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春宁 《前进》2006,(8):30-32
永济市在近年来的城市建设中,以“找准特点搞规划、围绕特点大发展”为突破口,全力打造华北地区最具特色的生态、宜居、魅力城市。截止2006年4月底,该市已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等荣誉称号,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确定城市特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扬州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坚持主打特色牌,努力打造人文生态宜居的新扬州,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市管理不断创新、市民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先后获得了“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3.
淮思研 《群众》2022,(17):69-71
党中央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明确提出“3060”战略目标。江苏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碳排放提前达峰后持续下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成美丽中国示范省份。”淮安是通济江淮的生态文旅水城,在苏北率先创成国家生态城市,也是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正聚力聚焦打造“绿色高地”,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力绘好“美丽江苏”淮安画卷,努力为我省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淮安力量。  相似文献   

4.
本溪精神     
《时事报告》2014,(8):F0003-F0003
本溪处于辽东中一心地带,具有近海近中一心城市的双重属性,下辖两县四区和一个国家级高新区。本溪历史悠久,是“东此第一人故乡”、建州女真肇兴之地;本溪山川秀美,是全国唯一以行政区划命名的国家地质公园,本溪水洞、“中国枫叶之都”享誉世界?“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三都五城”新本溪的目标(钢都、药都、枫叶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茹栋梅 《前进》2013,(11):17-18
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奋斗目标,这为晋城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晋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属于太行山南端典型的半干旱石质山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全国重要的煤电化气基地。全市辖6个县(市、区),面积9490平方公里,人口230万,是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世界投资中国中小魅力城市、中国吸引华商投资最佳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国际花园城市。今年又创建成为国家森林城市。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3,(7):81-83
破旧立新,对于任何正在进步或渴望进步的事物来说,都是一个必须面对的过程。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城市建设正处在“破”与“立”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城市现代化和城市扩容的需求呼唤建设规模更宏大、功能更完善的新城:另一方面,民间对保护旧城、善待历史,传承城市文脉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如何看待城市发展中的“新”与“旧”?“立新”是否必然伴随大规模的“破旧”?怎样处理好城市建设“破”与“立”的关系?厘清这些问题,才能规避“伪城市化”风险,不断提高城镇化推进的质量,使城市发展步入永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自从大连市提出把城市作为国有资产进行整体经营以来,全国大小城市也都树立了“经营城市”的理念,随着经营城市实践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新的亮点不断涌现,城市发展更富活力。可以说,经营城市已基本上形成了中国各类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不仅激活了城市建设,对现代城市管理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为现代城市管理改革与创新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建成区不断拓展,城郊结合部面积越来越大。作为城市和农村的联结带,城郊结合部既是城市建设的备用区、经济发展的演变区,又往往是城市管理的“真空”、建设的“盲点”和文明的“死角”。今年初,温州市委、市政府立足中心城市城郊结合部面积已达110平方公里,不少地方“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的实际,从影响甚至损害温州城市形象、影响温州发展环境、影响温州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高度,深刻认识整治城郊结合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全面启动争创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为契机,集中力量打好城郊铁路沿线、高速公路沿线、国…  相似文献   

9.
2019年4月底,绍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11+5”个“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是浙江省唯一的试点。近年来,绍兴通过制度和技术创新,持续提升城市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试点建设也为绍兴的产业变革和绿色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0.
《思想工作》2004,(9):10-11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乌海曾是国家建设部确定的全国两个城市建设试点之一,与张家港市先后受到主管城市建设工作的最高国家机关重视,有幸成为“工矿区城市试点”。但经济基础的薄弱,使乌海没有更多的财力投入到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提高人居环境水平上,错失了一次提高城市建设水平,提升城市品位的好机会。乌海在城市建设方面先天缺陷很重。先有矿山工厂,后有居民区,之后才有城市,“运动式”开发出来的所谓城市,处处留下了随意盲目无计划和规划建设的痕迹。这样的城市发展轨迹,注定了乌海一出生就是一个先天不足的“缺陷婴儿”。先生产,后生…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中心城市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已经确立了九座国家中心城市,这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肩负着时代使命,对区域经济、区域城市群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国家中心城市应具备历史特色、时代特色、世界特色这三大核心特色,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特色"塑造,应强化责任与使命、推动产业创新、培育特色城市文化,从而让国家中心城市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别必雄 《政策》2002,(7):8-9
素有“两江明珠”之称的宜都市,从“九五”时期开始,紧紧围绕“全国有名,全省先进,宜昌第一”的城市建设目标,把城市资源作为资本来经营,把城市建设作为产业来发展,把城市资本营运作为加快城市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  相似文献   

13.
毛旭斌  过秀华 《今日浙江》2006,(14):F0002-F0002,I0001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坚持“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以专业市场的繁荣发展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全市GDP的增长速度连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2005年实现人均GDP5400美元,完成财政收入35亿元,综台实力在全国百强县市排名列第15位。义乌,被海内外公众评为最喜爱的城市之一。最近,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学习推广义乌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经验。为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义乌市委、市政府千2001年提出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目标;2003…  相似文献   

14.
《电子政务》2008,(8):67-67
2008年8月1日上午.杭州市举行“无线数字城市”试运行启动仪式。 杭州以“数字杭州,天堂硅谷”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从率先建设全国首张有线宽带城域网,率先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到在全国首个实施“无线数字城市”试运行,是以体制创新推动技术、管理、服务、产业创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徐琴苗国 《群众》2017,(16):36-37
近年来,健康城市建设逐步引起高度重视。2016年国家爱卫办研发了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要求各地进行动态监测。通过对江苏13个设区市和21个县级市的实测数据的汇总测评以及各地健康城市建设实践与进展的实地考察,我们发现,江苏的健康城市建设目前总体水平位于全国各省前列,但着眼于未来,仍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必须加大力度,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落实到各项工作实践中,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当代建设》2002,(2):6-8
一、合肥市城镇化现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由从事第一产业向从事第二、三产业转变过程,被称之为“城市化”。在我国因将农村村镇纳入统计范围,故称之为“城镇化”。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八五”以来,随着合肥市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三个开发区建设的及时启动及11个小城镇建设试点的确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合肥市城镇化建设初见成效。截止2000年底,合肥市非农业人口为143.04万人,城镇化率为 32. 6%,比 1990年提高 6.5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十二五”时期武汉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武汉应立足内需市场,实施“高端起飞”战略,突出城市转型,辐射长江中游城市群,谋求从“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城市的文明程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早在1998年,中央就提出“创建文明城市”的思路,1999、2002年中央文明委先后表彰了两批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城区)。最近,经党中央同意,中央文明委决定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启动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工作,明年表彰命名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城市相继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部署相关工作,争创“全国首批文明城市”正成为很多城市今年后一段时期的一个中心目标。为配合各地做好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我们本期特别策划了文明城市专题。  相似文献   

19.
城市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现代文明的集中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的水平,主要便体现在城市文明的水平上。应当说,二十多年来,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各大中城市都非常重视城市文明的建设和文明市民的培养。并开展了以此为目标的各种“创建”活动.制定了相应的城市文明公约或“几要”、“几不准”的市民文明守则.推出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我们在看到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的同时.也要看到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12,(4):16-17
“全国文明城市”是综合评价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最高荣誉,是城市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每3年复评一次。在2011年12月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中央文明委隆重表彰了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在获得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23个城市(区)当中,南宁市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