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海燕 《前线》1987,(11)
问:三年前,我在国外留学时,父亲病故,我的胞弟继承了父亲的全部遗产。因母亲早逝,我和弟弟就成了父亲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今年,我回国后,便与弟弟商量继承父亲的一部分财物,但他总是不予理睬。无奈,我欲诉诸法院,又听朋友说,这件事已超过  相似文献   

2.
我国继承法明文规定: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继承人有权放弃继承.由此规定引发的问题是,当继承人的现有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却又放弃继承,此时他的债权人是否可以到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继承人放弃继承的行为,即继承放弃能否成为债权人撤销权的对象.对此问题本文从理论与立法现状两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继承法第二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这是因为继承这一民事法律关系是由被继承人死亡这一法律事实的发生而引起的。由于被继承人死亡,他所有的财产即转化为遗产而为继承人继承,遗产的所有权也就为继承人所取得。  相似文献   

4.
律师日前接待了一位康先生。他说他母亲年事已高。名下有一套房产。康先生有同胞兄弟两个。康先生家庭条件比较困难。母亲一直由他照顾,故母亲想将自己的房产让孙子继承。康先生询问她母亲的房产可不可以由他的儿子来继承?  相似文献   

5.
咨询信箱     
未售公房能否继承某读者问:我父母于上月双双击世,父母所住两居室楼房是1984年底由西长安街拆迁过来的。1986年7月因离婚,我与父母同住。父母去世后,我要和姐姐们的反对,他们说这是父亲的遗产,人人有份。请问:父母的两居室公房能做为遗产分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这里所说的继承权,是指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私有财产继承的权利。公民承租的公有住房是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不是公民的私有财产,所以承租的公有住房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相似文献   

6.
李先生家兄弟姐妹五个,父亲早年去世。1988年,早已经分家另过的李先生见母亲和妹妹住房困难,想把自己的房腾出来给她们住,自己再盖新房。但是,盖房要经过审批,李先生就以母亲的名义向有关部门申请了建房用地。获得批准后,他花了几万块钱盖起了三间北房,入住新房后他让母亲和妹妹住进了自己原来的房子。2004年母亲去世,李先生便把母亲住的房子收了回来。这时候,李先生的弟弟不干了,他说李先生现住房是母亲留下来的遗产,自己有权继承,还告上了法院。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7月,我就要大学毕业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充实紧张,我也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然而五年前,这却是我们全家想都不敢想的。2013年8月,母亲身患重病,每次治疗都需要一大笔钱。父亲靠打工维持全家生计,加上我马上要上高三,学习资料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期间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我几乎放弃了上学的念头。一天吃晚饭时,我对父母说,学校要收600元学习资料费。话音刚落,家里的空气仿佛一下子凝住了,  相似文献   

8.
为您服务     
再婚儿媳能否继承前夫父亲的遗产?背景:周某是一位农村妇女,婚生一女儿。1997年8月,丈夫外出务工因意外事故死亡。2003年4月周某再婚。今年春节前,周某前夫的父亲去世,留下一笔遗产,周某和孩子要求继承这笔遗产,其家人不同意。请问,她和孩子能否继承这笔遗产?律师:对这笔遗产能否继承的问题,应视不同情况分别处理。1.孩子继承权问题。按照《继承法》第十一条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十一条之规定,子女有权继承生父母的遗产。周某前夫先于其父亲死亡,其父亲的遗产产生了代位继承,即孩子有权按照《继承法…  相似文献   

9.
为民 《支部生活》2006,(5):43-43
邻居王大妈有两个儿子,丈夫去世后她一直与大儿子一起生活。房改时,王大妈让大儿子一家出钱将他们居住的公房买了下来,但房子的产权人是王大妈。之后王大妈写了一份遗嘱.内容是在自己去世后,自己名下的房产由大儿子继承,并作了公证。去年冬天王大妈病故了,但房屋管理部门没有给她的大儿子办理继承过户手续,而是要求他去办理其他合法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公证手续。于是王大妈的大儿子就请其弟弟一起去公证处办理放弃继承的公证,但是遭到了弟弟的拒绝。弟弟认为自己对这套房子也有继承权。因此,王大妈的大儿子一直都未能将房子过户到自己的名下。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曾这样谈过自己的母亲:“好有四十一年是幸福的,后来孀居。要知道,妇女爱自己的丈夫,超过我母亲爱我父亲的并不多。可是她毕竟在自己的子女中找到了慰藉,在我们这些儿孙中间又度过了十四年,这至少不能说是不幸福的。”恩格斯的母亲爱利莎不是戏剧中描绘的超凡的“圣母”,而是一位平平常常的母亲。像其他亿万母亲一样,她以自己的母爱方式,把全部心血倾注在下一代身上,把自己的幸福同儿女的成长紧紧地连结在一起。母亲的温暖爱利莎于1797年生于德国哈姆,1819年结婚,共生育8个子女,革命导师恩格斯是他的长子。爱利…  相似文献   

11.
我与丈夫曾是一对恩爱夫妻。五年前,丈夫辞职下海做起了生意,由于他很有经营才能,又能吃苦,很快就成了百万富翁。而我为了支持他的事业,也主动放弃工作,回家承担了相夫教子的家庭责任。日子过得快快乐乐,自由自在。不想在前些天,我与几个小姐妹上街购物时,闲聊中突然扯到现在离婚时财产处理的话题,其中一个姓王的大姐说,你们要注意哟,别把钱都让老公一人掌管着,  相似文献   

12.
老太太去世留下24.57万元遗产,两个子女却拿出了两份内容截然不同的遗嘱。一份遗产两份遗嘱,孰是孰非?古先生的母亲张兰英去世了,母亲留下遗嘱,遗产悉数归他,可当他拿着遗嘱到妹妹家,索要母亲留下的绝大部分遗产时,却碰了钉子。妹妹古育晴告诉他,这笔钱几个子女人均一份。她向古先生出示了自己手中的母亲遗嘱。原来,张兰英生育了5个子女,一男四女,古光生是长子,古育晴是老闺女。1991年自老伴去世后,张兰英一直随女儿古育晴共同生活。2001年4月,张兰英老人的原住房赶上了拆迁,获得了一大笔拆迁补偿费。一个月后,古先生  相似文献   

13.
孟庆荣 《党课》2009,(5):72-75
曾经有媒体这样采访普通群众:“假如你有权,你会不会腐败?”没想到大多数人的回答竟然是,“我可不是圣人,那是说不准的事,说不定我也可能成为腐败分子”“大腐败可能不会搞,小腐败也会弄一点,吃点、喝点、捞点算什么啊”“先捞他一笔,弄他个无后顾之忧”“你捞我也捞,大家一起捞,法不责众”“周围的人都腐败,你不腐败行吗?  相似文献   

14.
遗产继承成为现代人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很多家庭内部因为遗产继承而凝结怨恨、冲突、失望。让我们来看看法国人是如何处理这一难题的。配偶和孩子间的平衡既要保护配偶,又要帮助孩子,遗产的继承是这两者之间的  相似文献   

15.
《继承法》偏重保护继承人的利益而忽视遗产债权人的利益,已造成实践中继承人和遗产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失衡。鉴于《继承法》及相关立法规定存在的遗产范围的界定不全面、接受和放弃继承的规定过于灵活等问题,未来修订《继承法》时,应明确遗产和遗产债务的范围,对有限责任继承的实施附加必要的条件,完善遗产债务管理方法等,以多方位保护遗产债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郭庆晨 《党课》2014,(7):80-81
徐勉是南北朝时的官员,南朝梁武帝时,曾任宣慰将军、给事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等要职。他虽然官位显赫,却无心经营产业,所以家中没有什么积蓄。所得的薪俸实物,他都分送给亲族中穷困贫苦的人家。他的弟子和朋友们曾善意地劝导他,为家人和后代着想,置办点产业。徐勉回答说:“别人给子孙留下的是财物,我给子孙留下的是清白。子孙们如果能成才,那么他们自己会创造财富;如果他们没有一点本领,即使留给他们一大笔财产,最后那些财产总归还是别人的。”  相似文献   

17.
凤凰县城,古老而美丽。这座湘西边城,因沈从文的一支笔,将她的声名远播海外。在凤凰,人们传颂“凤凰三杰”,这就是作家沈从文、画家黄永玉、院士萧纪美。与院士萧纪美结缘是近年间的事。每每阅读他的“自述”,总有一种激动不已的感觉,且久久回味无穷。与院士们接触,他们常常谈到他。说他快人快语,生性幽默;说他经历传奇,成就斐然……这一来,他的名字常常浮现在脑际。当我独自散步时,脑子里常常勾画着萧纪美院士的形象,那形象常常模糊不清。而当我坐在他的书房里,听他长达3个小时的谈话时,听着听着,我心里豁然开朗。回到长…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邻居王大妈有两个儿子,丈夫去世后她一直与大儿子一起生活。房改时,王大妈让大儿子一家出钱将他们居住的公房买了下来,但房子的产权人是王大妈。之后王大妈写了一份遗嘱,内容是在自己去世后,自己名下的房产由大儿子继承,并作了公证。去年冬天王大妈病故了,但房屋管理部门没有给她的大儿子办理继承过户手续,而是要求他去办理其他合法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公证手续。于是王大妈的大儿子就请其弟弟一起去公证处办理放弃继承的公证,但是遭到了弟弟的拒绝。弟弟认为自己对这套房子也有继承权。因此,王大妈的大儿子一直都未能将房子过户到自己的名下。请问,房屋管理部门的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19.
戴健中  沈璐 《共产党人》2005,(11):35-36
他.36岁,银行贷款经办员,因染上赌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为还赌债,伪造手续。自批自贷.7个月内“放贷”21笔。共计83万元。滑入了犯罪的深渊.把伤害和思念留给了妻子、可爱的女儿、70岁的母亲,让我们来看——  相似文献   

20.
蔡宁祯 《廉政瞭望》2013,(16):73-73
一个周末,随同事去他乡下的老家玩。同事的母亲个头不高,人收拾得清清爽爽,利利落落。从我们一进门,就一直笑不拢嘴,但没想到,在当晚的闲聊中。我与老人家的几句攀谈却让她掉下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