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社会福利社会化春天来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国的经济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同样是这二十年,社会福利的供需矛盾却不断扩大。原因何在?一方面是社会对福利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国家包办福利的体制抑制了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造成了福利供给的严重短缺。据民政部社会福利与社会事务司的一项调查,我国现有的福利机构只能满足需求的5%,供求矛盾达到了极致。 出路何在?民政部早在1983年就已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化.是中国社会福利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此后,经过了十多年的理论积累和实践探索,加之改革深化和市场经济发展创造的良好环境,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春天来到了。  相似文献   

2.
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社会福利社会化是以社会共同责任为理念基础,通过社会福利主体的多元化、筹资渠道的社会化和服务队伍的社会化,实现福利对象的公众化。目前社会上对社会福利社会化存在着三个方面的认识误区,即将“社会福利社会化”或等同于政府“甩包袱”,或等同于“社会福利市场化”,或等同于“福利责任的转移”。囿于认识上的不足,当前社会福利社会化实践主要存在着社会化的合作机制难以形成、社会化的筹资渠道不畅和社会化的福利服务队伍缺乏三大困境。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出路在于:明确政府职能、积极鼓励和扶持第三部门的成长、加强对私营福利机构的服务监管与引导扶持,充分整合机构、社区和家庭资源,以形成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主体合作机制;加大政府资助和社会筹募的比例,防止社会福利社会化滑向社会福利市场化;加快专业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引导形成志愿福利服务的长效机制与社会风尚,建立专业化、高志愿性、高素质的社会化福利服务队伍。  相似文献   

3.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切实加快我市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以下简称福利机构)的发展,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福利机构的建设与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9号)、《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通知》(苏政发[1999]92号)和《省政府批转省民政  相似文献   

4.
李宏 《中国民政》2001,(6):27-28
编者按:如何加强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以应对中国加入WTO以后全球化浪潮对福利服务行业的冲击,一直是民政部门高度关注、认真探索的问题。去年底,在民政部有关部门的倡导下,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在全国福利服务行业首家申请并获得 ISO9002:1994标准认证,在全国福利服务行业引起了强烈反响。据介绍,目前全国已有多家社会福利机构在积极申请此项认证。在此,本刊刊发曾经主持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认证工作的李宏先生的文章,相信对关心此项工作的人员和机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政》2003,(5):32-34
第一部分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城市社会福利设施设置专项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落实民政部《"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实施方案》和《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2010年)》有关城市社会福利设施内容.切实加强城市及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城市社区资源,合理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编制本规划.  相似文献   

6.
各级民政部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依靠社会力量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新途径。在第十次全国民政会议正式提出“深化福利事业单位改革,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的要求之后,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地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在2000年,社会福利社会化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 一、多形式、多渠道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局面开始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过程,就是逐步走向社会化的过程。特别是1998年以来,民政部在各地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选择上海、温州等13个城市进行了社会福利社会化试点,取得…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政》2003,(2):35-3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根据民政部《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温州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社会福利机构是指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和弃婴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 第四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社会福利性质,保障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 第五条 市、县(市、区)民政部门是社会福利机构的业务主管部门,对社会福利机构进行管理、监督和检查。  相似文献   

8.
1999年8、9月间,民政部社会福利社会化调研组对宁夏、河南、浙江、广东四省区的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进行了调研,实地考察了14个市县区的46个国有福利事业单位、民办社会福利机构、社区服务中心和福利企业,并邀请有关方面代表召开了12个座谈会。通过调研,深切地感受到社会福利社会化发展的强劲势头,也发现各地有许多做法和经验需要认真总结。从全国来看,这四省区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程度分别代表着欠发达、中等发达、较发达地区的特点,横向比较而言,也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征。不平衡的现实决定了在社会福利社会…  相似文献   

9.
青岛市是山东省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试点城市之一。为了落实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部署,努力探索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实现途径,青岛市民政局以改革总揽全局,立足青岛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青岛市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总体思路,即: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具有青岛特色的社会福利体系为目标,以社会成员的福利需求为导向,以社区的福利服务网络为依托,实现社会福利事业与社区服务的一体化构建和同步发展,全面推进社会福利社会他几年来,我们按照这一思路,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以社区为依托…  相似文献   

10.
数字     
正39.3万个我国社区社会组织数量已达39.3万个,其中基层民政部门登记6.6万个,街道和社区管理32.7万个。与此同时,全国以社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民办社工机构已超过7000家,设置社工岗位23万多个。256248万元财政部、民政部向各地下达2017年度民政部本级彩票公益金补助地方项目资金共计256248万元,占民政部2017年度彩票公益金预算额度97%,用于支持老年人福利类、残疾人福利类、儿童福利  相似文献   

11.
正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是民政部门开展精神卫生福利服务的平台和抓手。四川省民政厅高度重视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高效推动,快速发展,提档升级,机构实力不断提升。目前,四川全省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民政精神卫生社会福利机构共19个,另有3个县级在建机构即将投入使用。运营机构中市级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14个、县级民政直属机构5个。开放床位15200张。精神专科医生520人、护士1720人。2019年,年门诊量超过82万人次。  相似文献   

12.
第一部分 规划文本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城市社会福利设施设置专项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落实民政部《“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实施方案》和《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2010年)》有关城市社会福利设施内容,切实加强城市及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城市社区资源,合理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编制本规划。  相似文献   

13.
社会福利机构的标准化管理,是民政部门实现“三个转变”,履行行业管理职能,推进民政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科学化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为占民政事业单位总数86.8%的福利事业单位的行业管理提供了依据,为全面提高我国社会福利服务行业整体水平奠定了基础。应该指出,《规范》的出台,是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多年来实践经验的积累、总结和提升,凝聚着广大社会福利机构职工的心血和汗水。为此,本册“特别关注”特邀《规范》的主要起草人员、行政归口部门…  相似文献   

14.
正5月25日,民政部举行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民政部儿童福利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赵泳和副司长李婉丽就《关于进一步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创新转型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近日,民政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各级民政部门根据第十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任务和目标要求,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总的情况来看,社会福利社会化程度仍不高,社区服务与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内在联系近年来强调也不够,仍需要加大理论研究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拿出切实可行的新举措,使社会福利社会化这一带有方向性的社会改革课题,在建成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交一份世纪答卷。一、把转变民政部门独家兴办独家管理福利事业单位这个传统观念作为深入改革福利事业的突破口建国以来,我国社会福利事业一直…  相似文献   

16.
杨并  张发良 《中国民政》2001,(11):45-46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坚持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工作方针,以拓展养老服务为重点,通过整体规划、培育典型、完善机制,推动了全市社会福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全市现有各类养老福利服务机构186处,总床位数11500张,收养老人10135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 14.66‰。全市176 处乡镇办敬老院,共收养五保对象9598人。在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立足实际,确立社会福利社会化基本工作思路 1、深入实际,选准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突破口。我们成立了社会福利社会化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社会福利机构是指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和弃婴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社会福利机构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社会福利性质,保障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社会福利机构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 第五条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指导全国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社会福利机构的业务主管部门,对社会福利机构进行管理、监督…  相似文献   

18.
当前发展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服务是对我国传统社会福利事业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在我国社会福利工作中开创了三个转变:一是在服务提供上由政府包办转向社会办(政府职能部门只负责倡导、指导,基本不管人财物的筹集、发放);二是在服务主客体上,提倡服务接受者同时又是服务提供者,改变了服务接受者只是被动接受的局面;三是在服务概念上由民政福利(民政部门兴办,民政对象享受的福利服务)向真正意义的社会福利(社会兴办,社会全体有需求居民享受的福利服务)转变。社区服务提倡“立足民政,面向社会”的服务方向,极大地缓解了整体社会福利服务的不足,解决了…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社会福利制度及信息技术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6月13日—26日,以民政部信息中心主任陈倚为团长的民政部赴澳大利亚考察团一行10人,通过与有关政府官员和学者开展座谈交流、实地参观社区福利服务中心的运作等方式,对澳大利亚的社会福利制度和运行机制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行政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考察。澳大利亚的社会福利制度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推进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实现社会福利管理信息化建设很有借鉴作用。一、社会福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澳大利亚现行的社会福利管理体制属于比较有代表性的多头管理型,涉及社会福利的联邦政府机构有7…  相似文献   

20.
社会福利社会化是以社会共同责任本位为理念基础,通过社会福利主体的多元化、筹资渠道的社会化和服务队伍的社会化,实现福利对象的公众化.在一个由国家、市场、社区和民间社会为主体的福利多元主义的四维分析框架下,社会福利社会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是:福利目标由最低标准向社会质量转变、福利对象由被动受助者向能动主体转变、福利主体由独力支撑到多元合作转变、福利机制由行政主导型向民主对话型转变,以及福利政策模式由消极被动向积极主动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