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诣 《中国青年研究》2023,(1):87-95+120
以双方互动关系的想象为核心的CP社群,从“圈地自萌”的边缘群体到“破圈而出”成为资本的新宠儿,再到当下“万事皆CP”的泛CP时代,呈现出网络社群内生、他构和分化的三重逻辑。本研究对8个不同类型的CP社群展开了为期多年的网络民族志研究,并辅助12位CP粉的访谈发现:CP粉通过情感同构和情感意义的生产形成群体共情,建构起情感异托邦;并在外部社群、资本和CP正主等“他者”力量的助催下,实现社群的破圈、出圈和固圈;最后,CP社群与现实碰撞融合后呈现出解构、暂时维持、循环再生的多元态势。CP社群在满足受众情感需求、创造积极文化意义的同时,也存在过度资本化、审美趋同和逃避现实的危机,亟须正确引导,创建良性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治愈”在网络和文艺市场上形成热潮,为了探究“治愈”心理体验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当代青年如此需要“治愈”,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对有过“治愈”体验的15名青年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研究结果表明:(1)“治愈”是借助一定的外界事物使个体内心积极转变的过程体验。(2)令青年人感到“治愈”的元素可以分为:小动物、理想中的生活方式、人际互动、自然环境和治愈系文化产物。(3)“治愈”心理体验的意义与功能有情绪调节、提供情感支持、辅助认知调节、激发动力与缓解疲劳。(4)青年人的“治愈”需求有情绪调节需要、情感补足需要、发展认知需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5)个体的心理、认知、行为状态随着“治愈”心理体验的过程逐渐趋向积极、稳定、平衡状态。总的来看,“治愈”心理体验对于青年群体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心理自助有着积极的意义,也具有一定的心理安抚和正向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情感传播是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的推动力量、执政党和政府权威形象的建构路径、政治制度和政策效能评价的提升策略.情感传播与政治认同的这种耦合性经由网络空间泛化、分化和极化情感的再造,会对民众的政治认同形成多维挑战,主要表征为政治认知基础变异、政治权威话语场域压缩、政治评价非理性显现.为应对政治认同的情感传播挑战,要着力于推进政治情感向民众的精准投放,建构牵引民众的政治情感话语,防范和消融民众的负面政治情感.  相似文献   

4.
人的需要沿着“生存需要”、“享受需要”、“情感需要”、“发展需要”的层次结构逐级上升 ,这是需要上升的一般过程和规律。然而由于意识的能动调控和作用 ,人的需要的发展又有“层次跳跃上升”、“层次横向膨胀”、“层次下降与后跳”三种特殊表现。  相似文献   

5.
年年的“两会”上,会有文艺、娱乐、体育方面的许多明星出场,这些明星是来严肃地参政议政的,所以,新闻的重点应该是如实地报道他们发表的有关参政议政方面的谈话、建议、提案,而不是以“八卦”方式去猎奇、去恶炒。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各大虚拟趣缘社区快速成为女性青年交换行为的主要场域,在这些线上交换行为之中,悄然萌生了与费孝通指向的“去人情化”分殊的情感与理性的交融关系。这样的嵌合看似构成了消费领域的反资本逻辑,然而,情感与熟人因素的介入实则可能暗含了新的权力结构。本文以女性青年消费主导的时尚类虚拟趣缘社区为例,通过对20位受访者的深度访谈与6个网络社群的网络民族志研究,深入探讨虚拟趣缘社区及其中交换行为的秩序。研究发现,在虚拟趣缘社区下形成了在信任、趣味、工具三重关系和情感、理性两重倾向下的不同交换逻辑,交换逻辑代替“买卖”成为群体分野的关键要素。群体分野造就了社群结构,情感作为结构权力的一部分不断隐藏和矮化工具理性,造成了社群关系的不平等与对成员合理利益诉求的侵蚀。  相似文献   

7.
自休谟提出“事实与价值二分”的命题之后,如何诠释道德的实在性及道德认识路径成为认知主义伦理学的重要任务。《论语》作为儒家的首要经典,其开篇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仅蕴含了对道德实在论的确认,同时也通过“学”与“乐”的关系阐述,使情感体验成为道德认知的有效通道。另一方面,通过“君子不愠”避免使儒学陷入情感主义伦理学的泥潭。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人类替换成为持续争论的话题,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更是加速了替换的可能。从情感劳动视角看,在个体能力层面,人工智能并不拥有真实情感、自我意识和情感理解的能力;在实践基础方面,人工智能不具有具身性、社会性和共情实践的基础。因此,人类情感劳动具有不可替代性,人工智能无法实现人类替换。当前的并非真实的人工情感劳动也具有一系列的潜在风险,包括人的价值和伦理危机、消解人际关系、冲击人的情感认同等。  相似文献   

9.
“后真相”境遇下的网络空间建构出情理裹挟传播、娱乐化传播、圈层式传播等新型情感传播形态,在传播中嵌入情感化的认知取向、话语体系和行为模式。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开启了情感转向,网络情感借机入侵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原有的真理基础、权威话语、价值共识面临传播生态变革的风险。对此,应着力于建构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的情理基础,增强主流媒体情感传播的竞合能力,促进网络圈层异化政治情感的正向转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封建社会”与“奴隶社会”一说值得商榷 在今日看来,史学已成为当代思想的一个关键方面。中国能否更智慧、更清明,颇待乎一个全民读史的浪潮,因为眼下我们不急于理想,甚至也不急于情感,所急者首先是事实——基本事实都不甚清楚,却憧憬理想、抒发情感,又如何靠得住?读史,就是寻找并确定事实的过程,但几十年来,史学在方方面面形成了许多定式,令人们以为自己在接触历史,实际不过是接受从理念到理念,从空想到空想的“义理”。这远非仅在当代史中如此,现代史、古代史甚至史前史都如此。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证人证言认定案件事实,需要经过证据准入和评估两个阶段,主要围绕证人证言的可信性审查展开。司法实践中,证人证言可信性的质证存在证人不出庭、质证能力低、质证运行差、质证后不评价和忽略非语言行为等问题,导致证人证言可信性审查不足,庭审质证虚化,案件事实认定不准确。应从“证言三角形理论”分析证人证言的形成机制,明确证人证言可信性的内核,进而确立证人证言审查重点,即证人证言的法律可信性、逻辑可信性和补足可信性,并设置“三步走”可信性审查模式,以弥补现有证言可信性审查的不足,提升案件事实认定的准确率,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2.
新闻是人类报道最新事实的社会活动,宣传是人类扩展思想观点的社会活动。无论是新闻报道的“事实”,还是宣传扩展的“观点”,两者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因此,从信息的观点看,新闻和宣传都是人类的传播活动,两者都拥有相同的传播系统,都具备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工具和受众四种要素。由于新闻和宣传都是人类的传播活动,这就使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用传播的观点来研究新闻与宣传的关系。作为一种尝试,本文将依次通过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工具和受众四种要素来分析新闻和宣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爱民 《青年论坛》2010,(4):133-136
语言是一个负载信息的符号系统,交际是一个信息在交际者之间双向或多向的互动过程,信息的共享是交际活动的目的,信息的互动是交际活动的本质,语言的运用是交际的主要形式。“情感过滤”是一个人情感因素对语言习得和信息输入、输出产生的影响。学习动机、语言焦虑、语言态度、自我意象、自信心和移情等是造成“情感过滤”的主要因素,关注交际意义而非形式、关注交际情境、实现可理解性信息输入是降低“情感过滤”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存在之家,对人类来说,语言的边缘就是世界的边缘,李煜用其词确定下了其他人可感知但莫可名状的情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李煜用可说清的语言扩展了人类明晰的世界的边缘。  相似文献   

15.
浅论非语言在教学当中的运用呼格吉勒图一、“非语言”界说。“非语言”这个概念是由“语言”概念演绎而来的。我们知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它又是语音和语义相结合的听觉符号体系。那么,“非语言”是什么呢?在许多行为学论著中,学者们把“行...  相似文献   

16.
消费生态化直接针对消费主义的种种弊端,主张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规范人类的消费活动,因而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实践消费生态化不是无条件的,从认识论角度看,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认识能力、现代科学技术都是其重要前提。必须立足于人是"自然—人—社会"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类的生态生存是其实践生存的前提等基本事实,从人的认识能力的非至上性、社会存在必然有某种程度的非属人性、现代科学技术具有高风险性等方面,从认识论的高度,解读为什么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通过消费生态化来引领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社会空间,身体“在场”是情感联结的关键,身体“缺场”会引发青年群体情感断裂、情感缺失、情感障碍的危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情感危机的化解提供了技术支撑,身体通过技术延伸,在网络空间呈现“虚拟在场”,青年群体在网络空间进行情感转移,获得情感补偿,产生情感慰藉,但也可能产生逃避现实、持续孤独、自我迷失的“后遗症”。元宇宙空间是虚拟现实混合空间,化身“沉浸式在场”成为新的生存方式,为青年群体情感危机的化解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元宇宙中,通过虚拟化身主体实现情感延续、通过主体在场建立情感联结、通过主体预演进行情感适应。青年群体处于人生的特定阶段,消解情感危机,保持良好的情感状态是青年健康成长、持续发展的保障,是青年适应日趋复杂的、竞争激烈的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传播作为一种信息互动过程,是指人们通过有意义的符号与通道,表达与理解某种事实、观点、态度或情感,输出与接收某种信息的活动。传播是人的基本属性之一。人类以实践活动为根本的存在方式,根据在实践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可以界定人的本质。实践活动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而主体性特征的基本标志之一就是人类的理性思维,这是保证实践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的基本条件。既然是思维,就一定会有内容和形式。思维的内容一定会通过、表达、传播这种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一个人只有一半是…  相似文献   

19.
孙玉霞  周延云 《理论月刊》2005,(11):110-112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人类在现实和虚拟两个世界中生存,由此决定了人类情感的两个层面:现实情感与网络情感。网络情感作为现代人生活的一种时髦其存在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问题则是本文所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黄曙光  陈建生 《求索》2007,(9):198-200
自从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以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就成了现代语言学的“第一定律”。然而。按照认知语言学理论,语言是人们在对现实世界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而形成的,在现实与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一中介,即“现实-认知-语言”,语言符号是人类认知的结果,因此,是有理据的。本文从语言符号的起源和现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非任意性问题两方面论证了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语言符号是非任意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