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发展养老产业是当前及今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途径,而养老需求和老年人的养老支付能力决定了未来如何发展机构养老产业。根据大连地区的养老需求的调查,应在提高老年人的养老支付能力,提升机构养老的服务质量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推进养老产业社会化发展,进一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城市老年人对机构养老常常带有抵触情绪,建构主义为研究这种消极态度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形象的建构,老年人形成了对养老院的消极的刻板印象;通过自我身份的建构,老年人主观建构了"独立人"、"理性消费者"、"局外人"等身份,与机构养老模式刻意保持距离;通过机构养老的意义建构,老年人在考虑是否选择机构养老时往往踌躇不决。为了消弭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消极认知,必须加强养老机构的形象重构,推动养老机构的精品化与特色化建设相结合,改善老年人对自身的认同,促使老年人建立起关于机构养老模式的积极认同体系。  相似文献   

3.
2010年2月,上海市民政局提出《上海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指出,居家养老服务是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社区助老服务社)、社区老年人日问服务中心、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机构),为60周岁及以上有生活照料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或协助提供生活护理,包括助餐、助浴、助洁、洗涤、助行、代办、康复辅助、相谈、助医等服务。201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2011年6月20日~28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文超带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河南省老年人保护条例》执法检查组,赴新乡、濮阳、商丘、洛阳4市进行了检查。检查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听取意见、了解真实情况,既看到了成绩,又发现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养老服务业既是服务广大老年人的公共事业,又是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近些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和"四二一"家庭的增多,传统的以家庭提供养老的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我们对养老服务业进行"产业化改造",推进养老事业向养老产业转变,以事业促产业,以产业带事业,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让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6.
数字     
44% 据不久前全国老龄办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基本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组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子女无力照料”和“在养老院比在家好”一是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主要原因,分别达到44%和39%还有16%的老年人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而选择入住养老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7.
面对不断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让老年人安度晚年,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针对湖北省老年人口特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本文在分析湖北省养老服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的紧迫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明确社会化养老服务目标、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界定社会化养老服务责任、提倡社会化养老服务多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1.94亿,占人口总数的14.3%。截至2012年底,江苏60岁以上老年人近1424.7万,占户籍人口总数18.89%。老龄人口数量快速增加,居家养老问题日益突出,集体养老服务亟待改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建议:一、切实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要高度重视老龄问题,把发展老龄事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长期发展规划,在资金安排、市政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充分考  相似文献   

9.
宋言奇 《传承》2012,(17):96-96
近年来,政府将居家养老作为主要的养老方式予以推进,并制定了相关扶持政策。但当前,我国大多数居家养老布局较为分散,存在一定弊端。我国的机构养老也由于成本与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原因,难以被老年人普遍接受。因此,应适时推进"集中型"居家养老的发展,即把老年人适度集中起来开展居家养老。  相似文献   

10.
11月7日,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上透露,我国将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对于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养老困难老年人,经过评估,政府将采取补贴的形式,为他们入住养老机构或者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支持当前,我国正面临未富先老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10月22日)按照省政协年度工作计划,我们围绕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了这次集中视察活动。视察期间,委员们先后听取了省和泰州市有关部门的情况通报,实地考察了省老年公寓,南京市建邺区泰乐城养老中心、鼓楼区心贴心老年人服务中心,泰州市海陵区响林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政》2013,(8):41-42
目前,中国养老事业正在蓬勃发展,中国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却难以保障.对于拥有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却往往将其流于形式的高中生而言,是否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使他们为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此,徐州一中城市化研究小组试图通过阅读资料、采访专家、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探讨如何建立起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同高中生的联系,并力图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3.
截至2011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8499亿,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的1/5。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只有11个,而我国的农村老年人口就有1亿多,农村养老问题,是件大事。调查显示,近年来农村老年人愿意住养老机构的比例从14.4%下降到12.5%,农村空巢老年人的比例从37.9%上升到45.6%。  相似文献   

14.
《上海支部生活》2008,(2):43-43
据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口余寿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带病生存,需要不同程度的照料,5%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机构的愿望。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共有各类老年社会福利机构3.8万多个,养老床位120.5万多张,平均每千名老年人占有床位不到9张,与发达国家平均50-70张的水平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5.
浅谈养老机构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浩 《中国民政》2007,(4):31-32
自2000年民政部在广东召开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会议以来,作为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供养为补充的中国养老福利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之一,养老机构有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截止2005年底,全国共有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3.9万个,床位数137.7万张,入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6月5日,苏中、苏北最大的公办养老机构,南通市社会福利中心一期——阳光老年公寓正式开张。这里拥有花园式的环境,四星级宾馆的服务,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乐园。漫步于此,假山流水,绿树成荫,景色优美,令人心旷神怡。一位老人笑着对前来调研的市政协委员们  相似文献   

17.
现在北京市的机构养老远远满足不了北京老龄人口的需要,鉴于当前的状况和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北京应提倡社区养老。但是,社区养老存在养老服务体系建立问题。虽然政府在税收、经营场地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可企业的最终目的是盈利。  相似文献   

18.
为积极应对老龄化,实施了17年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2012年被全面修订并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5条第2款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随着家庭结构小型化、公民收入多元化以及养老观念的变化,机构养老在我国养老体系中的地位日趋重要。《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47条第1款规定,“养老机构应当与接受服务的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签订养老服务协议,  相似文献   

19.
《江苏政协》2011,(9):28-29
<正>加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件关乎改善老年人生活,提高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的大事。中共溧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较快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为宗旨,积极探索建立城乡  相似文献   

20.
近日,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江苏无锡举行的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上透露,我国将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对于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养老困难老年人,经过评估,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为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