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滥用毒品,通常称为吸毒,是指非医疗、科研目的的吸食、注射受管制的麻醉药品、情神药品的行为。滥用毒品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而且给吸毒者本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2.
新型毒品氯胺酮(K粉)的毒理作用、滥用趋势及危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氯胺酮在我国青少年中的滥用势头劲升,使毒品滥用问题出现了更加严重的多元化和多药滥用现象。因此,在青少年中加强新型毒品危害的预防教育,加大对娱乐场所的管理力度和加强对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对预防和减少新生吸毒人员,防止新型毒品的滥用和涉毒犯罪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南昌市毒品犯罪存在破获毒品刑事案件数逐年上升、在册吸毒人员数逐年上升、毒情从城市逐步向周边县区蔓延、新型毒品成为滥用主流等状况,并呈现出毒品消费市场庞大、手段隐蔽化、本地制毒"死灰复燃"趋势明显、新型毒品层出不穷、暴力化侵向明显等特点。为打击毒品犯罪,应突出重点,加大对毒品刑事案件打击整治的力度;夯实基础,强化毒品犯罪阵地控制能力;情报导侦,打好毒品犯罪信息仗;借力使力,提升队所联动合成作战能力;加强学习,重视缉毒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当前,新型毒品问题正在快速发展蔓延,特别是新型毒品滥用群体、滥用场所的特殊性,带来了更加严重的社会危害,成为我国毒品问题的突出方面。正确认识新型毒品的危害和滥用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打击,是解决新型毒品问题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5.
对滥用毒品行为犯罪化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犯罪学的基础理论,通过分析滥用毒品行为的犯罪定性,将其定性为无被害人犯罪,并在此基础上以刑法学理论批驳了滥用毒品行为犯罪化的依据,主张在非罪化的基石上采取各种措施帮助滥用毒品者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滥用毒品者。  相似文献   

6.
毒品犯罪已经成为一大社会公害。以乐山市为例,自1991年出现第一起贩毒案以来,吸毒和贩毒人员逐年增多,据公安部门统计,仅1997年1月至2000年5月,全市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836起,其中重特大案件148起,抓获毒品违法犯罪嫌疑人7085名,缴获海洛因12790多克,枪毙毒犯27名,判处有期徒刑200多名,强制戒毒5712人,劳教戒毒700多人,而  相似文献   

7.
云南新型毒品滥用危害评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68份新型毒品滥用问卷的实证分析,认为新型毒品滥用的主要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滥用者身体能力、生产能力的危害;二是对滥用者心理能力的危害。因此,在对其进行预防教育或进行帮教时,我们不能因为滥用新型毒品者有偷盗、抢劫、故意伤害等行为,就认为其法律意识不强,而应从他们的身体能力和心理能力的调整与恢复上进行帮教。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吸毒人数中青少年吸毒人数所占比重较大,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一日吸毒,终生戒毒",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吸毒的危害及其原因,指出毒品预防教育是青少年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并具体阐述了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9.
德宏州新型毒品滥用群体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德宏州110名新型毒品滥用者进行调查,就其群体性特点与传统毒品滥用群体作了初步比较分析,提出新型毒品滥用群体性的三个特点———年龄“低龄化”、职业“特殊化”和群体“转换化”,有助于我们对新型毒品的预防和控制,使我们的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驾车人员吸毒后交通肇事的案件呈上升趋势,对驾车人员滥用毒品和违禁药品的快速检测方法一吗啡/甲基苯丙胺唾液检测试剂盒已经面世,这种方法对遏制该类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肇事者本人及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社会学家赫希控制理论基础上,通过对三类新型毒品滥用群体家庭因素的分析认为:1.家庭因素对各类新型毒品滥用群体的影响的程度是不一致的;2.家庭因素各指标对同一滥用群体影响也是有很大差异的;3.在治理滥用新型毒品问题上,各类社会控制手段、控制方式、控制内容、控制理念等方面的确定都应依据新型毒品滥用群体的分类而确定.  相似文献   

12.
香港政府的防治毒品政策大体可分为两大主轴。第一主轴是刑事司法,包含立法禁毒、执法及针对毒品相关罪行及吸毒者的判刑。第二主轴是社会政策,包括预防吸毒行为、识别吸毒者及提供戒毒复康服务。就吸食氯胺酮而言,香港青少年群体很大程度出现了帕克所述的"正常化"现象。同时,日常社交圈子中网络状的接触点大幅增加了非滥药群尝试氯胺酮的可能性。这种吸毒"正常化"对香港毒品防治政策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建立强制隔离戒毒流程的依据(一)法律依据《禁毒法》第43条规定:“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根据戒毒人员吸食、注射毒品的种类及成瘾程度等,对戒毒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生理、心理治疗和身体康复训练.”第31条规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  相似文献   

14.
云南新型毒品滥用群体朋辈行为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毒品滥用群体朋辈的日常行为从总体上而言,偏常是较为明显的,有三类滥用新型毒品群体与日常行为指标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一是"h igh"妹朋辈群体大部分指标值高于公司职员朋辈群体,在"与人发生非婚性关系"上,甚至高于无业者群体朋辈;二是公司职员朋辈群体整体指标平均值最低,接近于正常水平,但在"喝酒"指标上赋值最高。三是无业者朋辈群体偏常行为最为明显,在"偷盗"、"抽烟"、"打架斗殴"、"谈论过自杀"、"尝试过自杀"几个指标上赋值最高;因此,要加强对上述三类群体接触新型毒品的预防教育。  相似文献   

15.
毒品犯罪的发展趋势主要有毒源种植地和生产地不断扩大;吸毒人数和毒品贸易猛增,社会危害越来越大;毒品种类与日俱增和新型毒品不断涌现;毒品贩卖形式多样化、系统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新型毒品指主要依靠化学合成的毒品。新型毒品犯罪即指以新型毒品为犯罪对象的毒品犯罪行为。我国新型毒品犯罪具有生产消费本土化、涉案人员高知化和消费群体白领化的特征。我国刑事立法及司法应当:在对制毒技术和制毒原料的刑法管制上,严格限制相关犯罪认定的标准,防止过度入罪;严格监管含有精神药物的处方药,在刑法上设立"非法出具处方罪"和"非法提供处方药罪";创新与探索戒毒领域的制度,而不是匆忙地将吸毒行为犯罪化,以更好地规制新型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17.
云南新型毒品滥用行为相关指标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中国禁毒白皮书>指出:"在我国,滥用冰毒,氯胺酮,摇头丸等新型毒品人数不断增多,已形成传统毒品与新型毒品交叉滥用的局面".在云南新型毒品滥用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1.吸食人群的相对集中性.2.获取渠道单一性.3·涉及新型毒品场所日趋增多.4.滥用新型毒品呈群体性.5.群体的"转换化".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云南省大理市古城地区娱乐场所一青少年沾染毒品,最终成为新型合成毒品滥用者为个案,分析研究当下云南省青少年新型合成毒品滥用问题。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毒品犯罪受国际毒潮的侵袭和国内毒品犯罪的影响,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毒品犯罪案件持续上升;吸毒人员继续增多,毒品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毒品犯罪职业化、团体化、网络化、武装化日趋明显;省内外贩毒分子相互勾结犯罪增多,境外毒品向我省渗透加剧等。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对毒品犯罪的微观预测,就是对毒品犯罪或与毒品犯罪有密切关系的六个方面的预测。一是对毒品贩运路线的预测;二是对毒品贩运手段的预测;三是对毒品犯罪成员的预测;四是对毒品犯罪区域的预测;五是对零星贩毒的预测;六是对吸毒人员的预测。由于我国与毒源国相毗邻,毒品对我境的渗透将是长期的,我国要在短期内解决毒品问题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只有强化禁毒的机制,方能减少毒品对我境的渗透和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