》2014,(10):7-10
正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是中国共产党在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背景下,进行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转移。在这个伟大而艰辛的转移历程中,三大主力红军曾先后进入重庆境内的渝东南、城口、綦江等地区,顺利完成了各自承担的重要战略任务,并在当地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创建苏维埃和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真理,播洒革命火种,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为抗战  相似文献   

16.
1929年底,中共四川省委为了进一步贯彻“八七”会议精神,根据党中央在各地组建红军“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精神,决定在全省成立一、二、三、四路红军游击队,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为了开辟涪陵、武隆、丰都、石柱、彭水、  相似文献   

17.
《世纪桥》2016,(12)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农村根据地,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思想。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与壮大,使国民党统治集团感到极大的恐慌和震惊,蒋介石调动全国的反革命军事力量对各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多次发动大规模的"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开始举世闻名的长征。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在西北胜利会师。中国共产党在极端艰难曲折的斗争中逐步发展成熟壮大,使中国革命步步走向胜利,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18.
古田会议奠定了红军宣传工作基础.中央苏区红军按古田会议决议要求,编印了一批革命书籍,居当时全国各革命根据地红军之首.红军图书在宣传贯彻古田会议决议以及在建设红军中,充分发挥着"宣传队"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党员》2011,(7):19-19
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是开展武装斗争,实行土地革命.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面时军阀的反动统治。重庆地方党组织贯彻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先后发动30多次武装起义.打出了“四川红军”的旗帜,支援了主力红军作战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这一时期,三大主力红军先后进入重庆境内,跟反动军阀展开鏖战。  相似文献   

20.
谢京帅 《党建》2015,(2):40-41
<正>陕北是一片浸透烈士鲜血的红色土地。从1925年入党到1935年光荣牺牲,革命烈士谢子长抛头颅洒热血,把一生奉献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伟大事业。他积极创办农民讲习所,传播共产主义真理,组织农民协会开展武装斗争。他奔走西北、华北各地,发动著名的清涧起义,点燃了西北武装斗争的烈火;随后又与刘志丹、习仲勋等发动渭华起义、靖远起义和西华池起义等,领导和创建了陕北红军、陕甘革命根据地。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我说陕北有两点,一个是落脚点,一个是出发点。没有陕北,就不得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