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家康 《湘潮》2012,(6):4-7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和许多共产党员一样,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他在国民党中央机关工作了3年,担任过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组织部秘书、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等职。  相似文献   

2.
卢亚飞 《世纪桥》2011,(1):89-90
1923年中国民党亟须进行改组,鲍罗廷作为苏联任命为孙中山的首席政治顾问对国民党改组的顺利完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他通过对孙中山施加影响,积极发挥共产党作用并指导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有效地推动了国民党的改组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后,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其中一些优秀的共产党员还在国民党内当了"官",以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毛泽东就是其中的一位。若论他当时在国民党的职务,要高于与他同在国民党内当差且成为他后来的政治对手蒋介石。随着政治局势的发展,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地位直线上升,远远超越了毛泽东。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 党的三大正确估计了孙中山的革命立场和国民党进行改组的可能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5.
张家康 《党史纵横》2012,(5):14-16,39
根据中共"三大"决议,一些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了国民党,其中优秀者还在国民党内当了"官",以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毛泽东就是其中的一位,而若论他当时在国民党的职务,还要高于他后来的政治对手蒋介石。  相似文献   

6.
何香凝是国民党左派的杰出代表,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着重论述何香凝对国共合作所起的积极作用,请史学界同志们批评指正。一在大革命时期,何香凝就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明确的认识,并积极致力于国共合作统一战线事业。首先,积极支持廖仲恺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吸取过去屡次失败的教训,决定对国民党进行改组,并派廖仲恺同李大钊、陈独秀等共产党人一起进行国民党改组工作,何香凝成为廖仲恺的得力助手。何香凝认为,国民党改组,主要在于实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针对一些人反对执行三大政策,何香凝指出:“‘联俄’,最为一般不懂政治动向,不知国际形势的人所反对。‘容共’呢,他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晚年改组国民党,使国民党成为国共联合战线的组织形式,于是,许多优秀的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成为国民革命的砥柱中流.周恩来是其中的佼佼者,从担任国民党驻欧支部代理执行部长开始,一直为贯彻三大政策,推动国民革命,积极工作,努力奋斗,从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时间:1923年6月代表人数:30多名党员总数:420名地点:广州市恤孤院路3号会议成果党的三大正确估计了孙中山的革命立场和国民党进行改组的可能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党的三大第一次修订党的章程,对二大党章进行了若干修改,首次规定新党员有候补期,首次规定党员可以"自请出党",即自愿退党。  相似文献   

9.
徐光寿 《党史纵览》2003,(11):40-43
1924年至1927年的国共合作,是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內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孙中山先生在世时,多次顶住国民党内右派分子对国共党内合作方式的反对,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坚持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完成了对国民党的改组,使之成为中国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战线组织。党内合作建立前后,虽然也曾出现过右派分子的分裂图谋,  相似文献   

10.
《湘潮》1990,(6)
廖仲恺是国民党左派领袖。他积极协助孙中山先生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先后担任工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三大八大十大十一大十四大十五大1923.6.12~201956.9.15~271973.8.24~281977.8.12~181992.10.12~181997.9.12~18广州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会议制定的党的纲领和通过的决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指出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族民主革命;第二步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提出革命统一战线理论,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民主革命同盟,为动员和…  相似文献   

12.
杜君 《理论学刊》2007,3(1):105-108
从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目的来看,从国民党的纲领和领导核心集团的阶级属性来看,国民党改组后的性质仍旧是资产阶级政党。从孙中山实行联俄容共政策的实质来看,孙中山仍然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家。  相似文献   

13.
在中共三大召开前后,瞿秋白做了大量出色的工作。三大召开前夕,他率先提出建立反对帝国主义联合战线的观点,为中共三大制定国共合作政策做思想舆论准备;他参与三大筹备和部分会务工作,负责起草三大的党纲草案,参加党章的修改工作,并担任会议的翻译,为大会的胜利召开作出了贡献;在会上,他就起草《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和共产国际"四大"的情况向大会作了报告,他积极主张同国民党合作,给予了马林全力的理解和支持;会后,为实现中共三大确定的国共合作政策,致信季诺维也夫和积极参加国民党一大、国民党改组试点工作,为促成和实现三大确立的国共合作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叶介甫 《湘潮》2018,(2):62-62
正鄂西南清江河边的长阳县,山清水秀,是一个土家族较多,汉族、苗族、满族等23个民族并存的县。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长阳有比较好的群众基础。中共中央八七会议以后,中共长阳特支积极准备起义,派一部分党员到农村发动组织群众,另派一部分共产党员打入国民党军政内部开展工作,很快就为起义准备了力量:共产党员李勋打入国民党长阳县政府,担任县保卫团副团总,掌握了县常备队;共产党员陈泽南以"防匪保家"为名,组织了人民自卫团;共产党员李步云也组织了"团防队",实  相似文献   

15.
广州是毛泽东长期生活、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1923至1926年,毛泽东曾多次来到广州从事革命活动,他先是在广州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讨论和起草各项决议案及大会宣言,在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委员、中央局秘书,成为负责中央日常工作的三名成员之一;第一次国共合作后,毛泽东和许多共产党员一样,在广州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他在国民党中央机关工作了3年,担任过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等职,并主编过《政治周报》,还担任过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广州所从事改造中国的伟大实践和对中国革命和发展道路进行的睿智探索,是其人生中的一次重要历练,对于其后来的崛起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在羊城留下的深深足迹,也永远印刻在了广州人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独霸天下的野心更加膨胀,内战乌云在空中弥漫。在与国民党统治集团激烈交锋的东北战场上,一支潜伏在国民党内的共产党的地工小组,深入虎穴,出生入死,智勇双全,为东北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45年10月,国民党继在重庆成立东北行营后又将昆明防守司令部改组为东北保安司令部,调兵遣将抢占东北,欲接收后在东北集结兵力。东北保安司令部司令长官杜聿明找到政治部主任余纪忠,让他物色擢用精干之人充实到政治部。得知这一消息,我中共中央社会部指示正在西安做地下工作的共产党员李年、王书鼐、邢国彦打入敌人内部。打开了…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10,(9)
<正>八七会议后,临时中央政治局决定由彭公达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与中央特派员毛泽东回湘改组湖南省委,准备秋收起义。就在这时,8月底长沙市内再次发生了大批共产党人被捕事件,国民党长沙卫戍司令部和公安局对长沙的旅馆实施严厉搜查,8月26日在临检大观园安乐旅馆时,抓捕了一位自称王谦吉的住客,从其箱包中搜出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很早就认识到宣传的重要性,并以之促成了辛亥革命的成功。但民国建立后,他把更多精力倾注于军事,无暇顾及宣传。在屡屡受挫后,孙中山终于在苏俄的启发下重新拾起了宣传这一利器。1923年蒋介石率领"孙逸仙代表团"的访苏之行,推动了孙中山对国民党的改组,而改组后的国民党明显加强了宣传工作,很快便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中期,年轻的共产党员阮啸仙,与中国共产党一批早期共产党人一起,全身心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大力声援革命军粉碎叛乱,在捍卫孙中山大元帅府政权、促进国共合作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作为初出茅庐的阮啸仙,在那“为农夫工人而奋斗”的峥嵘岁月里,...  相似文献   

20.
正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人在孙中山革命事业遇到挫折之时伸出援助之手,毅然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帮助孙中山完成了思想上的转变,改组了中国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高涨。孙中山视共产党人为改组国民党的新鲜血液,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以实现两党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