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瑞环同志在《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六次年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寓教于文、寓教于乐,让群众在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受到感染、熏陶。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文化娱乐活动之中,也是文化娱乐活动健康发展的需要。”这段话讲清了思想政治工作与美育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美育结合起来的问题。美育,我们称之为审美或美感教育,有些国家则称之为情  相似文献   

2.
张纯纲 《学理论》2010,(24):244-245
在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史上,朱光潜的美育思想是具有重要地位的。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朱光潜从人类的天性和内在的心理结构角度,将美育界定为情感教育,并对美育和德育的关系,美育的功用与实施以较为全面的阐释,形成了一个美育理论框架。更为重要的是,朱光潜阐述了“美育是德育的基础”的深刻思想。这一思想是与朱光潜对审美与道德的关系的认识相一致的,从中我们可以梳理出审美与道德的深层联系。  相似文献   

3.
宫诚 《学理论》2010,(17):229-230
积极探索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构建21世纪大学生培养的最佳模式,努力实现从认知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是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从考察现代科技与传统美育的关系入手,讨论高校美育在科学技术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科技水准、道德境界和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提出美育的第一人,对其美育思想的重新解读有助于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育实施。从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美感"、"美的内容"、"实施美育途径"等核心内涵的启迪中,引发我们对现今美育的反思,以不断改进和加强和谐社会中的美育实践。  相似文献   

5.
黄晓娟 《民主》2023,(5):21-22
<正>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的发展目标。“双减”政策的持续深入实施,为学校开展义务教育阶段美育工作释放了更大空间。然而,要实现从“面向人人”到“多样化、高质量”这一跨越式发展,仍然任重道远,主要存在以下制约:  相似文献   

6.
要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就应该重视对美育的研究。可有人认为美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毫无关系,在他们看来,美育就是对青少年进行音乐或美术教育,而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学习文件、分组讨论或严肃的谈话。这不仅仅是对美育的误解,而且也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片面理解。其实,美育是贯穿于人生各个时期最长、渗透于社会生活领域最广的一种非常  相似文献   

7.
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再认识是必要的。但是,有些人在再认识资本主义的名义下竭力美化和粉饰资本主义,全面否定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说什么帝国主义理论“已经破产”,已经过时,越来越脱离实际情况。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这些错误认识,是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全盘西化论”的重要思想基础。听任这些思潮泛滥,就会动摇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引向资本主义化的歧途。因此,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对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8.
周志勇 《学理论》2011,(9):78-79
对中西古代美育思想作整体比较,我们会发现在美育中重视艺术的熏陶作用,重视情感育人的陶冶作用和注重美善相乐的理念是中西古代美育思想的共有之义,但中国古代美育思想显示着中华文明的特有民族色彩,且中西美育思想在对善的取舍标尺上也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9.
蔡臻臻 《学理论》2013,(21):376-377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如何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达到以传统的美育化育之道,来加强传统美育与当前人格构建,成为实践这一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结合厚德载物的深刻内涵,探讨了"厚德载物"美育观在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从解读经典、学科教学小组研讨、学科渗透和潜默化育等四种途径开展厚德载物美育观教育。  相似文献   

10.
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指出,社会主义必须要赋予新的涵义,必须要加以现代化。为此,他们提出了“平等目标论”、“自由目标论”和“综合目标论”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理论,并且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是现阶段实现社会主义和使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最佳途径。从其理论内容和目的出发,我们可以认定其仍然坚持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他们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联姻”所作的论证和探索,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党政论坛》2020,(1):F0002-F0002
2018年以来,上海市奉贤区围绕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区情实际,依托“东方美谷”全域之美,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实施全域“美育工程”,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涵养社会幸福血脉,引领城市文明新风尚,提振新时代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12.
美育是培养美感、提高对于美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它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潜在性等显著特点。其任务是培养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爱好和评鉴能力,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感情,帮助他们形成社会主义文明行为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美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美育是贯穿于人生各个时期、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一种非常灵活、非常有效的思想教育方式。在当前,我们要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一位老同志对我说:“解放前我们在学校搞地下工作,那时白色恐怖很厉害,如果我们见了青年学生就向他们宣传马列主义,讲共产党好,那一定把人家吓跑了。那时,我们团结进步青年,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主要是组织合唱团、演剧队、读书会等。”这其实就是通过美育的形式对青年进行革命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4.
“西化”之路是葬送社会主义制度之路周勇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针对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观点,提出必须在思想理论上与之划清界限,坚持正确原则,纠正错误认识。这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在错误观点中,“西化论”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5.
当代西方发展理论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发展理论在其半个多世纪的演变中,大致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发展经济学”、50年代兴起的“现代化理论”、70年代的“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80年代的“新发展观”、90年代的“明冲突论”等理论形态的更迭;此外,旨在对现代化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纠偏”、“颠覆”与“解构”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也以其鲜明的特征为发展理论带来新的景观。这些学说或理论具有鲜明的“问题学”特征,拓展了发展问题的界域,自觉不自觉地顺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进程,是这一发展进程在理论上曲折的反映;然而,它们在发展观上所达到的科学程度是有限的,其走入误区的症结就在于:研究视角的单一与框架的狭窄、研究方法的形而上学特征以及学院式研究成果缺乏转化为实践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16.
时代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化,而社会化就应该研究美育。美育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忽视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教育方式。一、美育纵向贯穿的长期性,可以使人生的各个时期都能受到思想教育。美育是唯一能使幼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都能接受的教育,也就是说,这种教育可以贯穿于人生的各个时期。人的儿童时期抽象思维能力基本还没有形成,因此,抽象的道德说教在这时是无济于事的。但儿童善于在观察形象之中摹仿,因此,优美整洁的家庭环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给人的强烈印象,那就是旗帜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言而喻,在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的重要时刻,这篇讲话,  相似文献   

18.
王祥 《理论导刊》2023,(11):92-98
马克思“跨越”思想是马克思晚年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东方国家特殊国情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为马克思“跨越”思想提供了时代境遇。在“跨越”思想中,马克思以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作为基础转换理论视角,在“世界历史”语境下对东方社会问题进行整体性研究,将“世界历史”的方法运用于分析东方落后国家的发展问题,从“世界历史”高度把握“跨越”式发展的价值意义。“世界历史”维度是把握马克思“跨越”思想创新本质的重要逻辑线索。深入研究与正确理解马克思“跨越”思想的“世界历史”维度具有重要当代启示,包括立足马克思关于时代性质判断来认清我们所处历史方位,坚持以科学态度对待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奉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引领社会发展进步,在把握历史主动中充分利用全球化加快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9.
张纪 《理论导刊》2001,(4):56-57
美育是以陶冶感情、培养情操为特征,以生动形象为手段,通过富有个性爱好的自由形 式,潜移默化,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   美育是人类认识世界,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改造自身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它和其 他教育一样,是在人类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促进和影 响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它又和其他教育不同,是特殊的美感教育。这种 不同正是美育的本质特点。   在实际生活中,德育、智育与美育三者虽各有特点,但又相互渗透。在德育中培养人的 高尚品德,实际上涉及人的…  相似文献   

20.
曹普 《求知》2007,(12):6-7
党的十七大报告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报告还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作了全面阐述,郑重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