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永清 《湘潮》2014,(8):21-26
作为举世公认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战略被邓小平看作是我们的“雄心壮志”“宏伟目标”,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
《先锋队》2002,(Z1)
1.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战略设想,经过十二大、十三大逐步形成的。十二大确定的奋斗目标是,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在此基础上,十三大形成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这就是: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自加压力定目标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最早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宏伟战略目标,其中第二步就是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均10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1979年12月6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话时,首次提出中国实现"小康"目标的概念。进而,邓小平同志又为我们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5.
1.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 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战略设想,经过十二大、十三大逐步形成的。十二大确定的奋斗目标是,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在此基础上,十三大形成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这就是: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  相似文献   

6.
十五大报告,不仅回顾了在二十世纪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展望了新世纪,提出了我们在下世纪前五十年的奋斗目标。这对于我们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具有重要意义。 一、下世纪的奋斗目标是邓小平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邓小平同志设计了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国民生  相似文献   

7.
加强农村小康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沈启天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是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郑重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也是90年代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鲜明主题。从广大农村实际出发,小康建设的基本思路应当是:全党动手,城乡协力,以增收致富奔小康...  相似文献   

8.
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构想,党的十三大制定了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小康社会,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诱人的理想社会,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小康社会”概念,则是在活用传统思想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赋予时代内涵的一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是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在20世纪末发展目标的新定位。20世纪90年代以后,党中央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实现第一步战略目标的基础上,作出了奔小康的战略决策,在神州大地掀起了奔小康的热潮。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量化评估看,我国已提前5年于1995年实现国民生…  相似文献   

10.
程中原 《党史文汇》2008,(11):12-17
邓小平倡导对外开放 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对有关引进外资、利用外资、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问题,作过多次论述。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到邓小平是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他在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思想,也可以看到他的对外开放思想又是如何紧扣中国对外开放的实际,在实践中一步一步地丰富、发展,又一步一步指导中国经济特区的试办、创建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分析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经济上的差距,切实提出了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中叶分三步实现现代化任务的战略设想和战略目标.1987年4月30日,他在会见外宾时,全面阐述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部署:“我们的原定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了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一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纪之交,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临国际国内新的形势,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从理论上深刻阐发了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在我国现代化第二步目标即将实现和向第三步目标迈进之际,又紧紧把握历史机遇和迎接世纪新挑战,开始从总体上思考党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从“第一个大局”向“第二个大局”的转变问题,不失时机地作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及一系列缩小地区差距的方针政策,并提出了区域战略重点转移到“第二个大局”的东西部联动与合作的新思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  相似文献   

13.
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提议,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改革开放的头一个十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翻番,九十年代将在此基础上实现第二个翻番,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不仅以共产党人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规划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而且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高超的领导艺术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一步一步实现着宏伟目标,形成着他那充分体现灵活运用唯物辩证法的领导艺术。邓小平思...  相似文献   

15.
解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如果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部雄伟的史诗,那么现时的总体小康水平只是一个精彩的开篇,这就是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上讲的,“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从而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从“三步走”到“新三步”战略,既是宏伟的,也是实事求是的邓小平设计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时曾反复强调:“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为了落实21世纪…  相似文献   

16.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走自己的路─—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张静如,杨世文“走自己的路”,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从开卷到结尾贯彻始终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对此,邓小平多次做了表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在探索和回答如何巩固、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战略问题加以考察,作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内容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不仅如此,邓小平还亲自抓教育,仅我们上海交大在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就多次得到他老人家的直接指点。回顾邓小平对上海交大的亲切关怀和勉励,我们深切体会到.我校所以能迈出高教系统改革开放的第一步,成为交大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从原来一度以造船为主的…  相似文献   

18.
1969年10月,65岁的邓小平和夫人卓琳、继母夏伯根被疏散到江西,度过了3个艰难的春秋。从这一年的11月9日开始,邓小平夫妇每天上午要到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近4个小时。南昌的冬天很冷,从邓小平住处原南昌陆军学校将军楼到工厂,走大路需要近1个小时,既劳累又不安全;工人们便从工厂的后墙开了一道小门,专供邓小平夫妇  相似文献   

19.
加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条件叶连松邓小平同志作为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绘制出一幅宏伟蓝图:从1981年开始到本世纪末,花20年的时间,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就是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到100...  相似文献   

20.
鲁敏 《党史文苑》2009,(6):19-23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是我国现代旅游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从1978年10月到1979年7月,他先后五次阐述了发展中国旅游业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中国旅游经济的思路,特别是1979年7月视察黄山时的重要谈话,集中体现了他的旅游经济思想,也标志着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成熟。邓小平在黄山的讲话为黄山旅游业注入了原动力,30年来,黄山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