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志     
民族志,也译作文化志,是20世纪初期由文化人类学家所创立的一种研究方法,主要指人类学家对其研究的文化对象或目的物作田野调查,深入到其特殊的社区生活中去,从其内部着手,通过观察和认知,提供相关意义和行为的客观的民族学描写而形成民族志,然后再对这些民族志描述进行分析、比较,以期得到对此文化的基本概念。民族志是了解一种未知社会和文化形态的必要手段。民族志是文化人类学、尤其是当代文化人类学存在的根本,有人把它对于文化人类学的重要性比之于实验室对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重要性。民族志作为当代文化人类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北方 《南风窗》2013,(22):96-96
这是一本相当不错的大众文化批评的作品。书名中的"我们",并不是指我们每个人,而是指中国社会;我们每个人又生活在社会中,便不可避免地要被社会的精神裂变所影响。如果说各种形式的大众文化可以视为这个社会的"精神"表达,那么,文化领域内的裂变、矛盾、紧张等症状,便可以视为社会分裂的表征。作者周志强教授在书中用了绝大部分的篇幅谈论大众文化,其实他关注的是社会变迁以及分裂本身。作者信手拈来,呈现了大众文化领域内的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私法领域内,法律规避作为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在学术界和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就其性质分析,法律规避作为一种法律行为,是欺诈行为亦或是选法行为;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是独立的亦或是公共秩序保留的一部分;就其效力而言,规避内国法和外国法是否有效。本文针对如何认定法律规避及其效力问题展开论述,提出个人观点,阐述一家之言,并重新诠释我国法律规避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4.
整体性理解中的国家与社会: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学中新制度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就是强调社会群体的历史文化传统对其成员在合理性标准与利益认定等方面所发挥的不可忽视的影响,文化因此作为一项制度因素被引入了政治学研究的范畴。本文借鉴新制度主义的这一研究视野,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不同于传统自由主义的考察,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同构性,进而提出了一种对国家与社会进行整体性理解的可能性。在全球化时代,充分认识到历史文化传统对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在文化继承的同时进行合理的制度创新,对非西方国家未来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英特尔(Intel)是世界信息产业界公认的骄子,电脑内部微处理器的全球主要供应商。作为英特尔资深副总裁的虞有澄先生,是华人在美国高科技领域的佼佼者。他在《我与英特尔》一书中,生动地描写了英特尔通过学习而创造组织生机的过程,给人以深深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文化"大概是最难索解的概念之一。2003年曾被称为"中国人的权利"年,新一届政府上任本身所代表的"新"意,所倡导的善治、亲民等政治理念,最终汇聚到民生、民权那里,"中国人的权利"成为一个激动人心的话题,上至国家总理,下自民工、学生,都服务于它,使其成为一个充满希望并有待拓展的领域。但历史的发展并不一泻千里,奔流乘胜,进入2004年,它突然停顿,迂回,它有意无意挑选了另外一群人,导演、戏子、经师、学者、贤达,以文化的名义,以另外一种姿态、用心跟我们对话。这就是"中国文化"的胜出、表演。  相似文献   

7.
李军 《工会博览》2003,(6):15-17
企业文化作为当代社会新型的科学管理理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已越来越被企业管理者所重视。在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8.
在航空百年历史上,被人们所铭记的飞行器有很多很多,但作为一种运输机被载入航空史册甚至改变了历史的却是凤毛麟角。它被艾森豪威尔誉为帮助美国取得二战胜利的四种武器之一(另外三种是巴祖卡火箭筒、吉普车和原子弹)。它就是C-47运输机。  相似文献   

9.
国博门前的这尊孔子像注定会被过度解读,它的形象、位置、高度、朝向,都可以赋予各种各样的意义,而且,很多人都会认为只有自己的解读才是最准确的。但是无论如何,人们必须要承认,这尊孔子像出现在敏感位置,的确是中国文化领域内的大事件。在一个国家精神与文化生活最重要的空间,孔子像与其他历史人物如此近距离地相互呼应,你不难体会到这个国家精神文化生活领域发生的某种变化。套用仓央嘉措的诗句:你懂,或者不懂他,他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相似文献   

10.
李北方 《南风窗》2012,(8):86-89
很多披着普世主义外衣的价值观是进步的,甚至曾经是革命性理念。但是,这些价值的传播和实践无法脱离政治生活中的权力关系,普世主义在绝大多数时候被强势者所利用,变成了一种压迫性的文化工具。  相似文献   

11.
在企业经营和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将执行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来提及,是在20世纪末在企业管理理论界才出现的一个全新观点,近年来,我公司将执行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作为企业的一员,我们在为企业建立执行文化尽好一个普通员工的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建言献策,探讨和讨论企业执行文化建设,在最广泛的职工领域认识执行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效率的反面     
刘阳 《南风窗》2007,(19):3-3
按词典解释,效率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简单说,就是活干得快;作为一个中性词,它是对完成过程的描述。至于是否做得好,不一定,因为"好"是一种价值判断。效率是搭在人与目的之间的桥、一种手段,它是好的还是坏的,要看它被用来做什么。"不奢望天长地久,只要是曾经拥有",这就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过程获得了独立于目的和结果之外的存在价值。于是对过程的描述——有效率、快,就被人们主观赋予一种美感或褒扬,成为值得追求的对象,原本的目的反被忘记了。就像飙车族完全忘记了自己要去哪里,最终能否到达他也漠不关心,而只顾陶醉于汽车这一技术手段所带来的速度刺激之中。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印度对美国国内政治的塑造方法很少被关注,并更少被比较。大多数分析家描写美国对这两个崛起中的国家的影响。但是,在国际关系领域中,这两个国家对美国国内决策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一种比较典型的影响通道来自于游说集团。虽然双方都经常通过这类的方式,但是他们的游说行动还保持差异。按照理性主义,一切行为的基本特征都是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精密计算。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归纳方法来探索中印采取的游说措施,并使用国别观察来区分双方游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最后,文章要判断为什么印度在美国的游说行动往往比中国的游说行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16,(5)
正各种对凤凰男、农村的吐槽,不仅仅是富裕对贫穷的吐槽,也是在文化等级上,"高档"对"低档"的心理优越感。今年春节期间,一则"上海女友陪江西男友回农村过年"的帖子在网上爆红,微信被持续刷屏,引起网友的热烈讨论和社会的极大关注,一时间很多描写各地农村现状的帖子接力出现。  相似文献   

15.
正张骥教授在近几年内相继推出《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国际政治文化学导论》等著作,2009年12月又领衔撰写和出版学术力作《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作为作者在以前几本著作的学术基础之上的登高之作,该著展现出作者在该学科领域的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力和难得的学术高度。  相似文献   

16.
西方消费文化理论述评(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消费社会是一个被物所包围,并以物(商品)的大规模消费为特征的社会,这种大规模的物(商品)的消费,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这种改变不仅是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形式的转变,同时也是一种整体性的文化转变。有学者认为,就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而言,这场转变的历史重要性甚至超过了20世纪一些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如两次世界大战、东西方之间持续数十年的冷战等等。这场转变首先发生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它并不是西方国家特有的社会和文化现象。作为今天西方文化中占支配地位的文化再生产模式,消费文化被作为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商业以及令人艳羡的西方生活方式的代表推销到世界各地。 由于消费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日益重要和显著的作用,近20年来,西方对消费文化的研究也逐渐从学术研究的边缘进入到中心,受到来自不同学科、属于不同理论派别的学者的广泛关注。在西方对消费文化的众多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符号学、人类学与社会学构成了三种最重要的路向,本文将要介绍的就是它们的一些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学领域中存在着两种文化批判理论,它们都阐释了文化观念与实践的关联性,并最终将社会不平等合法化了。然而,它们的结论却是完全对立的。法兰克福学派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认为现代社会的文化是一种统一的大众文化,不同的阶级共享由资本主义经济结构所形塑的相同的思想观念和实践。这就创造了一种物化文化,它在标准化的、批量生产的、全员消费的商品假象之下掩盖了不同阶级在权力和财富上的真正差异。与此相反,布迪厄则继承了韦伯的理论传统,认为现代社会的文化以差异性为特征,不同的阶级在消费不同品质的文化产品类型。这种有差别的、分层的文化让统治阶级的成员优于其他阶级的成员,继而使他们的文化具有卓越的品质,最终导致了社会不平等的合法化。  相似文献   

18.
正《这么慢,那么美》作者:罗敷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5年8月1日定价:36.00元《这么慢,那么美》是一位在北欧瑞典生活10年的中国女性,描写她对当地生活、文化、教育、经济等方方面面的观察体会,描写北欧人如  相似文献   

19.
"西藏的长治之道,还是要建立在文化基础上、信仰基础上,不应该建立在一种简单的政治经济基础上。政治经济没有文化作为根基,就容易形成一种临时措施、短暂措施。就汉藏而言,从唐朝以来的,实际上是通过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的支撑,维系了上千年的汉藏关系的大统一大融合。"——圆持法师  相似文献   

20.
近几十年来,以穆斯林为代表的外来移民在英国人口构成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英国政府也曾把支持文化多样性作为国策。但随着伊斯兰恐怖分子活动加剧,伴随文化多样性出现的民族文化冲突日益受到关注。以卡梅伦为代表的保守分子和其他右翼分子的言行预示着一种新形式的种族主义情绪正在英国悄悄蔓延。持续多年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正被许多人谴责为导致当今英国社会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