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舒 《瞭望》2007,(15)
首钢搬迁后旧址的功能,已初步定位为“城市西部综合服务中心”和“后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区”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如果出现一块7.07平方公里的“空地”意味着什么?这块即将出现的“空地”就是首钢工业区。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首钢搬迁方案,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建设一个新首钢。2010年首钢将搬迁完成。消息传出,首钢工业区的改造规划立即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新闻焦点。  相似文献   

2.
首钢,其前身是北京石景山钢铁公司。建于1919年,是中国最早的重工业企业之一。它是京城西边最大的经济实体,石景山区依它而设,依托首钢的产业群数以百计。首钢为首都北京带来了发展繁  相似文献   

3.
《瞭望》1992,(33)
中国 国务院赋予首钢三项自主权 据新华社8月5日报道:国务院最近批准了《关于进一步扩大首钢自主权改革试点的报告》,决定在进一步总结、完善首钢承包制的同时,实行更加扩大改革和开放的试点,赋予首钢投资立项权、外贸自主权和资金融通权:境外投资1000万美元以下、境内投资2亿元人民币以下合资合作项目可自行审批;同意成立首钢国际贸易工程公司,人员出国及邀请外国人来  相似文献   

4.
晓凌 《瞭望》1991,(10)
首钢活起来了。由于搞活大中型企业12年来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大课题,因此,首钢的活分外引人注目。 总结首钢活起来的经验,启示颇多。 大型企业能否搞活,首先在于如何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权和利的分配关  相似文献   

5.
郝真 《瞭望》1992,(12)
最近出版的《首钢改革》一书,以大量的改革经验和成果证实,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过不断自我完善,能够焕发出极大的活力。 这部书共140多万字,分上、中、下三卷。书中详细回顾了首钢改革的历程,全面介绍了首钢改革12年来的基本经验和具体做法,并汇集了首钢改革以来经实践证明是比较成熟的规章、制度、条例及规范化工作资料,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首钢始建于191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首钢获得了巨大发展,成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1979年到2003年,首钢资产总额由21.45亿元增加到527亿元,累计向国家上缴利税359.65亿元。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个来自北京的重大新闻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这就是国务院批准给予首钢“三权”——投资立项权、外贸自主权、资金融通权。海外报纸纷纷报道这一消息,有的报纸称这是“破天荒获全面放权”。国家给首钢全面放权,这确实是中国企业改革的一件大事,标志着首钢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标志着中国的企业改革正向纵深发展。首钢是怎样获得“三权”的?获得“三权”后的首钢将会怎样?本刊记者采写的这篇“独家新闻”也许会引起读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今年2月14日,经中央批准,北京市市委和冶金部党组对首钢总公司主要领导人进行了调整。冶金部副部长毕群同志兼任首钢党委书记、董事长后,明确提出“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发挥优势、建设更有活力的首钢”。记者在首钢采访感到,几个月来,首钢发生了一些大的变化,各项工作已逐步转到“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发展轨道上来,一些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调整生产经营方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钢被国务院确定为改革试点单位,实行了以上缴利润递增包干为主要内容的承包制。十六年来,首钢已由一个单纯的钢铁企业发展成为兼营矿业、机电、电子、建筑、航运、金融、海外实业的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特大型企业,成就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市场竞争的国际化使国有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国有企业要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思想文化创新。 推进思想文化创新,对于我们首都钢铁集团总公司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首钢具有85年的历史,在长期发展中,首钢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传统。近年来,首钢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一方面,中国钢铁产业发展迅速,钢铁企业的结构调整、资产重组、产业优化升级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高端上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市场竞争的国际化使首钢不仅面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竞争,而且越来越多地直接面对国  相似文献   

10.
晓凌 《瞭望》1991,(11)
有人说,首钢搞活靠的是吃“偏饭(指中央给的特殊政策)”。确实,中央给的特殊政策为首钢的搞活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但是,也应当看到,有米也未必成炊,关键还在于有米之人有没有做成饭、做好饭的本事。 条件毕竟不能代替手段。大企业要搞活,眼睛向内,练好自家的功夫,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是更为重要和必要的。这是首钢经验给予我们的又一个重要启示。因此学首钢不要把眼睛只是盯在如何  相似文献   

11.
首钢,这个在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曾经谱写过光彩夺目篇章的大型国有企业,已经走过了83年的历程。人们不会忘记:中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在这里诞生;世界高炉喷煤粉技术在这里首创;全国冶金行业首先在这里向“大锅饭”体制发起挑战……。首钢,曾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 今天,拥有北京产业工人的1/6和360亿元年销售收入的首钢,依然  相似文献   

12.
区域规划力避部门纠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区域规划中存在的部门权力交织现象,协调不够将造成资源浪费,还会严重影响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权威性首钢搬迁至唐山曹妃甸深水港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京津唐区域规划研究中就已提出,但当时未被北京市和首钢采纳。结果截止到搬迁前,首钢石景山厂  相似文献   

13.
按照国家要求,首钢应在2008年之前将北京石景山的钢铁业搬迁到唐山曹妃甸地区。从现在起,首钢肩负的重大使命之一是用一流的管理和技术在曹妃甸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另一重大使命是重建石景山。因此,从企业的角度讲,首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走现代高水平管理与高科技相结合、人本与资本相适应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统筹安排十一五期间的各项工作。在首钢搬迁战略研究中,我们可提炼出企业管理一般性的“多元统筹并行中心法”。  相似文献   

14.
职工当家做主在首钢不是一句空话。 改革以来,首都钢铁公司经济效益持续大幅度增长、职工劳动积极性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广大职工真正成了企业的主人,有家可当、有主可做、有劲可使。而最能体现职工当家做主的是首钢的民主管理。 独具特色的民主管理制度 “千斤重担众人挑”,这是首钢承包的特色。全体职工是企业经营的主体,企业将承包指标层层分解,包保核到人,企业经营的责任和权力落实到人,职工  相似文献   

15.
晓凌 《瞭望》1991,(13)
首钢的职工做出了“主人”的样子。这个样子,按照万里同志的话说,就是“把企业的日子当成自家的日子过”。 首钢的经验表明,要使职工真正当家做主,首先就要把职工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而这种联系,不能只是靠“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简单号召,而要做大量艰苦扎实的过细工作。首钢联系职工与企业的最重要的纽带就是包、保、核一贯到底,落实到人的承包责任制,  相似文献   

16.
廖政 《瞭望》1990,(19)
这篇调查介绍了首都钢铁公司通过改革保障企业职工当家作主的做法和效果。首钢的实践证明,一旦企业职工当了家,作了主,他们就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企业,用极大的积极性把劳动生产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企业相比,这正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的优势。在这个意义上,首钢的基本经验值得各行各业重视。  相似文献   

17.
首都钢铁公司是以实行承包制为内容的我国第一批改革试点大企业之一。九年多以来,该公司的内部改革不断深化,创立了与承包制同步发展的一套独具特色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它的主要特色在于: 一、职工代表大会是首钢的最高权力机关。现在首钢的每个年度计划、承包方案,每一  相似文献   

18.
大量合资企业的兴办,使中国人看到了我国企业管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但也并非只有“远方的和尚会念经”。首钢就念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绝不逊于他国的大企业管理之“经”。黑瘦精干的张彭,曾是北京管工业的老副市长,现为市政府顾问。他对首钢十分熟悉,近几年又在主管中日合资兴建  相似文献   

19.
《首钢改革》丛书已经出版了。这部大型丛书将为当前搞活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从1979年起,首钢作为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的第一批试点单位,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关怀领导下,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公有制,大胆改革,探索创新,以“承包为本”,确立了企业与国家的正确  相似文献   

20.
1990年12月10日至14日,孙尚清、杨培新,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会长袁宝华等一批经济理论家,与来自首钢、鞍钢、包钢、一汽、二汽等全国50多家大型企业的负责人相聚北京,就如何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进行了为期四天的热烈讨论。此前几天,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戴圆晨、宋涛、卫兴华等一批理论工作者也在首钢参加了企业改革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