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什么是特权     
剥削阶级国家法律上允许统治者个人、等级或社会集团在经济、政治和其他方面享有的特殊权利,是阶级不平等和阶级内部等级不平等在法律上的反映.资本主义国家宣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在废除封建特权的同时却确立了资本的特权.只有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铲除特权的根源.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制不可动摇的原则之一,任何超越或凌驾于法律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属于上层建筑,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结合笔者在地方人大工作的实践,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攻击予以批驳,同时对如何坚持和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一点研究和探讨。一、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最基本的观点是: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阶级社会的国家,无论是奴隶社会的国家,封建社会的国家,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都是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阶级社会的国家,同时还是保证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实行剥削的工具。在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但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阶级斗争的社会主义社会,国家也还是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不同的是,它不再是阶级剥削的工具。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里,有一个阶级专政的概念。奴隶社会的国家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的专政,封建社会的国家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专政,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专政。资产级阶的国家自称为民主国家、自由国家,但创丝毫掩盖不了它的阶级统治、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实质,掩盖不了它资产阶级专政的性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它不仅不掩盖自己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而且公开宣布自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国家治理思想是一个立意鲜明、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它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阐释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批判资本主义国家治理是维护特权群体利益的虚幻共同体。他从民主制度设计、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国家治理方式及维护人民利益层面对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提出富有未来洞见的科学构想。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其新时代回应。把握恩格斯国家治理思想的本真要义,对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力 《团结》2005,(6):27-31
由来在阶级社会的法律制度中,公开确认阶级的不平等,并反映和维护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不平等。在人类生活早期,劳动分工使教育从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分离出来,形成了越来越系统化、专门化的教育。正如马克思所说,“自从进入了阶级社会,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以后,受教育就失去了它的平等性、表现为少数人所拥有的一种特权”。在古代印度,正规教育就是特定种姓的特权。阶级社会中,教育制度的特权化表现为“君权神授”和等级身份的思想。等级和身份是教育特权范式的主要标志。在古希腊,柏拉图认为,上帝将人分为三等,即金质的、银质的、铜质的。…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需要花大力气清除的主要祸害不是资产阶级民主的影响,而是形形色色的封建主义遗毒.我们国家曾经是一个在西方资本主义枪炮轰击下开始逐渐解体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几千年来,在封建专制和个人独裁的统治之下,封建主义的思想、传统、习惯根深蒂固.鸦片战争以后,一些爱国志士和进步知识分子为拯救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接受了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并不顾个人身家性命在中国传播和实践这种思想,进行了许多前仆后继的斗争.但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弱小,封建势力强大,始终没能够在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资产阶级民主当然也没有真正建立和发展起来.辛亥革命虽然赶跑了皇帝,但封建主义的东西几乎原封不动地潜伏了下来.  相似文献   

6.
一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没有无质的量,也没有无量的质。民主这种事物、也有它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民主的质就是它的阶级性。民主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民的权力”,或者是由人民直接地或按照地区选举产生的代表来统治,治理国家。可见首先指的是一种国家制度,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总是同一定阶级划分联系在一起的,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一定国家的民主,总是属于这个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那个阶级的民主,并且是为了维护那个统治阶级经济利益的民主,反之,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人权”口号是伴随着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而问世的。它一方面是作为新兴资产阶级对抗封建神权、君权和等级特权的战斗武器而提出的,另一方面又是以资本主义社会涎生的宣言书形式而公诸于世的。究其实质,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要求在政治上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8.
名词解释     
国家制度国家制度也叫国家体制。指统治阶级运用法律形式确立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的制度。它所规定的国家的根本制度,支配着国家的整个政治生活,是制定其他各项制度的根据和出发点。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国体指国家的阶级本质。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也就是说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些阶级手中,这个阶级又联合哪些阶级去统治哪些阶级。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9.
重视对国体、政体与民主的研究,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改革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巩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一国体指的是国家的阶级内容,它表明哪个(哪些)阶级在国家中处于统治地位,哪个(哪些)阶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中国法学会邀请专家、学者,就中国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问题,举行了专题座谈会。与会同志认为: “三权分立”在法律上和实践中的表现是以权力对抗权力,以权力制衡权力。它的实质最初是阶级分权,即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分享政权;此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贵族的没落,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分权,逐步让位于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分权;也有一些  相似文献   

11.
平等是近现代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和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平等是历史的、具体的,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资产阶级的平等权要求消灭封建等级特权,追求用劳动这同一尺度衡量不同的人,实质是形式平等;无产阶级的平等权则要求消灭阶级本身,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默认天然特权,实行按劳分配,体现资产阶级形式平等;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随着生产力高度发达,必然实行按需分配,体现实质平等。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刻的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为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平等观,把权利平等、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有机统一起来,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有资产阶级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民主制度和民主观念。正确区分两种民主的界线,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念,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者在民主问题上制造的混乱,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和服务对象不同。资产阶级民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的、服务于资产阶级。无论它采取什么具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还是总统制、或内阁制等等,实质上都是资产阶级用以保护和巩固本阶级政治统治和财产私有权的工具。资产阶级民主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现今已形成了较完备的体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们政治理论的通行看法是:马克思主义不主张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政治分权,社会主义国家民主集中制的政治制度,是对资产阶级分权学说的彻底否定。这种观点在社会主义各国均被奉为经典,与社会主义国家多年来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仔细读一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便可发现,他们除了揭露资产阶级分权学说的阶级实质之外,在其他地方还不同程度地肯定了作为一种民主政治形式的分权制的某些优点,可以作为无产阶级统治的借鉴;由此再考察一下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经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主义政治有必要采取分权形式。  相似文献   

14.
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在教学中,常有人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一、民主是政体还是国体?对这一问题现在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民主是政体,不包括国体的含义。另一种认为民主既是政体,又是国体。笔者认为,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社会的民主,只包括政体的含义,不包括国体的含义;社会主义民主既包括政体的含义,又包括国体的含义。作为国家形态的民主,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它只是政权的组织形式,并不表明政权的阶级性质。因为剥削阶级国家既可以实行民主共和制度,也可以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剥削阶级民主的“民”字的真实含义,并非劳动人民,而是剥削阶级的代名词。社会主义民主则不同,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民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第一次赋予“民”字以劳动人民的真实含义。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15.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不管现代国家的名称与机构如何变化.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其政党控制和掌握的为维护本阶级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本质观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暴力统治的机器,国家的社会属性和履行的管理职能,从根本上而言服从和服务于其阶级属性和阶级统治职能。民主社会主义则在对现存资本主义国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结论,认为国家具有超阶级性,其主要职能是提供人性化的公共管理和公共福利。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中国法学会邀请首都法学界、法律界专家、学者,就中国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问题举行了专题座谈会。与会者从“三权分立”学说的确立和发展,“三权分立”制度的确立和演变,以及它们在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形态与运用方式等方面,对“三权分立”的含义和实质进行了充分的解剖。与会同志认为,“三权分立”在法律上和实践中的表现是以权力对抗权力,以权力制衡权力。它的实质最初是阶级分权,即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分享政权;此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贵族的没落,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分权,逐步让位于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分权;也有一些西方国  相似文献   

18.
民主的基本价值不仅在于追求多数人的统治,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多数人统治的政体;民主的基本价值也不在于选举领导人,选举只是制度层面而不是价值层面的问题。民主的真实价值在于,通过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即确认全体人民对于国家最高权力的所有权,确立由人民授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治精英"对于全体人民的政治责任制,以实现人民群众对国家权力行使的监督和社会财富由全体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19.
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原则分歧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问题。科学社会主义主张,通过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无产阶级利用政权作为改造社会和消灭阶级的手段;民主社会主义则主张,利用资产阶级议会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学说史上,最深刻,最富于创造性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是建立在阶级斗争理论之上的学说。它创造性地揭示和分析了国家的阶级性质。它认为,国家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社会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压迫的工具。所以,国家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亡。只要承认这个学说的前提,就无法抗拒它的结论,就必须承认,有必要用暴力革命的手段“打碎”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的新国家机器,以便把彻底消灭阶级的事业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