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晟 《法制博览》2022,(13):56-58
部分大学生早早走出舒适圈,寻找校外兼职,提高自身职场适应力,却在兼职中频繁被侵害劳动权益,影响了社会稳定.本文主要探究大学生校外兼职劳动权益法律保护路径.研究过程中,以兼职大学生被侵害劳动权益现状为切入点,明确大学生校外兼职存在超时用工、扣押证件资金、拖欠或克扣工资的情况,以此为基础,分析兼职大学生劳动者身份法律,提出...  相似文献   

2.
目前,针对大学生的电信诈骗案件频发,已经成了高校安全教育中的非常重要的课题.但由于大学生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学校教育的缺失,使得典型诈骗大学生的现状不容乐观.同样,国家立法不足,高校法制教育短缺,也是导致该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从当代大学生教育的角度来对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的困境、原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应对当代大学生如...  相似文献   

3.
杨晶晶 《法制博览》2022,(8):154-156
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易陷入各类危机事件,为维护大学生权益,保护其身心健康,应加强对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法律问题的重视.基于此,首先简单阐述了大学生危机事件特征,指出大学生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要求,进一步以某危机事件为例展开深入剖析,了解大学生在微社交环境下可能存在的危机事件及后果,以此有针对性地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4.
彭翮翔  张波  刘强 《法制博览》2014,(2):313+312
信仰,作为一种价值向导,对全社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中流砥柱,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而大学生信仰在根本上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当前大学生中出现了信仰危机。本文通过实际调查和访谈调查、分析目前我校大学生信仰状况以及影响大学生信仰形成的主要因素,旨在为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5.
在校大学生犯罪特点、原因及预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校大学生犯罪与社会上其他刑事犯罪有很大不同。近年来,在校大学生犯罪呈上升趋势。如何遏制和预防在校大学生犯罪.保护其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作者通过对2000年市检察一分院办理的在校大学生审查批捕案件的调查分析,从在校大学生的犯罪特点、原因、预防及区别对待处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预备党员培养考核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帅  张国力 《工会博览》2008,(11):12-12
文章对当前高校大学生预备党员培养考察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加强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考察工作机制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村官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社会角色,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村官这一社会角色有了新的认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从事村官这一职业.本文就村官的社会性质,它所积淀的规范、价值观等对大学生竞争村官的一些启示进行探讨,就大学生村官在建设新农村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国家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农村人才匮乏而做的有益尝试.面对纷繁复杂的农村工作,一些大学生村官没能经受得起利益的诱惑,触犯了法律.虽然有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撑,但由于其主体身份法律定位的模糊性与客观履职行为的复杂性,使得司法实践中对于其职务犯罪在罪名认定、主体管辖等方面存在诸多争议,甚至出现了一些执法困惑,引发群众不满,影响了农村稳定和新农村建设.因此,对于该制度我们尝试从理论和实践中进行演进,以此探索出符合现实需要的路径,使得该政策得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惠林军 《法制博览》2023,(18):142-144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从学生向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尤为重要。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的大学生是法治化国家的基本教育要求。学校作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平台,需要加强对教育环境的优化和教育途径的拓展。特别在新媒体时代发展背景下,为法治教育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需要结合新媒体技术拓展教育途径和内容,保证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主要对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必要性,新媒体对法治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探究新媒体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创新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了非法传销在大学生中蔓延的现实、大学生参与传销活动的特点和危害;其后着重分析为什么非法传销欺骗大学生能够屡屡得逞的深刻原因,指出主要原因在于洗脑后的精神控制,此外还包括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大学管理的漏洞等因素;最后探讨了如何解救大学生,让他们远离传销,踏踏实实地完成学业和步入社会。  相似文献   

11.
就业难背景下的大学生实习期间会有很多的问题出现,健全与完善各项培训制度和措施,努力构建大学生实习其的内容,是当前保证大学生实习期得到全面锻炼,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层出不穷,触目惊心。大学生犯罪具有多样性、爆发性、残酷性、智能性、无因性等特征。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有:大学生的性格和人格存在缺陷、学校教育不适应现实需要、家庭教育失败、社会上犯罪亚文化渗透等。就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犯罪而言,学校应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做好管理工作;应更加重视和完善家庭教育;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做好社会控制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原因,网络购物已经成了大学生们日常购物的主要方式.本研究基于新疆农业大学目前正处于封校防控疫情的阶段,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获取数据,并进行了整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的特点,大学生虽有维权意识,但由于怕麻烦、维权能力有限等原因,导致大学生的网络购物...  相似文献   

14.
宋杰  高健 《法制博览》2022,(8):30-32
提升大学生网络法治意识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和建设法治社会的需要.研究大学生网络法治意识,要把握其自主性、潜隐性、差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针对分析在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过程中面临的大学生网络法治观念淡薄、高校网络法治教育缺失和虚拟网络环境复杂多变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通过培养大学生网络法治自律意识、加强高校网络法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5.
周凤生 《工会博览》2009,(3):144-145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本文主要依据西南科技大学“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结果,对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宇龙 《法制博览》2015,(6):253-254
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有自己特殊的思想状态。法学院与非法学院的大学生对法治观念的了解和认识程度相差很大。中国社会背景下,缺乏法治环境和传承基础,大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无法充分感受法治精神,法学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充分学习法治思想,能很好的从法治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实现高校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建立,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大学生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7.
7月30日,东城区总工会组织农民工大学生,开展了一次颇有意义的暑期活动.当天上午,40多名去年入学的东城区职工大学优秀农民工大学生的代表,满怀敬仰参观了时传祥纪念馆,瞻仰了这位老劳模的塑像、在讲解员的引领下,认真观看了展览和纪录片.  相似文献   

18.
外国游人到了法国,特别是来到首都巴黎,随处都可感受到浓郁的艺术气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在<欧游杂记>中曾写道:"从前人说六朝的卖菜佣都有烟水气,巴黎人谁身上大概都长着一两根雅骨吧!"到了巴黎,使人"几乎像呼吸空气一样呼吸着艺术气,自然而然就雅起来了".法国具有如此浓厚的文化气息,不仅是由于法国人尊重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热爱自己的文化遗产,也是源于巴黎等各个城市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举目皆是的图书馆、展览馆、画廊、剧场、电影院,而近年来法国兴起的博物馆热更是这种文化艺术气息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自瑞士苏黎世大学经济学教授布鲁诺.弗雷《艺术与经济:文化政策分析》①一书,介绍了欧美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关于文化经济学的研究状况,以及弗雷在文化经济学上的立场和观点。文章主要内容如下。一、文化经济学现状在采用经济学方法的社会科学中,艺术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  相似文献   

20.
一段时期以来,大学生犯罪案件的数量和情节恶劣程度有增加、提高的迹象,呈现犯罪主体范围广泛、犯罪类型较为集中、犯罪有智能化趋势、犯罪行为具有突发性等特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除了大学生总量以及大学生占青少年比例在逐年增加的原因外,还有社会存在问题的影响、家庭因素影响、学校教育管理存在漏洞、大学生本身原因等。从高校层面预防大学生犯罪意义重大,其对策主要有: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建立学校与家庭常态联系机制、加强大学生El常管理服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