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干部人事月报》2010,(12):58-59
【原告】李某,技术工程师 【被告一】某德资天津公司 【被告二】某德资江苏公司(注:两被告为关联公司)2008年,被告二通过猎头公司联系到原告,邀请其参加应聘。原告通过了两次面试,随后被告二以公司正在筹建尚未投产为由通知其到被告一处任职,并于2008年7月31日向其传真《聘用通知书》,其中约定原告与被告一的合同期限为两年,月工资为14000元。原告签收并回传给被告二,随后前往公司报到。  相似文献   

2.
案情:原告李某与被告龙某曾有生意往来,1998年4月至5月被告欠原告木材款12900元。1998年5月25日被告写下对帐凭证一张给原告,未约定还款期限,2000年2月原告要求被告还款,至2001年1月13日,被告分期分批归还了部分欠款,2003年9月17日原告起诉被告要求归还余下欠款8900元。  相似文献   

3.
日前.某法院审理了一起房产纠纷案件。案中,原告长期在外地工作.父亲去世后,其父在老家建有两间草房由被告借用管理。被告在使用管理该两间住房时曾将草房维修改建成两间瓦房。2004年3月份,原告回家时告诉被告他将回老家居住,要求被告让出该住房.遭到被告拒绝.在双方多次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原告以被告侵权为由将被告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4.
[案情简介 ] 本案被告人刘跃金,男, 36岁,系东北制药总厂高级工程师。被告于 1997年 8月由沈阳药科大学毕业,获药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经推荐被分配到原告即东北制药总厂工作。 1997年 12月 5日与单位签订一份为期 8年的劳动合同。同年 10月 16日,被告提出要与原告签订一份《协议书》。在《协议书》中约定,原告给被告分配两室一厅住房一套;提供安家费 2万元;享受副处级待遇;工资执行 611元;聘任为高级工程师;组建研究室由被告任主任;享受原告单位职工的一切福利待遇。同时双方还约定,被告必须在原告单位服务 8年,若因个人原因要…  相似文献   

5.
一、一则储蓄存款合同纠纷引出的问题 (一)基本案情[1] 2003年3月1日,原告鞠某在被告甲银行处办理了一张借记卡及对应存折一张.2003年11月2日晚20时许,原告鞠某在餐馆用餐时钱包被盗,包内所装原告鞠某的身份证及原告在被告处办理的借记卡一同丢失.当晚20:08,该借记卡的原密码(为原告的出生日期)被修改成功.原告发现被盗后,于20:19起向被告的95588电脑银行语音系统询问挂失的相关手续.20:27,原告再次进入该语音系统,明确告知当晚值班人员,在身份证和借记卡一同丢失后,原密码也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如何办理挂失手续;并明确要求立即持户口等证明文件到被告处办理挂失手续.  相似文献   

6.
《民主与法制》2007,(4S):62-62
2006年第24期《请你断案》栏目中《“一女”能否嫁“二郎”》一文中法院认为:在本案中,被告张行峰与村民委员会签订的承包协议在前,原告李振强与村民委员会签订的承包协议在后.原告与村民委员会签订协议时,被告对原告的承包行为是非常清楚的.被告同时也应当考虑到.原告的承包行为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应对原告的承包作出补救的办法,但被告在明知有可能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而不阻止,反而在原告的承包合同上签字,同意让原告承包荒山的行为应当认为是一种过错,被告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故被告对自己的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被告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对原告造成的损失,应当认定为侵权。  相似文献   

7.
[案例] 原告秦淑蓉,原系保险公司业务员,被告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某县支公司。1997年5月28日,原、被告签订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代理业务员合同书》,由原告以被告名义办理保险业务,被告签订后,原告向被告缴纳保证金1500元,被告于1997年6月给原告颁发了营销员证。  相似文献   

8.
小 小的一张公交车票不仅引发了 一场不小的官司,也引出了我们对这张车票背后所反映的法律关系以及如何适用法律的话题。为此,笔者对本案作些法律分析。 原告与被告之间是否 存在合同法律关系 《民法通则》第85条规定,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1999年8月3日,本案原告康邑乘坐被告西安市公共交通总公司3──428号10路公共汽车,购票后,打算在该车行驶途中的解放路下车。据此,可以认定原、被告之间形成了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即民法通则第85条所规定的合同关系,并订有确定这一法律关系的协议─…  相似文献   

9.
曹军 《人大论坛》2010,(7):24-25
2008年11月19日,原告石某将自己拥有的桂AL2633号中型普通客车出售给顾某,并于当日订立“车辆转让协议书”,该协议书约定,原告以总价23800元将桂AL2633号中型普通客车转让给被告,被告暂时付给原告车款11000元,下次部分在原告办好年检和强制保险时,被告一次性付偿给原告。  相似文献   

10.
原、被告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原告在明知租赁房屋属于居住用房的情况下仍与被告约定将房屋用于办公,事后以此为由主张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原告退还押金并赔偿违约金。法院判决:双方租赁合同解除,被告退还原告租赁押金。  相似文献   

11.
原告王某在被告某汽车修配厂工作时发生工伤事故。因被告没有给原告办理工伤保险。所以。被告没有为原告申报认定工伤,原告自身不懂法律。也错过工伤认定时间。没有被劳动行政部门认定工伤。原告知其按工伤处理。会被驳回诉请。故其坚持以雇员受害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告。  相似文献   

12.
1999年4月,原告张某诉被告刘某贷款一案,在庭审中被告提出原告另欠其借款捌万多元,并提供一份“借条”给法庭。原告看后,否认该“借条”是其所写,且认为该“借条”是由他留下的BP机、电话号码添加伪造而成的。 明眼人一看此“借条”便知是假的,但我们不能口说无凭,得拿出依据来才行。原告说其先写BP机号码,然后签名,最后写上电话号码,没有再写其他内容,属于通讯联络字条。而被告则说由其写好“借条”内容,再由原告签名。本可以通过两部分文字交叉笔划的先后顺序来确定谁先谁后,进而确定“借条”是否成立。可惜张某签…  相似文献   

13.
[案例]: 原告江西省婺源县某民办中学于2002年7月20日与被告江某(同县另一中学教师)签订了《聘任协议书》。约定自2002年9月1日起至2011年8月31日止,被告江某到原告方担任某学科骨干教师。享受四级十二类教师待遇。年总收入不低于22000元;从被告受聘之日起。合同期内由原告每年于9月10日前支付被告学科骨干津贴15000元,9年共计135000元;聘任协议有效期内,如被告单方终止协议,必须赔偿原告违约金30000元。协议签订后,被告当年未能实际履行,仍在原校任教。后经协商。双方将协议的履行开始期限推迟一年。即变更为2003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为双方履行权利义务期。协议变更后,被告仍未能履行。原告向该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该会于2003年9月22日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之后,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被告江某按协议约定支付违约金30000元和承担诉讼费用。  相似文献   

14.
被告下落不明的离婚案件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是对"原告就被告"原则的合理突破。但近年来出现了多起原告滥用该规则,人为制造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以规避"原告就被告"原则。要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准确认定被告是否下落不明。杜双华案中原告对被告下落不明的证明及法院对被告下落不明的调查和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代表性。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提出认定被告下落不明的方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2002年4月30日,原告将其所有的房屋卖与被告,双方签订了买卖合同。约定:房款为186000元,有关交易费用均由买方承担,全部款项且需一次性交付。2002年5月3日,原告收到被告给付的房款后,将房屋产权证交给被告,并从该房屋搬出,随后被告搬入该房屋居住。  相似文献   

16.
案情 原告汪某与被告粟某系夫妻,原告于2010年2月向法院起诉与被告粟某离婚,2010年5月10日被告粟某将其名下夫妻存续期间购买的坐落本市河东区某公寓底商经第三人(中介公司)评估为195万的情况下,以130万元低价卖予被告徐某,现已过户,产权变更至徐某名下。  相似文献   

17.
这是同一个案件,在同一个法律蓝天下,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是公安机关以诈骗罪立案侦查,并抓获了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另一则是法院以经济合同纠纷,对此案做了民事判决。实情介绍:1998年8月25日,河北省雄县电器材料总厂(法定代表人郭金学)以河南省濮阳市益豪摩托车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雪兰)为被告,状告被告违约和欠款,要求法院判令被告偿付欠款103804元、违约金26.7万元,并赔偿经济损失29万元。其理由称,1998年3月2日,原、被告双方签订“工矿产品购销合同”一份。合同约定原告每月供给被告主电缆全成、后刹车开…  相似文献   

18.
2011年7月28日,河南省安阳县法院审结了一起确认收养关系纠纷案,一审判决原告孙老太与被告王书印之间的收养关系无效;被告王书印行当给付原告孙老太补偿款1万元。  相似文献   

19.
卢颐星 《人民政坛》2008,(12):38-38
今年4月10日,原告福建省顺昌文华生物研究所、武夷山文华茶叶科技研发中心与被告中国人民银行武夷山支行、第三人武夷山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金融行政许可、行政赔偿一案在武夷山市人民法院6号法庭公开开庭审理。原告认为被告故意违反行政许可法第74条第2款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20.
[案情介绍]1997年5月5日原告将其父张××送入×敬老院,并与该院签订了入住协议书。双方在协议书中约定──休养员不告知本院而自行外出,发生事故或走失,院方概不负责。另原告在敬老院休养员登记表张×ד能否自理”一栏内填写了“能”。同年5月15日早上,敬老院的值班员发现张××外出未归,遂通知包括原告在内的各方寻找,并向公安部门报案,同时在《北京晚报》上登出“寻人启示”,但至今尚无音讯。1999年3月,张××家属在经寻找仍无下落的情况下,便向所在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失职致使老人走失为由,要求被告──×敬老院赔偿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