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吴黎宏 《现代领导》2011,(10):47-47
在《西游记》第五十回中,孙悟空化斋前,用金箍棒划个圈子,时唐僧等人说:“这个圈子,比铜墙铁壁还管用,你们只要坐在里面,保管万事无忧。如果出了圈子,一定会遭妖魔毒手。”只可惜,唐僧耳根软,听了八戒一通鬼话,走出圈子,最终为青牛精所擒。事后,悟空对唐僧说:“只因你不信我的圈子。却教你受别人的圈子。多少苦楚,可叹!可叹!”  相似文献   

2.
陈抗行 《小康》2009,(7):91-91
孙悟空与妖魔以及天界诸神之间所展开的角逐与战斗,也都常常带着游戏的意味,不过,这种即兴式的游玩的态度,却带着举重若轻的大家风范。  相似文献   

3.
张乐 《今日广西》2007,(23):53-55
与美国卡通经典“米老鼠”相比,中国的动画图腾“孙悟空”已经在起跑线上赢了。那么,为什么“孙悟空”这个动画形象诞生之时曾开出了绚丽的花朵,博得国际动画界的一片喝彩,在以后的漫长时日中却没有结出产业的果实,以致成了市场的弃儿?  相似文献   

4.
文一凡 《今日广西》2010,(17):40-41
《西游记》早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著之一了,也许很多人都会问,西游记和理财会有什么关系?请听我细细道来。 其实,西游记不仅仅阐述了师徒4A降妖除魔,普度众生,力求寻得真经的故事,更多的是发人深省且意味深长的寓意。我们可以把唐僧师徒4人看作是一个公司,唐僧是总经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是他的下属。每个下属都各有特色,孙悟空能力强,猪八戒人缘好,沙和尚勤勤恳恳。  相似文献   

5.
陆昇 《同舟共进》2011,(12):36-41
她是蒋介石、朱家骅身边的美女速记员,也是“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萧克说她“不用千钧棒,赛过孙悟空”,毛泽东赞叹她能让国共谈判变成“玻璃瓶子里押宝”。她谨遵周恩来的教导,做了一辈子“无名英雄”……  相似文献   

6.
正吴承恩写《西游记》的过程,与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过程,应有共同之处,也会遇到"白骨精""火焰山",也有困难重重、写不下去的时候。但吴承恩发扬唐僧的精神,坚守如唐僧一样的信念,硬是把《西游记》写了下去,并最终取得了成功。我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给我讲过孙悟空的故事,知道孙悟空能腾云驾雾,一个跟头就是十万八千里。当时我的想象能力还不健全,想象不出十万八千里究竟有多远,只知道远得很,不是常人所能及。我还听爷爷说过,孙悟空的本事大得很,什么妖魔鬼怪都会被他打败,什么艰难困苦他都能克  相似文献   

7.
《霍比特人》犹如《西游记》,矮人们和霍比特人去孤山一路林林总总的妖魔不少,半兽人残暴,火龙史矛革凶悍,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不过老慕最讨厌的还不是它们。因为这两位虽然凶残,却还是明刀明枪地来,很少有什么阴招。在这方面最令人厌恶就是那些蜘蛛魔。看到那些白乎乎黏兮兮的蜘蛛丝,浑身就起鸡皮疙瘩。一旦陷在蜘蛛丝里,你就是有天大的力气,也难以脱身,要不是霍比特人比尔博凭着兜里的魔戒已经有了点法力,否则连他及12个矮人都成了蜘蛛魔碗里的菜。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化的“如意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云港如意集团,立足于花果山下,兴起于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畔,是一个以蔬菜加工出口为己任的企业集团。取名如意,本于花果山上孙悟空的那根如意棒。而孙悟空的花果山却是随着如意公司的蔬菜才名播海外。现在许多日本公司都知道《西游记》的花果山在连云港,花  相似文献   

9.
因祸得福——孙大圣被太上老君投入炼丹炉这么一炼,不仅毫发无损,而且还炼出了一双火眼金睛。说真的,西去路上,也多亏了这双火眼金睛,才能一一识破那些妖魔鬼怪的“庐山真面目”,不至于上当受骗。而没有火眼金睛的唐僧、八戒、沙和尚就差远了,每每被妖精所蒙骗。如此足见孙悟空那双火眼金睛在保护唐僧完成取经大业中的威力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惊险刺激台湾人的生活“调味剂”晓燕现代“鸟人”御风而行,翱翔苍穹,把天下美景尽收眼底,这绝非孙悟空的专利,现代“鸟人”一样可以体验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快感。飞行伞让没有翅膀的人类,实现了邀游蓝天的美梦。近年来,台湾玩飞行伞的人数日渐增多,目前已有将近...  相似文献   

11.
正《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精通变身术,让故事趣味横生,也让孙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田东县思林镇内油村第一书记李慧也懂得"变身术"。驻村一年来,她不断转换角色适应角色,在内油村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好事,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由城里人变为"村姑"2015年10月,李慧接受了组织安排,从县信访局副局长"变身"贫困村第一书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名人故里之争"又在升级。先有《金瓶梅》里的淫贼、恶霸、奸商西门庆成为"至爱"宝贝,被地方政府争抢,再有山西省娄烦县决定开发建设占地7千亩的孙悟空故里。真想不到,小说中虚构的神话人物孙猴子也有了"故里"!  相似文献   

13.
实者,不虚假也。何谓不虚假?看图识字,“头”上顶一“宀”——“宝盖”即是不虚假——“实”也。这“宀”像什么?像一把无柄的伞。撑起伞,到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到基层去,到现场去,你的头脑里就会得到许多真实的材料,说话办事写文章,就会实起来。这“宀”还像什么?像孙悟空头上戴的那顶紧箍小帽.倘若你戴上这种帽子.头脑里明知那是假的.偏要说成真的,明知那是应的,偏要写作实的。这时的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便成了一种程序、一种形式,你说的、写的、做的,一切便都得看“师父”的眼色行事。这“宀”又像什么?像古代人使用过…  相似文献   

14.
周处斩蛟,魏征杀龙,哪叱抽龙筋、剥龙皮,孙悟空大闹龙宫,最高级别的“龙”——四海龙王个个都成了小丑。如果说龙真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有这样作践自己图腾的吗?  相似文献   

15.
要正确评价《西游记》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首先要对《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孙悟空作出正确的评价。只有一个孙悟空有一种看法认为,“大闹天宫”里的孙悟空是“造反的英雄”,而“取经故事”里的孙悟空则是“投降变节”分子,于是得出孙悟空思想性格前后发生重大变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谨以此文献给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女同胞们。《西游记》里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只要拿照妖镜晃一晃,什么白骨精呀、蝎子精呀,立时现出原形,末日难逃。  相似文献   

17.
孙悟空怕谁     
一次,我给女儿讲西游记的故事,当我大讲孙悟空如何如何勇敢、如何如何机智、又如何如何法力高强的时候,女儿突然问道:孙悟空怕谁?我不加思索地说,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  相似文献   

18.
孙悟空与二郎神梅次幼时最羡慕的是什么?不瞒你说,竟是孙猴子,所慕者何?为其能七十二变尔,我之慕变,动机也颇不纯,无非是想偷吃邻家的瓜果和逃避老师及妈妈的处罚而已。使人丧气的是,孙悟空再能变,也终斗不过五帝的外甥二郎神。后来我又读《西游记》,进而省悟到...  相似文献   

19.
正社工平时都做些什么?这个问题我被询问过许多次,相信同为社工的你也一定被问起过。网上关于社工的定义是准确而全面的,但在面对身边亲友的疑问时却无法照本宣科。为了使自己的回复简洁明了,针对这个问题,我给出过许多不同的答案——社工是帮助弱势群体的、是带老人玩的、是写稿子的、是做策划的、是办活动的……有朋友打趣说,工作时候的你成了孙悟空,会七十二变。我想了想,虽然社工不能"拔毛成兵",但说"七十二变"也未尝不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系统抽样获得的2000年1月至2011年5月以来关于"大学生"的3651条新闻报道内容进行分析,发现新闻媒体对大学生形象建构过程中,显露出较为明显的传媒歧视,即形象建构上的妖魔化,符号重组上的娱乐化以及话语规制上的边缘化。妖魔化和娱乐化相互同构和强化,妖魔奠定了娱乐的基础,娱乐挺进了妖魔的深度,边缘化促成和推进了妖魔化和娱乐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