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警察违法犯罪行为会比一般的违法犯罪行为造成更恶劣的社会影响和后果。影响警察违法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因素有警察的社会角色、警察的职业文化、警察的应激心理和警察心理环境与不同意识层次的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联邦行政违法法典》(以下简称《行政违法法典》)是当前世界上一部较新的行政违法类法典。该法典在内容上既包括了行政违法行为如何处理的相关问题,同时在分则中又详细列举了十七个领域中的各种违法行为。该法典具有内容全面性和观念体现时代性的两个突出特点,在行政违法的内涵、公职人员行政违法责任的承担方式以及法典化等方面与我国行政违法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别,通过比较研究对完善我国行政违法问题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违法构成     
违法构成是指我国法律规定的,表明具有社会危害性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某一行为已构成违法,以及构成违法所必须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本文的违法构成是指违反治安管理法行为的狭义违法构成,主要由四个要件构成,即违法的主体和违法的主观方面(主观要件),违法客体和违法的客观方面(客观要件)。  相似文献   

4.
反垄断法的违法确认原则有二个一是本身违法原则,二是合理原则.它们在美国反托拉斯法实践中形成,作为判断垄断及垄断性行为违法与否的原则.后被各国反垄断法所采用.反垄断法的违法确认原则具有不确定性,本身违法简便易行,合理原则公正,二个原则均有存在的合理性.我国反垄断法中这些方面的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亟待改变,以合理原则与本身违法原则相结合的立法体制需要有专门的反垄断法和专门的竞争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5.
违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实现人权保障、司法正义不可或缺的法律制度,是证据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因传统上受大陆法系影响,违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刑事立法中尚属空白,由此才有了刑讯逼供屡禁不止、司法不公、侵犯人权频频发生.确立违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完善刑事立法、规范执法行为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理论角度,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确立违法证据排除规则之意见和构想.  相似文献   

6.
在违法性的判断上,向来有违法一元论与违法相对论之争,违法一元论在立论基础与理论依据方面存在诸多的不足,相反违法相对论以法是裁判规范为前提,遵循法领域的不同目的,倡导违法性的判断应独立进行。一方面摒弃了僵硬地肯定法秩序的统一性,另一方面注重目的导向的问题解决,故违法相对论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7.
纠正违法制度作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全面系统的法律规定及运行机制,存在知情渠道不畅、监督标准不一、监督形式不规范、监督手段单一乏力等诸多问题。立法应当明确检察机关纠正侦查活动违法制度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适用范围,同时规定救济途径、监督保障机制,从而对我国的纠正违法制度进行全面化、系统化的构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一、认知特征 违法青少年的认知特征,表现在他们所特有的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等诸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公开发行企业债券中,有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等事项是是否获得批准发行的重要条件和需要披露的信息,但因企业自身利益考量、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规定的不一致与模糊等,影响了企业恰当执行和适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等事项的披露规定,也无法完好保护投资者利益。基于此,文章立足于2011年部分企业公开发行企业债券申请文件中对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表述,以及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的现有规定,探讨企业如何恰当执行和适用重大违法违规情况披露规定,以及对该规定的进一步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存在各部门法对于违法行为表述相同的情况,这种冲突和重叠给司法实践带来一定的困惑,也说明了违法形式之间的界限不清晰。违法性可分为形式违法性和实质违法性,需要用实质违法性及社会危害性来划分违法形式之间的界限。确定实质违法性以及解决冲突的途径有实质理性的运用、法律解释思路的更新、实践类型的构建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