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郑春燕  盛鹏 《求索》2011,(10):134-136
经济犯罪是一种很常见的贪利型犯罪,经济犯罪人比传统犯罪人更关注犯罪的成本与收益,经济犯罪人之所以选择犯罪关键在于其预期成本低于犯罪收益,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死刑、剥夺自由刑、财产刑和资格刑等刑罚措施,加大经济犯罪人的预期成本,提高惩罚效益来防控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经济犯罪和打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日,公安部有关部门对美国的经济犯罪及执法情况进行了考察。考察团听取了美国专家介绍美国的司法体制以及美国的经济犯罪情况;先后与美国特工局、联邦调查局、国税局、海关总署、金融犯罪执法网络等联邦执法机构进行了交流;同时,与国务院、财政部高级官员进行了会晤,就中美开展执法合作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沟通和讨论。    一、美国经济犯罪的主要特点及执法机构   美国经济犯罪的种类十分广泛,主要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金融犯罪、涉税犯罪、洗钱犯罪、伪造货币犯罪、信用卡犯罪以及侵犯 知识产权方面的犯罪。美国的经济犯罪主要有…  相似文献   

3.
治理经济犯罪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犯罪发生的概率与经济犯罪的成本成反比 ,与经济犯罪的收益成正比。经济犯罪的成本和收益受法律的设定、执法水平、犯罪机会、就业机会及收入、犯罪主体的条件和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用经济学的观点治理经济犯罪 ,就是通过提高犯罪成本、降低犯罪收益 ,从而达到降低经济犯罪发生概率的目的。具体对策是 :1 科学地设定经济犯罪的成本。 2 提高执法水平 ,严厉打击经济犯罪 ,提高经济犯罪的受罚率。 3 尽可能地消除经济犯罪的机会。 4 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的社会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4.
经济犯罪是经济社会的产物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经济犯罪也随之呈现出迅猛增长的势头。文章介绍了中外对经济犯罪概念的不同理解、当前经济犯罪的几种主要类型及基本特征 ,并且详细阐述了洗钱犯罪、信用卡诈骗犯罪和金融领域的网络犯罪的概念和防范措施。为公安侦破部门和司法执法部门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经济犯罪是由合法公司实施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犯罪,如非法污染、商标侵权、逃税等等。而犯罪的受害人可能是公民个人,公司或者国家。在这本重要的新著中,作者们运用各种学科视角,充分展示了经济犯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定历史时期,刑法规制犯罪的重点应由打击治安方面的犯罪转向惩治经济犯罪,经济刑事立法的主要任务是推动“犯罪化”进程:通过《刑法修正案》扩大洗钱罪的“上游犯罪”的范围;完善偷税罪法律规范,拓宽知识产权犯罪的范围;对于经济犯罪的惩处,要确立以财产刑、资格列为主,以自由刑为辅的原则;注重创制独立于刑法典的附属刑事规范。  相似文献   

7.
经济犯罪的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学角度看,经济犯罪也有成本收益问题,当犯罪的收益大于成本时,行为人就会去追求,反之就会放弃,经济犯罪人之所以选择犯罪,关键在于其预期成本低于犯罪收益;预防和控制经济犯罪要加大犯罪人的预期刑罚成本,提高刑罚的严厉性、确定性和及时性,同时要优化配置控制犯罪成本资源.  相似文献   

8.
经济犯罪的数量在我国居高不下,如何控制经济犯罪,如何理智地看待我国经济犯罪存在的必然性,以及如何寻找到最佳的经济犯罪控制政策,是我们一直困惑的问题。阐述经济犯罪存在的必然性和我国现实的经济犯罪控制政策,进而以是否能促进经济发展为标准分别从经济行为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和经济犯罪刑罚两方面探讨经济犯罪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9.
经济犯罪是一种新的犯罪形态,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期间,经济犯罪行为,犯罪心理,以及判刑入狱的经济犯的结构方面,服刑改造心理,都具有明显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措施和方法,对提高经济犯的改造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经济犯罪受经济规律、经济政策等的影响和制约,以犯罪成本的最小化和犯罪收益的最大化为原则,其最重要的危害是对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具有侵蚀、冲击和解构作用。打击治理经济犯罪要从提高犯罪成本,降低犯罪收益方面制定对策。  相似文献   

11.
试论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特点及侦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威 《公安学刊》2008,(1):57-60
涉众型经济犯罪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犯罪,它的特点表现在:一、涉众面广、涉案金额大;二、犯罪手法多样,花样不断翻新;三、以合法经营为幌子,隐蔽性较强,表现出一定的组织性。公安经侦部门在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实践中,必须努力查证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基本情况,全面收集涉众型经济犯罪的证据,及时调查、控制、缉捕犯罪嫌疑人,以遏制目前高发的涉众型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各种犯罪活动猖獗。其显著特点:一是犯罪数量明显上升,出现建国以来第五次犯罪高峰;二是犯罪质量日趋严重,重大案件所占案件比例逐年高速增长;三是犯罪类型五花八门,经济犯罪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13.
犯罪是文化的产物,特定的犯罪类型必然与特定的文化形态密切相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犯罪是市场文化的产物。转型期的市场文化为经济犯罪的诱发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市场文化观念的负效应是滋生经济犯罪的温床,市场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是诱发经济犯罪的动因,市场文化建设中的不良倾向是诱发经济犯罪的重要条件。因此,提升市场文化,从各个方面加强市场文化建设,才能有效地控制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14.
操纵证券市场犯罪作为当前多发型、突出性经济犯罪之一,严重扰乱资本市场正常秩序,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当前经济犯罪侦查理论与实践中的难点和热点,通过对操纵证券市场犯罪的新特点和侦查策略的研究,我们期望为操纵证券市场犯罪的侦查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界定经济犯罪概念不能离开一定社会的经济形态 ,经济犯罪必须发生于市场经济秩序的运行过程中 ,这是其本质特征。同时 ,经济犯罪与财产犯罪不可混为一谈 ,并要注意对经济犯罪违法结构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当前经济犯罪的主要特点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经济犯罪的主要特点:1.经济犯罪发案较猛,涉案价值日益巨大。今年1—8月全国立案33000余起,比去年同期增长23.4%,涉案金额840多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9倍。2.经济犯罪种类繁多,侵犯社会客体范围广。3.团伙犯罪突出,单位犯罪严重。4.犯罪主体层次高,职业化、智能化特点突出。5.侦办中普遍存在取证难、提人难、追赃难、查处难,且阻力大。迅速蔓延和日趋严重的经济犯罪活动对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危害。打击经济犯罪的对策:1.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2.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经侦队伍,是搞好打击经济犯罪工作的重要保证。3.建立完善经济法规体系,为打击经济犯罪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4.坚持严打方针,加强预防工作,对经济犯罪实行综合治理,是打击经济犯罪的根本途径。5.加强公安经侦基础业务工作,增大科技含量,为打击经济犯罪提供强有力的后劲。  相似文献   

17.
陈莉 《警察教育》2001,(3):24-26
经济犯罪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犯罪形态。自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起,我国正式赋于“经济犯罪”这个名词以法律意义。但是究竟如何来概括“经济犯罪”,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分析其实质的角度来定义经济犯罪。经济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一样,都是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同样具有犯罪的本质属性和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8.
2014年全国犯罪数量同比变化不大,社会治安形势稳定。2014年全国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持续下降,但暴力恐怖犯罪、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频发,侵犯财产犯罪、经济犯罪、毒品犯罪仍高居不下,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新型网络犯罪多种多样,环境犯罪和职务犯罪大要案数量大幅增加。2015年犯罪数量仍会持平或略有下降,暴力恐怖犯罪案件会有所减少,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仍将持续多发,涉众经济犯罪进入新的高发期,网络犯罪将网上网下全面爆发,环境犯罪和职务犯罪数量仍会持续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19.
当前经济犯罪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在经济犯罪中又以金融犯罪危害更为突出。由于广东省的特殊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条件,其金融犯罪活动也尤为猖獗。本文介绍了广东省金融犯罪的现状、趋势和打击对策,期冀与理论研究界沟通、探讨。  相似文献   

20.
白领犯罪──犯罪手段隐蔽、专业性强、案值惊人经济犯罪通常称白领犯罪或智能犯罪。从这些字眼中我们不难看出,经济领域中的犯罪嫌疑人是一特殊的群体。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呢?在我们侦破的许多经济犯罪案件中,犯罪成员中唱主角的往往是那些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相当高的专业知识,谙熟某一经济领域市场运作规律的行家里手。比如行为人具备金融、财会、税务、证券、期货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岗的业务工作,由于长期在这一行业摸爬滚打,容易发现薄弱环节,在利益驱动下,钻我们的空子。行为人一旦得手,很难发现,不易识别。以致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