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叔     
正叔叔对我说,到他读书的时候,我家的家境开始跌落下来,他是在亲友的接济下才读了十年书。叔叔是省内一所大学的教授,应当说是知名教授。我第一次见到省作协副主席许行先生时,得知他在叔叔任教的那所大学当过校长,我说我四叔程希岚在那所学校中文系当老师。许行说:"你叔叔是古汉语方面的权威,在教材编写上有独特的建树。"叔叔病重时,我去医院服侍了几日,听来看望他的老师说:"程老师是我们学校最早带研究生的人;是最早开学术研讨会的人;是最  相似文献   

2.
把装神弄鬼进行到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东风 《小康》2008,(6):110-110
多数教授能够给你提供宝贵的东西,如果你愿意让他们这么做的话。有些教授甚至能影响你的一生。不幸的是,有些教授让人讨厌(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下面是大学生活指南,刻画了你在任何一所大  相似文献   

3.
(一 )牧惠先生走得太突然了!6月5日 ,我们还一起参加过关于青少年人性教育的小型讨论会。他的发言还在我的耳边回响。有感于今天大学的高收费 ,他说自己的家庭很贫苦 ,40年代后期 ,兄弟几个考上大学 ,都得到公费资助 ,没有给父亲造成负担。他还说 ,自己参加了反对蒋介石政府的学潮和建立新政权的革命 ,而现在 ,穷人家的孩子 ,却读不起大学了。他的发言引起了所有与会者的共鸣。那次会上 ,他第一次与章诒和见面 ,说 :“我是你的忠实读者”。章诒和也说 :“久仰您的大名”。分别时 ,章大姐对他说 :“牧先生再见。”我对章大姐悄声说 :“他不姓…  相似文献   

4.
在我阅读过的外国作品中,巴尔扎克的一些经典小说让我百看不厌,感触颇深。读他的小说,就如同浏览19世纪法国社会宏阔而生动的历史画卷。巴尔扎克的写作道路很不平坦。当他兴高采烈地把自己第一部作品在一个朗诵会上读给别人听的时候,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许多人都睡着了。只有一位热心的文学教师对他说了一句冷冰冰的话:“小伙子,我劝你今后改作任何事情,但是不要再从事写作了。”在他来到巴黎的最初几年里,一连串的失意,象冰雹一样接连打来,最后,连家里那一点供养也被切断了,他孤独而凄凉地漂浮在巴黎这个繁华而险恶的大都会里,随时都面临…  相似文献   

5.
赵辉 《台声》2006,(8):46-48
“台胞青年夏令营,爸妈给我的最好礼物!”——台北医学大学林鼎原19岁的林鼎原来自台中,目前是台北医学大学牙医学系一年级的学生。林鼎原告诉记者,自己是第一次来到大陆,之前只是从课本和电视上看到过关于大陆的一些片段介绍,这次来大陆其实是父母送给他的19岁生日礼物。爸妈在他生日的时说要给他一个惊喜,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个莫大的惊喜竟然是参加台胞青年夏令营。在出发之前,爸妈还特意嘱咐他要好好看看大陆,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聆听。说到此时,看得出此次台胞青年夏令营让19岁的林鼎原感触颇深。林鼎原告诉记者:“说实话来了以后才发现比…  相似文献   

6.
因为跟新华社一位名记者同名,未识他之前你也许联想他应是个文质彬彬的文人。可他却是军人出身:高高的个子,黑红的脸膛,浓眉大眼,浑身洋溢着军人的英武之气。因为黑的特殊,去年随团去澳大利亚访问时,当地的接待人员曾怀疑地问:你好像不是中国人?他微微一笑:我是中国人,但我是藏族人。藏族人何平现在司法部某局任副处长,是我的朋友。他为人豪爽,颇有军人气质,但谈吐之间,出口成章,又让人怀疑他是文学专业科班出身。“最大的遗憾是我此生没能正规进大学读韦”他曾这样对我说。生长在大凉山崇山峻岭中的他对知识想往之极,他渴…  相似文献   

7.
最后的成功     
记得我的一位姓张的老师曾说过两段看似矛盾但同样精彩的话。 一次,他说:你在小学考第一名,这不算什么,还有中学呢;你中学考了第一名,这不算什么,还有大学呢;你大学考了第一名,这不算什么,你还没参加工作呢;你参加了工作谋了个好差事,这也不算什么;有个  相似文献   

8.
礼仪     
从省城大学里请来一位礼仪教授,他给大家讲在生活中,如何讲礼仪。教授的礼仪课是从敲门开始的。教授说:“刚才,我走进教室的时候,轻轻地敲了门,礼仪就是从这样的小细节开始的。”教授说“:在中国,有八成以上的人不知道如何敲门。譬如,敲一声,代表试探,说明敲门者是陌生人;敲两声,代表等待对方应答,说明敲门者与你认识;敲三声,代表询问,意思就是‘有人吗?’”接下来,教授来了一次模拟礼仪表演。他让一位学员扮作送水工,教授自己是主人。“送水工”敲了三下门,走进门,然后把水搬进了屋里。教授指出了“送水工”三个礼仪方面的细节问题:敲门声…  相似文献   

9.
几天前我过生日,父亲打来电话祝我生日快乐。一向少言寡语的父亲竟然像母亲那样在电话那端絮叨了半天。末了,母亲拿过电话对我说,周日就是你父亲六十岁生日了,家里准备给他操办一下,如果不忙的话,你就回一趟家,让父亲高兴高兴。  相似文献   

10.
朱景敏 《今日广西》2007,(16):13-13
听到一对母子对话:“妈,对不起,我没考好,让你失望。”“傻儿子,你尽了力啦,问心无愧。”“我真的很难过。”“一次失败,不等于一生失败,有什么好难过的?不就差那么3分吗?明年再考!或者……”“或者我就去读高职。”“那也很好呀,我支持,我会说服你爸的。”“那我不就成了一棵草了吗?”  相似文献   

11.
刘杰 《中国保安》2004,(24):26-30
2004年9月8日上午,四川省简阳市南门汽车站,一个美丽高挑的女孩钻进了开往成都的汽车,当一位中年妇女将行李递给她时,本来已经泪水婆娑的她哭得更凶了:“徐姐,我不想读大学了……”“读!为什么不读?我们做了这么多努力,就是为了让你跨进大学校门的呀!”中年妇女说道。“你太好了,我舍不得离开你……”女孩话没说完,就哭出了声。看到女孩梨花带泪的样子,中年妇女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两个人相拥着哭得一塌糊涂,害得必须准点发车的司机不停地按喇叭。这两个女子是什么关系?她们为什么感情这么好?这个故事还得从头说起。2004年4月30日,四川省…  相似文献   

12.
旧时的月色     
回忆总是美好的。 我曾读过一首海明威写的诗。诗中写道:“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在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个流动的圣节。”北京,中国人民警官大学(现已并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就是我的“流动的圣节”。 其实我高中时读的是理科,上中国人民警官大学中文系是我到学校报到之后才知道的。我上大学时是1991  相似文献   

13.
与黑帮较量     
2002年11月29日傍晚,青年作家他他从外地参加完他的新书《俄罗斯的中国黑帮》签名售书活动,刚刚返回哈尔滨的家中,电话就响了,里面传来一个恶魔的声音:“你小子敢把我写进书里,我不会放过你,你会死得尸骨不全的,等着去阴曹地府吧!”那声音让他他觉得真像是地狱里魔鬼发出的。这个恶魔名叫吴风,是个横行俄罗斯的中国黑帮分子,作家他他在俄罗期采访时,曾帮助警察抓捕过他,不料让这个恶魔逃掉了。他他刚返回中国,就接到过这个恶魔的恐吓电话。 我与作家他他是老朋友,他向我讲起在俄罗斯出生入死采访中国黑帮的传奇经历,让我听得毛骨悚然。听着听着,我突然对他说:“他他,干脆由我来采访你,把你的这段传奇经历写出来,读者一定喜欢。”就这样,我拿出了笔和纸,认真地采访起这位在俄罗斯与中国黑帮周旋达两月之久的作家的经历来了。  相似文献   

14.
蔡康永有一本书叫《那些男孩教我的事》,书中他对那些在他成长时光里经过的男孩说:(?)(?)们都教过我了,现在我变成这样了。我应该谢谢你们吗?还是应该苦笑?”那些男孩教会他们爱,那些女孩教会我们成长。你的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女孩,她们或者年轻、漂亮,或者聪明、性感,或者功利、痴情,她们经过你身边的时候,或许让你羡慕、感叹,或许让你嫉妒或反省……不管怎样,她们在生活、情感、事业上给了你影响,犹如女人的第二次成人礼那样,教会你新的成长,让你继续美丽的梦想,重新开始新鲜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正>2月22日,自治区党委礼堂,骆春伟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台上台下,人们情难自禁,感动充盈着每一个角落。"我和春伟的幸福生活,是从笑开始的。我们是高中同学,春伟很孝顺我爸妈,我爸妈对他比对我还好,有好吃的都先给他留着。"烈士妻子陈丽走上报告席,柔声细语地讲述着,"2007年,他从云南参加缉毒行动回到家,女儿冲着他笑,春伟也笑了,父女俩笑得一模一样……"陈丽试着控制情绪,但悲伤让她在讲  相似文献   

16.
王明昆老人是某医院的退休医生,老伴7年前去世,两子一女均已各自成家,与老人分开生活。由于子女们各有各的事业,很少顾及到父亲,王明昆老人生活过得很孤单。唯一让他欣慰的是正在读大学的外孙王凡十分孝顺,放假时经常来看老人,并曾在老人患病期间特地请假从外地回来照顾他,为此,王明昆于2004年暑假期间,亲笔写下遗嘱:"我死后,房屋、财产  相似文献   

17.
正画之生活小时候我家乡那里有一个所谓的算命先生,街坊四邻的人们都去找他算,因为认为他算得准。那个先生对我说,你40岁后才能上大学。2007年9月至2011年7月我在中国国家画院进修了4年,我戏称这4年是读本科。那时候也就是40多岁,这个事情很有意思。我生于1962年,上世纪60年代  相似文献   

18.
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复杂的因素 ,靠一些人总结出经验然后你去实施 ,或把教学计划各个方面做出很多过分的研究都是不妥当的。以前 ,我们总说 ,凯乐夫的教育学束缚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后来我随团到俄国去一问 ,许多人都不知道凯乐夫。打听半天 ,才知道他原是农学院的教授 ,后来任前苏联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他当时只是发表论文 ,在研究一门学问 ,俄国人并没有按照他的学说去做 ,中国却照他的理论去办 ,这能怪谁呢。现在谈论最热的素质教育在大学里谁也搞不憧是什么意思。有一段时间素质教育说成是文化素质教育 ,强调理工科大学要开语文课 ,让学…  相似文献   

19.
凌之 《台声》2003,(9):40-43
“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我常说,婚姻是一对一的自由,一对一的民主。”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的语言风趣而幽默,以“余氏方式”告诉笔者他对婚姻的理解。在他功成名就、享誉海内外文坛的同时,他还拥有成功的婚姻和家庭,这更令人羡慕。我有幸采访余光中先生与夫人范我存女士,探寻他们幸福生活的奥秘……一余光中说自己是“南京大萝卜”。除了抗战期间逃难的7年,他在南京读了小学和中学,还上了1年半的金陵大学。一直读到大学二年级上学期,才跟家人去了台湾。他家住过鼓楼、将军庙、龙昌巷,他记忆中的南京是很鲜活的,玄武湖、中山陵、雨…  相似文献   

20.
放歌延安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您,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延安曾让几代人心驰神往,一看到延安的宝塔,来自铁道游击队故乡的我们,心中激动不已。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大哥在宁夏读大学时到过延安,听他讲延安的故事,我心中羡慕不已。三十多年过去了,始终没有机缘,直到一天跟随青岛啤酒薛城公司红色之旅到延安,终于圆了一个宿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