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3月12日<法制日报>报道,"公款按摩局长"韦俊图已被依法免去浙江省东阳市审计局局长职务.但有人对此不以为然."韦俊图是冤大头,凑巧被网络干掉了.现在哪个政府机关不是公款接待账单一大沓?这是官场潜规则.只不过心照不宣罢了."一位局长这样说.  相似文献   

2.
短短3年时间,三个"小人物"竟然挪用2.4亿元公款.此案震惊新疆金融界,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发生的挪用公款第一大案.  相似文献   

3.
声音     
《法律与生活》2009,(7):5-5
“韦俊图是冤大头,凑巧被网络干掉了。现在哪个政府机关不是公款接待账单一大叠?这是官场潜规则,只不过心照不宣罢了。”  相似文献   

4.
"不差钱":公务消费奢侈豪华 "三公"消费--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出境,-直以来令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三公"消费所耗费的资金规模是十分庞大的.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教授曾综合过各方面数据,推算2006年的"三公"消费规模在9000亿元左右,其中公车消费4000亿元左右,公费出境3000亿元左右,公款吃喝2000亿元左右. 天文数字般的财政资金,确实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5.
江舟  刘玫 《检察风云》2008,(6):24-26
这是一起震惊椰岛,惊动中央的由原海南华银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总经理夏鼎钧等人"创造"的金融大案.2007年2月14日,海南省海口市中级法院一审认定被告人夏鼎钧贪污公款1800 余万元,挪用公款2.6亿余元,同案被告人张杏元贪污公款1800余万元.最终法院以夏鼎钧犯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张杏元犯贪污罪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纪委、省监察厅去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以清理干部职工挪借公款和清理干部利用职权用公款送子女、亲友上学(简称“双清”)为内容的专项治理工作。据1993年11月底统计,全省共清理出干部职工挪借的公款8.26亿元,已归还7.74亿元,还款率为93.7%,涉及干部职工30.6万人(地厅级干部31人,县处级干部739人);共清理出利用职权用公款送子女、亲友上学的干部3409人,涉及金额555.48万元,已退款391.97万元,退款率为70.56%。专项工作治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成果明显。一、收回了大量资金,支持了经济建设。各地把在“双清”中收回的…  相似文献   

7.
吃饭的学问     
公款大吃大喝,在今日中国,绝对是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包括那些正在大吃 大喝着的人自己,也许比咱老百姓喊得 还坚决,还彻底。至于效果嘛,有一种说 法叫做"几百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应 该说已经概括出其尴尬现状了。要不,国 家每年数千个亿的人民币,怎么能吃得 了喝得光呢? 对于那些一味花着公款大吃大喝的  相似文献   

8.
官场生态,是指官员们在一定政治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状 态。上下级关系、官兵关系、干群关系、监督与被监督关系,互相 牵制和制约,构成了官场的生态链。官员们只有在党纪国法的约 束下,在群众和新闻、纪检部门的监督下,在党委政府各部门的 协调运作下,才能保持官场的生态平衡。然而,当前在官场刮起 了干部"傍款"、"傍黑"、"傍星"的歪风,群众将这些干部称为"三 傍干部"。这些"三傍干部"严重破坏了官场的生态环境,使政府 行为偏离了党的方针政策;妨碍了司法公正,降低了人民群众对 国家法制的信任;严重危害了党群、干群关系,使党和政府失去 群众基础,最终将危及人民政权的巩固。因此,对"三傍干部"的 行为必须严肃整饬,以净化官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高波 《中国监察》2014,(6):30-31
正公款为公,不得自肥。从目标上说,公款不但产权归公、立项因公,而且其使用效果必须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本质上讲,公款是"民财"而非"官产",古人因此说"宁公而贫,不私而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清楚这一点,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  相似文献   

10.
贪污贿赂犯罪的行为对象主要是公共财产中的公款,但是刑法、立法解释、司法解释,都没有对公款的概念和外延予以明确界定,司法实践中对公款认定标准的掌握也不统一,尤其是对因公权力不规范运行而游离于财务监管之外款项的性质如"小金库"款项的性质更是存在深刻分歧.本文以挪用"小金库"中职工工资案为例,对贪污贿赂案件中"公款"的认定标准略作研究,希望能对司法实践统一公款认定标准有所裨益,同时能对以游离于财务监管之外的款项为对象的犯罪认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法治与社会》2011,(9):5-8
"三公"经费公开难"三公"经费触动公众敏感的神经已久。在公众的眼里,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几乎就是"公款出国、公车私用和公款吃喝"的同义词。一个被媒体和评论家们广为引注的数据是:全国"三公"消费每年高达9000亿元,占行政支出的三分  相似文献   

12.
中央纪委通报的尺度——违反“八项规定”典型案例剖析 文/徐浩程 高尔夫球在发展成另一种饭局时被警醒. 2013年12月17日,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司长孙国庆用公款打高尔夫球被中央纪委通报. “饭局在官场承担着某些功能,现在饭局少了,这些功能就需要找新的载体,比如打高尔夫.”安徽省一地级市官员张刚告诉记者,他认为打球上通报不冤,更何况还有很多细节未知.  相似文献   

13.
怎么吃喝管得细 一是严格限定接待对象。意大利规定,禁止政府机构和公共服务部门之间相互接待,不得报销国内接待费用,公务接待只能针对外事活动。在美国,官场内部的公款接待几乎没有,总统专机“空军一号”上的午餐也不是免费的,每个乘客都必须自掏腰包。  相似文献   

14.
张国涛 《政府法制》2007,(22):24-25
在海南省林业局最"冷"的一个处级职位上,刘福堂干了15年,没想到竟干成了海南最出名的一个处级干部。不过,他是以"官场异类"的形象出名。他时常在不同场合发出一些"杂音",让有些人感觉"刺耳"、"抓心"。他自认"有些不识时务,脑瓜儿不够灵活"。这位60岁的森林防火办主任即将退休。回顾这些年的为官经历,他发现,自己在官场上竟然没有什么朋友。  相似文献   

15.
官场造假之痛 2010年,一场性质恶劣的造假骗官丑剧,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甚至震惊了中南海高层. 这起官场丑剧的主角,便是石家庄团市委原副书记王亚丽.作为石家庄市优秀后备干部、最年轻的市政协常委的王亚丽,曾当选市"十佳女杰"和"十佳女乡长",可以说"官途无量",是众人眼中的"政治明星".  相似文献   

16.
明代中后期,四六文在官场交际和日常应酬中皆得到广泛应用,四六选本的刊刻发行也随之大为兴盛,一些文人借机大力鼓吹四六文利于彰显礼节和利于表情达意两个方面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适用为美"的实用主义四六文章观。这种文章观看到了四六文应用范围的广泛性以及用途的重要性,因而有其内在合理性,并对儒家正统文章观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是,由于这种文章观是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产生,因而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其在促进中晚明四六文写作兴盛的同时,也造成其形式化的倾向和套袭之风的盛行,并最终使得中晚明的四六文写作在总体上呈现为"夺一时之胜"的"鸡肋"。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2月22日,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由桂林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李明柱、农忠逢涉嫌挪用公款罪、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一案。李明柱原系桂林某学院财务办公室副主任,在5年多的时间里,他擅自出借或与原学院财办主任农忠逢共同向外单位贷出公款达1300多万元,造成1100多万元公款流失,令学院的所有职工都瞠目结舌。一个区区小人物,何以能"调动"如此大的资金?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监察》2010,(13):56-59
17.在不准用公款旅游或者变相用公款旅游方面提出了哪些要求? 近年来,干部群众对党员领导干部用公款旅游或者变相用公款旅游,特别是用公款和变相用公款进行出国(境)旅游反映十分强烈,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极其恶劣的。在2003年2月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就明确要求:禁止以开会、考察、培训等名义变相公费旅游。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  相似文献   

19.
正中秋国庆两节前,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再次开通公款送月饼等"四风"问题举报窗,请广大干部群众监督举报公款送节礼、公款旅游等不正之风,同时恢复每周通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这表明,我们党坚持不懈反对"四风",决不是一阵风。杜绝"节日腐败",是反对"四风"的突破口。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抓好精神落实,将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连成线,抓早抓小、循序渐进,有力地促进了党风政风和社  相似文献   

20.
去年12月份以来,临沂地区纪委在全地区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农村“两委”成员中,对个人借支、挪用、拖欠公款问题进行了认真清理。共清理出个人借支、挪用、拖欠公款总额达1.2亿元,涉及5万多人,已收回9960万元,占83%。针对近年来个人借支、挪用、拖欠公款的问题比较严重,地区纪委决定把清理个人借支、挪用、拖欠公款作为惩腐倡廉的重要任务来抓,成立了以地区纪委书记张杰文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分工责任制,层层动员,广泛发动群众,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还款和财务管理规定。在清理工作中,有100多名党员干部因贪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