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主流意识形态所掌控的传统媒体对话语权的垄断,从传播渠道、传播模式、议程设置、信息资源等方面严重挑战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威。自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要改变其在意识形态斗争中对广大青年话语权争夺的不利地位,增强时代感和感召力,须大力建设反映主流话语的自媒体平台,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切身需求,重视对青年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加强对自媒体平台的应用管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自媒体队伍。  相似文献   

2.
陈晓 《人民论坛》2013,(2):206-207
电子时代政府传播的政治语言为何会让大众不满,出现政府失去公信力的局面。政府在传播语言信息时,是否因为未能把握政治传播中语言的"审美价值",从而引发网民或公民的一系列反感,文章试图通过解读当今政治传播中政府发言人制度的语言、传统主流媒体的语言及政务微博的语言的"审美价值"来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明确了党和国家事业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在新的历史境遇下,作为当今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核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应该也必须反映新时代的特征、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诉求进而牢牢掌握话语权。新时代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要坚持人民立场,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说服力;要突出问题意识,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阐释力;要强化批判与反思,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引导力;要创新话语体系,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姜伟 《湖北社会科学》2023,(12):154-159
微博由快速兴起到与传统媒体协同发展,重构了中国的传媒格局,并形成了公众自主传播的话语场,也对传统媒体的话语主导权和媒介影响力形成了空前挑战。媒体进驻微博,需要在微博场域中调整自己的话语传播模式,即摒弃传统的宣传话语模式,选择一种公共话语模式进行传播,其中,媒体微博的评论作为一种有态度的文体,和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相比,该如何实现由“表态”话语到“批评”话语的转型,进而有效参与到政府形象传播中尤为值得关注,通过强化媒体微博的公共职能,善用“批评”话语,敢于触及敏感问题,才能够重塑媒体公信力,才能更好地弥合政府主导传播的话语场与公众自主传播的话语场之间的裂痕,并督促政府进行职能转型,提升政府社会管理水平和管理实效,逐步增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互信,进而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形象传播。  相似文献   

5.
自媒体时代政府如何应对微博传播中的“塔西佗陷阱”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媒体时代,微博让每一个公民都可能成为记者,对周围发生的事件进行主动记录并传播,这一定程度上会推动国家民主法治的进程;但相应地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谣言丛生。本文以"7.23"温州动车事故为例,分析微博作为新兴的信息发布平台在此次事件中所起到的舆论推动作用、谣言传播及其对政府公信力的削弱,探讨政府在自媒体时代如何应对微博传播中的"塔西佗陷阱"。  相似文献   

6.
本体上,政务微博话语呈释放状态,表现为传播主体身份屈微、传播形式的大众话语"狂欢化"以及传播内容的泛娱乐化。价值上,政务微博要通过话语释放达到权力聚合的效益,在传统人治型、法理型官僚行政之外,开辟出一条服务型民主行政通衢。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7,(22)
<正>在大部分公众的印象中,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体在公信力方面具有着强大的优势,那么新媒体的公信力,真的就"拼"不过传统媒体吗?如果用大数据来"检阅"不同媒体类型的公信力,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公信力,会比大多数人所认为的更加"靠谱"吗?  相似文献   

8.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中国对外话语和价值观念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本文指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对外话语体系建构与传播的"必要性"在于展示中国的精神特质和价值追求,引领世界潮流的先进的价值观念,展示中国和平可亲文明的国家形象;并以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为例探讨了"可能性"的问题;其"可行能"路径主要有将中国道路的实践创新凝聚、升华为对外话语体系的新表述,实现世界眼光、中国特色、学术创新的辩证统一,打造对外话语体系的"全媒体"传播路径,实施对外话语体系的"分众性"传播方略。  相似文献   

9.
鄂璠 《小康》2012,(9):65-67
正百万大报信用排名前三甲参考消息、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网络与微博虽然目前还不具备"单兵"挑战电视、报纸公信力的实力,但是网络和微博这两大网络媒体(69.7%)的公信力却已经远远超越了报纸和杂志这两大纸质媒体(54%)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6,(15)
正公众对于电视媒体的信赖似乎已成为习惯,"2016媒体公信力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公信力最强的是电视,其次是报纸,而同属社交媒体的微博与微信在公信力的较量中,获胜的是微博作为媒体赖以生存的无形资产,公信力建设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继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问政"时代的全面到来,政务微博成为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政务微博在当前网络政治话语生态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着公共协商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充分显示了自身的一般特点与个性特征。政务微博话语传播呈现出引发、扩散、回落循环往复的生成机制。树立全新政务理念,强化微博舆论引导,实现微博规范发展是增强政务微博话语权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12.
沈捷 《求索》2012,(10):234-236
政务机构微博的兴起,是各地各级党政机构尝试利用新媒体引导主流舆论,在公众中树立良好形象的举措。本文以部分江苏政务机构微博为例,从传播学角度剖析微博技术特点、网民特征、微博话语选择和舆论引导主体可信度诸要素对政务机构微博舆论引导的影响,研究政务微博如何有效实施舆论的正向引导。  相似文献   

13.
詹奕嘉 《中国减灾》2013,(2X):44-45
<正>近三年来,微博已经成为防灾减灾领域不可忽视的"必修课"。一方面,微博的"波浪式传播"使灾害相关信息瞬间扩散、流言蜚语交织翻倍传播:另一方面,积极正面的主流声音也借势传播"正能量",打造出及时发布灾情提醒、组织动员抢险和凝聚正面精神的网络全民互助平台。这种"双刃剑"效应是微博与生俱来的特性所决定,但其作用的发挥可以因人为的导向与努力而改变。熟练掌握新媒介的传播规律、有效挖掘和放大"正能量"、消除和转化"负能量",已成为党政领导干部应对重大灾情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5,(8)
<正>前不久,一网友微博质疑某县警车私用。想不到当地公安局官方微博却"神回复":"家里人又违法了吧?找公安的茬。"此言论迅速引起争议。面对舆论监督,当地公安局承认微博管理人员业务不精、微博发布审核存在漏洞等问题,并表示今后将严格微博发布审核制度,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水平,再次向大家致歉,希望得到大家的谅解。态度还算诚恳,网民也可接受,这件事算是过去了。但是,微博"神回复"不满网民"找茬",却是一个值得讨论的公共话题。从微博管理员的话语潜台词来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1,(22)
正对于媒体公信力和品牌价值而言,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在公众心中依然根深蒂固。即使信息的发布方式和公众的阅读方式发生改变和创新,但是人们对于传统媒体信息的依赖程度并没有降低。近年来,随着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的日益活跃,公众接收到的信息越来越丰富,接收渠道也越来越多元。但是,对于媒体公信力和品牌价值而言,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在公众心中依然根深蒂固。"2021中国现代信用发展指数"调查结果就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公信力体现的是一种信任关系,社会环境变化对警察执法公信力具有较强影响。在社会环境变化的大背景下提升警察执法的公信力,重点是要解决民生问题,维护公平正义;提升公安机关应对网络舆情能力,占据网络传媒的主流阵地;扭转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对警察执法范畴的混淆认识,逐步减少直至杜绝非警务活动对警察执法公信力的负面影响;转变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7.
《同舟共进》2015,(4):3
近些年来,我们的公共言论空间尤其是网络空间,出现了某种不正常状态:一些不同观点的交锋,往往从立场开始,逐渐演变成政治、道德的攻击,甚至人身辱骂,动辄贴标签、戴帽子,如这两年屡见不鲜的"微博对骂""微博约架"等——本该是理性的话语表达,却充斥着粗鄙之语;本该是基于逻辑推论的思维方式,却让位于暴戾之气。公共说理缺乏平等、宽容、理性,必然导致社会整体思维能力和公民自治能力的退  相似文献   

18.
胡冰 《人民公安》2014,(8):60-61
<正>随着4月17日微博的成功上市,我妈终于很严肃地对我说:看来你玩微博真的不是瞎搞搞的。四年后的这一天,她终于消除了对我的偏见。2009年8月,新浪启动了微博测试,作为资深网虫的我开始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微博有句很牛的广告语:"你的一条微博可以改变世界!"起初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你的一条广告可以治愈脑残!"转眼4年多了,我惊奇地发现,微博不仅改变了我,也"微"力无边地"修改"了大家的生活源代码。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舆论媒体,微博不仅极大地释放了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而且对于中国的政治生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近年来,一些热点事件经过微博的快速传播和扩散,屡屡产生强大的社会效应。而一些官方媒体在面对微博上引发热议的相关事件时却常常表现为"缺位"和"失语",甚至因此遭到强烈的质疑和批评,引发严重负面效果。因此,在微博时代,官方媒体应高度重视微博等新型媒体的功用,建立与微博良性互动的运作机制,积极争取微博时代的话语权,重塑官方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张允  张粉 《前沿》2012,(19):193-194
公信力是媒体生存下去的根本,目前美国媒体的公信力危机更是为我国主流媒体敲响了警钟.主流媒体要想维护公信力,就必须注意其制约因素,从运作模式的角度狠抓主业产品质量,保证有效信息的有效发行.此外,还要在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同时深入市场化运作,与时俱进整合媒介产业链,着眼长期效应创新传播模式,提升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