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中国民间受害者对日索赔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由王工律师领衔38名人大代表联名向第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出被誉为“世纪议案”的对日索赔议案以来,距今已近十年。期间,中国的民间受害者纷纷拿起法律的武器,对日开展了“南京大屠杀案”、“从军慰安妇案”、“强制劳工案”、“使用细菌毒气案”等系列索赔诉讼。2000年底,随着朱妙春律师正式受聘担任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法律顾问,我们天宏律师事务所有幸成为为对日索赔人员提供法律服务这光荣行列中的一员。根据所主任朱妙春律师的提议,所里抽调了精兵强将成立了以朱律师为首的“对日索赔课题组…  相似文献   

2.
康健 《中国律师》2007,(7):16-18
日本国最高法院于2007年4月27日分别对中国劳工诉日本西松建设公司损害赔偿案,中国国民(原"慰安妇")郭喜翠、侯巧莲诉日本政府损害赔偿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了中国劳工及原"慰安妇"郭喜翠、侯巧莲要求加害者给予赔礼道歉及赔偿的诉讼请求。该法院在同日还以电话通知的形式驳回刘面换、李秀梅等4位原"慰安妇"诉日本政府损害赔偿案,中国劳工刘连仁诉日本政府损害赔偿案,张宝恒等15名中国劳工诉日本政府和三井矿山株式会社损害赔偿案的中国战争受害者一方当事人的上诉。日本最高法院在判决中以旧金山和约为基础,认定《中日联合声明》没有违背旧金山和约的框架,从而,中国政府放弃了因战争产生的包括个人在内的所有请求权。该判决驳回中国战争受害者诉讼请求的唯一理由,就是认为中国国民已因《中日联合声明》第5条的规定而丧失了请求权。该法院对放弃"请求权"解释为丧失了诉权。日本最高法院作出的这一带有司法解释性质的判决,明显违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2005年末,《法制日报》与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联合推出“2005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评选活动”。其中佘祥林等5件诉讼案件因得票最高,依据活动的评选规则已自动入选2005年10大影响性诉讼:余祥林案:马德、韩桂芝、田凤山连环贿案;黄静疑案;中国慰安妇诉日本政府案;顾雏军案。与此同时,《中国青年报》联合清华大学法学院宪法与公民权利中心,也评出了2005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  相似文献   

4.
1997年 12月 18日,我国 7位著名法学家:谢怀、江平、王家福、魏振瀛、梁慧星、王利明、崔建远,应日本律师尾山宏、高桥融之请,就日本侵华战争中被日军强征“慰安妇”李秀梅和劳工刘连仁等诉日本国赔偿案法律适用问题,在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召开了一个特别会议,一致决议:①对李秀梅、刘连仁等诉日本国损害赔偿的正义行为表示支持和声援;②对日本各个案辩护团的律师,为维护社会正义、人的尊严,为维护中国受害者的正当权利所作出的努力和成绩,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③联名提出两案的法律适用问题的法律意见书。《意见书…  相似文献   

5.
《法治研究》2006,(4):59-59
法制早报报道:由法制早报,leaews法薪传媒主办的“蚁力}巾杯中国律师风云榜(2005)”在法制日报社举行隐重颁奖仪式,11年前为余祥林“杀妻”案作无罪辩护的何大林律师、代理新中国“最大卖官案”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受贿案的钱列阳律师、代理日本掳役中国劳工“穴居人”刘连仁对日索赔案的中日律师康健、傅强、高桥融等荣获“十大风云律师”奖。  相似文献   

6.
《中国律师》2006,(5):94-94
2006年2月26日,由法制早报、lenews法薪传媒主办的“蚁力神杯中国律师·风云榜(2005)”在法制日报社举行隆重颁奖,11年前为佘祥林“杀妻”案作无罪辩护的何大林律师、代理新中国“最大卖官案”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受贿案的钱列阳律师、代理日本掳役中国劳工“穴居人”刘连仁对日索赔案的中日律师康健、傅强、高桥融等荣获“十大风云律师”奖。  相似文献   

7.
并不是所有的国家、所有的民族都能直面历史,因为这需要极大的勇气,需要深刻的自省。──作者题记采访时间:1998年3月16日下午采访地点:北京京伦饭店采访对象:代理“中国战争受害者索赔诉讼案”律师团总干事长──小野寺利孝律师采访内容:“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花冈案件的“和解协议”不仅没有为中国劳工挽回尊严,而且相比较 1990年中国劳工与鹿岛公司所达成的“联合发表”,“和解协议”对于争取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中国劳工来说标志着历史性地倒退。而且“和解协议”反映了对中国劳工的严重侮辱和二度侵权。  相似文献   

9.
《中国律师》2004,(6):84-84
为了全面解决侵华战争中的劳工问题,2004年5月12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中日友好协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社会团体和学者、劳工代表与日本律师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召开研讨会,共同提出“全面解决劳工问题、设立补偿基金方案”。经过讨论,大家对提出方案的构想达成共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受害者就委托中日两国律师在日本法院陆续起诉,要求当年实施加害行为的日本政府和企业进行道歉并做出赔偿。在日本律师和中国律师的共同努力下,在中日两国热爱和平、主张正义的人民的支持下,民间对日索赔案件中的劳工案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律师》2009,(2):80-83
着眼于中日两国的世代友好,为战争受害者伸张正义,是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民间对日索赔工作多年坚持的宗旨。2008年12月18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中国法援基金会共同成立的中国原“慰安妇”受害事实调查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原“慰安妇”受害事实第二阶段调查结果,这些事实是回击日本右翼否认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的铁证。作为第一阶段的调查结果已于2007年7月公布。调查工作得到了档案管理机构、相关历史学者与社会工作者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蒋欣 《中国律师》2005,(8):57-61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在过去的一甲子年中,中华民族从未忘记那场惨绝人寰的灾难。“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慰安妇、细菌试验、强掳虐待劳工等等,让四万万中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华民族付出了惨烈的代价。60年过去了,日本政府不仅从未对当年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做出过正式道歉和经济赔偿,日本的右翼反动势力还以种种诡辩歪曲真相,抹杀历史事实。本刊发表的这篇文章,是记者通过亲身采访集纳而成,目的是告诉人们历史不能忘记。现在,这些受到当年非人待遇的劳工选择了诉讼,就是要通过法律审判还历史真相,迫使日本政府向中国的受害者道歉并做出经济赔偿。中国律师做为他们的委托人,与具有正义感的日本律师已共同努力了多年,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们为了正义与永久的和平,将努力前行。  相似文献   

12.
苏智良 《检察风云》2005,(12):82-84
“慰安妇”,日语发音为“IANFU”,英语译为“ComfortWomen”。“慰安妇”是指被迫为日本军人提供性服务、充当性奴隶的妇女。“慰安妇”一词带有很大的欺骗性,因为,“慰安妇”的实质是日军的性奴隶,而“慰安妇”一词是加害者一方的日本政府、日本军队、日军官兵所采用的语言,正因为如此,至今亚洲各国的很多受害者,仍坚决反对使用这一名词。  相似文献   

13.
一、在日本提起的中国战后民间索赔诉讼1.在日本提起的中国战后民间索赔诉讼在日本提起的以中国人为原告、以日本政府及企业为被告的请求战后赔偿的诉讼———亦即被称之为中国战后民间索赔诉讼,从提起诉讼的时间来看,虽较之其他国家提起的请求战后赔偿诉讼来得比较晚,但现在却可以说在此类诉讼案件中居于重要地位。从2001年到2002年,几起诉讼案先后由法院做出了第一审判决。中国战后民间索赔诉讼主要是以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的大屠杀事件(包括南京大屠杀、平顶山事件)、“慰安妇”及战时性暴力被害事件、强掳劳工、强制劳动事…  相似文献   

14.
2006年2月26日,由法制早报、lenews法薪传媒主办的“蚁力神杯中国律师·风云榜(2005)”在法制日报社举行隆重颁奖,11年前为佘祥林“杀妻”案作无罪辩护的何大林律师、代理新中国“最大卖官案”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受贿案的钱列阳律师、代理日本掳役中国劳工“穴居人”刘连仁对日索赔案的中日律师康健、傅强、高桥融等荣获“十大风云律师”奖。时下法制新闻律师声音或无或微,统计法制新闻中出现律师的新闻,分析该新闻的见报率、阅读率、转载率、网友点击率,以传播率高低排定新闻人物座次的“中国律师·风云榜”旨在放大律师声音、平…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她们的青春过早地枯萎,她们的欢笑过早地远逝。她们有的终生不育,晚景凄凉;有的精神失常,境遇悲惨;有的百病缠身,生不如死……她们心底都埋藏着屈辱的秘密和刻骨的仇恨,她们有一个难以启齿的名字──慰安妇。 世纪末的12月8日至12月12日,来自中国、韩国、朝鲜、菲律宾、印尼等受害国的64名慰安妇和幸存者聚焦日本东京参加被称为一世纪大审判”的“2000年侵犯女性权利国际战犯法庭”,由著名国际法专家组成的道义法庭作出庄严判决:在二战中组织实施慰安妇制度的日本政府和裕仁天皇犯有战争罪…  相似文献   

16.
论三重框架下的劳工标准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周少青 《河北法学》2004,22(11):2-14
劳工标准问题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我国已有的分析框架中 ,劳工标准问题往往被还原为贸易壁垒问题而加以“规避”、“应付”或提出“对策”。本文试图换一种思路 ,在国际劳工组织、世贸组织和全球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的三重框架下透析和审视劳工标准问题。主要论及 :国际劳工标准产生的历史缘起以及因其“软法”的品质难以胜任强行推广核心劳工标准的重任 ;核心劳工标准与贸易的密切关联性以及贸易制裁与核心劳工标准挂钩的合理性及评价 ;重点分析了全球经济—社会平衡发展框架下的劳工标准问题 ,认为核心劳工标准的强行推行 ,有助于解决全球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 ;最后论述了核心劳工标准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10年4月21日,备受关注的“罗马尼亚劳工案”在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52个农民工站满了法庭,当我作为主审法官宣读判决书时,我看到他们的神情由紧张变成了喜悦,似乎还夹杂着对过去一年所经历的苦涩回味。  相似文献   

18.
二战期间,日本政府与国内军需企业相勾结,强掳4万名中国人到日本做苦役,在精神和肉体上施尽虐待手段,致使近7千名中国劳工惨死在日本。2006年3月29日,日本福冈地方法院对45名中国劳工幸存者诉日本政府及三井矿山、三菱材料公司损害赔偿案,作出了驳回诉讼请求的一审判决。虽然判决认定日本政府及相关企业对中国劳工实施了不法侵害行为,却以“国家无答责”及“超过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为借口,免除了被告的一切责任。对此,原告劳工代表及其中、日律师团立即发表声明,提出强烈抗议,表达了誓将诉讼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随即分别向三井、三菱公司、外务省及政府内阁提出严正交涉,并在福冈、东京两地组织集会,揭露和控诉日本政府及相关企业奴役中国劳工的丑恶罪行,在日本朝野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和震动。目前,日本政界一批有良知的有识之士,呼吁政府正视历史,转变错误立场,尽快设立旨在承担战争责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战争受害者赔偿基金,并正在努力推动国会将之形成法案。3月31日,在日本国会举办的福冈诉案说明报告会上,中国律师团代表李海彦律师应邀发表了公开演讲。这是中国律师参与民间对日索赔诉讼十几年后,首次在日本国会阐明自己的观点。本刊给予发表,意在表达对中国律师正义之举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编前语:寓言中说,狐狸非常狡猾,干了坏事从来不承认,事后还总是振振有词。巧的是人类社会中发生的许多事与之十分相似。在五十年前那场残酷的侵华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强掠中国人到日本做苦工,对他们进行了非人的折磨与虐待。据日本外务省有关资料统计,当时中国劳工被发送到日本35个企业、135个劳动现场(这些企业有的至今仍与中国有贸易往来),其中有6830人死亡……然而,时至今日,日本政府却面无惭色,信誓旦旦地向世人表白:这些事实不存在。“中国劳工案”代理采访时间:1999年1月6日采访地点:北京天桥饭店采访对象:森田太三律…  相似文献   

20.
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人民造成极大的伤害。对日劳工、慰安妇、细菌战、南京大屠杀、重庆大爆炸等问题的负面影响,至今严重。启动对日民间诉讼,不仅仅是对人权的基本尊重,也是对战争遇难者及其遗属的起码安慰。可是,对日民间诉讼遭遇重重壁垒,必须从法律上明晰界定,且从法律上切实保障对日民间诉讼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