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峰 《半月谈》2004,(16):67-67
美国向伊拉克“交还”了主权,如何评价这场战争的结局.成了美国和国际舆论的焦点。明眼人看得出,美国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动力、指挥这场战争的大脑神经,外交上是单边主义,军事上是先发制人战略。说白点,单边主义就是“美国利益第一主义”,先发制人战略就是“想打谁就打谁战略”,“打谁都有理战略”。这就把世界和平放在了由“两霸论”组装的不定时炸弹上.铸成了实实在在的“美国成胁论”。  相似文献   

2.
一场没有经过联合国授权的战争引发了“先发制人”的战争新理念,借助高科技以强胜弱的战争模式书写了信息化战争的新纪元。在世界军事史上,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伊拉克战争都是对世界军事发展“激励”最具特色的一场战争。它对21世纪世界军事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世界军事变革的序幕正由此而拉开。  相似文献   

3.
大国竞相发展网络部队和网络攻防军事能力,明显超出了打击黑客和网络犯罪的需要,折射出大国对网络在未来战争中担当重要角色的认识和看法网络战争正在成为现代高技术战争中一种日益重要的作战样式,它可以兵不血刃地破  相似文献   

4.
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新军事变革,其实质是信息化革命在军事领域的反映,目标就是要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改造成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队。目前,新军事变革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将对当代军事和国际战略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当前战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1991年至今,美国先后发动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这些战争集中反映了新军事变革影响下当代战争发展的趋势和特征,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武器装备智能化。其重要标志是加装了信息系统、具有智能化特征的各类精确制导武器已成为战场火力打击的主体。这些精…  相似文献   

5.
反恐战争作为美国新世纪的第一场战争,同以往的传统战争有着完全不同的模式,它的突出特点是:以打击恐怖主义为主要目的,掌握及时、准确的情报是整个战争的决定因素。正如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说的那样:“在美国打击以本·拉登为首的恐怖主义组织的斗争中,决定因素是可靠的情报,而不是主要靠军事武装力量。”他还进一步强调说:“起决定作用的将  相似文献   

6.
伊拉克之战不仅开创了“先发制人”的先河,也在相当程度上冲击了现有世界秩序,并将对未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虽然伊拉克战争已经尘埃落定,但是,围绕战后伊拉克重建、石油资源的争夺、霸权与反霸的斗争依然在进行着,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为此,本刊特邀请专家从多个角度解析战后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变化与走向、大国关系发展的趋势及中东战略格局的整合问题,扫描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得失及战争所带来的人道、环境和生态灾难。同时,阐明我国政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一贯立场。  相似文献   

7.
胡鞍钢 《政策》2003,(4):26-27
3月20日,美国和英国政府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发动了对伊拉克大规模的军事战争。这既严重地打击阿拉伯国家的经济,而且也严重地影响了美国经济复苏,还对于正处于衰退中的全球经济、贸易和投资增长如同"雪上加霜",使得全球经济复苏拖延,对世界各国经济与贸易产生了连锁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美国新安全战略与国际军备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国际格局的变化和“9·11”事件的发生 ,美国即将出台新的国家安全战略。这一战略将包括加强本土防卫、谋求绝对军事优势、实施“先发制人”打击等内容。新战略将从“攻”、“防”两方面谋求加强美国的军备系统 ,从而将在国际军备控制机制、新的军备竞赛以及核扩散等问题上 ,对当今国际军备控制带来巨大冲击。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美国新安全战略及其对国际军备控制的影响 ,作一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持续78天的科索沃战争(在西方又被称为“盟国力量行动”),即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实施的军事侵略,已经结束了两个多月了,但是对这一战争的起因、结果和教训的深层思考还不过刚刚开始。笔者认为,科索沃战争在一定意义上是近10年来美国的进攻能力和崇尚武力进攻的观念得到增强的结果。同样,科索沃战争的结局,将会进一步加强美国对进攻能力的迷信和开发进攻能力的企图,从而会推动其它国家采取相应的措施,阻碍国际社会在军备控制和裁军方面已经作出的努力。关于科索沃战争的起因关于科索沃战争的起因,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解…  相似文献   

10.
目前,所谓“切尼新军事理论”和“拉姆斯菲尔德主义”被美公众颂扬,还有迹象显示,美国防部高层又在鼓动总统给叙利亚和朝鲜点颜色看。当前,美国单边主义和黩武政策仍呈扩张之势,但美国绝大多数公众和国际社会也不会对此视而不见,坐视不管。  相似文献   

11.
张满生 《求索》2005,(8):101-103
就美国发动的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以及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而言,反恐怖已是名副其实的战争。但恐怖主义袭击是否是战争,人们对此认识并不统一,因此对反恐怖动用军队打击的合法性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战争根源学说不仅阐明了暴力关系根源于经济关系的原理,而且强调阶级社会的战争根源于私有制和阶级利益冲突.近年来,国内军事理论界有学者提出所谓"战争根源于经济利益冲突"的观点,试图将战争的阶级经济根源归结为超阶级的不同利益之间的冲突.这种"经济利益冲突论"抹杀了战争的阶级性,以"国家利益"掩盖政治分歧,从根本上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战争根源学说.  相似文献   

13.
非战争军事行动动员,是军队为满足维护社会稳定、打击恐怖活动、处置突发事件、抢险救灾等非战争行动的需要,由平时状态转入危机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科技力和信息力等资源的活动.非战争军事行动动员能力直接关系着国家非战争动员的实力和成效.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军10多万官兵快速集结,统帅部、指挥部、联勤部层层联动,医疗队、防疫队、野战医院强行开进,陆路、水路、空中立体突击,食品、帐篷、药材及时到位,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大营救,用现代军事动员能力在大震区紧急筑起一道生命救援保障线.此次抗震救灾军事行动,大大彰显了国防动员的实战功能,也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动员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4.
非对称军事思维是指导非对称战争的一种军事思维方式,其核心在于谋求以强击弱和避强击弱。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实力差距,新军事变革使一些发达国家获得了军事力量的断代性优势,这些都增加了霸权主义国家发动非对称战争的风险,同时也彰显了非对称军事思维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政治的角度探索科索沃战争 ,它对我军事斗争准备政治工作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 :要不断提高政治素质 ,增强从政治高度和战略全局把握战争的能力 ;要善于利用敌方联盟中的矛盾 ,达到分化瓦解敌方的目的 ;要学习掌握国际法 ,提高政策法规水平 ;要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培植全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6.
军事信息安全是军事安全的重要方面,在信息时代,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和战争形态的演变,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矛盾、新问题,表现出现实的紧迫性。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军事信息安全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做好军事信息安全工作,在现今复杂的国际社会,对于维护国家安全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北京时间3月20日上午,美军对巴格达发动了"战斧"巡航导弹攻击,首轮打击取名为"斩首行动".在这一瞬间,全世界对战争何时爆发的焦虑和不安终于变成了事实.这是一个冷酷的事实,是给国际社会爱好和平的普遍愿望以巨大挫折的事实.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不久,英国首相布莱尔就在一次公开的谈话中呼吁欧洲与美国联合而成为一个单极力量,从而能共同解决各种世界问题而不再像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那样发生争执,而美国的决策人士则更是以变本加厉的单边主义行为试图建立单极的国际格局。但是,法国以及俄罗斯的领导者们则很不满意美国所竭力追求的单极化国际格局,积极地主张国际格局的多极化,法国《世界报》曾明确指出,法国总统希拉克主张欧洲在多极世界中成为制衡美国的力量。由此可见,伊拉克战争之后国际格局的发展方向十分值得我们做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一毋庸置疑,就整个伊拉…  相似文献   

19.
非战争军事行动拓展了军队军事实践的领域,也丰富延伸了军队政治工作内容.做好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政治工作必须结合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要求,着力在统一官兵思想、搞好舆论引导、创新工作方法、构建联合指挥体系、提高核心军事能力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对马克思军事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深化了马克思的军事劳动理论,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军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发展了马克思关于战争与经济关系的理论,强调了发展经济和科技对打赢高技术战争的重要作用,为铸造共和国强大的国防物质盾牌指明了方向;三是赋予马克思关于提高军事经济效益的思想以新的内涵,确立了提高社会主义军事经济效益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