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作为政府治理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更关系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当前,各地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主要举措在于增加执法领域、扩大执法权限、整合执法主体、加强基层执法机构建设等方面。但在改革推进中,也出现了执法职能划转不够科学、执法机构整合困难、综合执法体制机制不畅、执法主体承接能力不足等问题。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需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目标,进一步把握政府行政规律,稳步推动相对综合执法,厘清综合执法权力边界,加强综合执法协调机制建设,强化主体建设等。  相似文献   

2.
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与模式对政府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笔者通过考察郫县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从政府治理的角度探讨适合现代智慧城市的治理理念,提出相关建议:从整体出发,推进行政体制和机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管理职能,适应城市智慧化要求;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改善企业投资环境;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行政监督和问责;深化审批制度的改革,激发社会活力;以人为本,改善智慧城市治理理念;公众参与,拓宽智慧城市的多元途径;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升智慧城市的综合水平;建设电子政务,推动政府治理走向智慧化时代等对策建议,从而推进国家以及政府在城市治理领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不依法行政,危害巨大。从"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夯实执政基础;进一步转变执法理念,加强执法队伍监管;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程序,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进一步创新执法方式,保证执法效果"等方面,自觉堵塞制度漏洞,深化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与创新的举措: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对城市协管人员执法责任监督,以住建部为城管执法部门的主管机构,理顺城管执法部门的领导体制;在执法要求中增加"规范执法"内容,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财政制度保障等,其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统治行政向服务行政的转变等,"智慧政府"应运而生。上海"两张网"建设通过价值理念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结构优化、流程再造、数据支撑、技术赋能等,打造出"以人为本"的上海样本。今后,应继续加强顶层设计,完成流程再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开放与共享,加强安全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和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高风险阶段且面临多重叠加风险。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5G通信技术为标志的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推动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建设走向新的发展阶段。高风险社会的智慧社区建设,既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新兴技术所带来的治理效能,又需要规避技术风险复杂性及其与传统风险的叠加效应。针对人工智能技术风险的敏捷治理完全可以应用到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的建设中来,这需要考虑五个维度上的变革:适应性治理理念、风险响应的社区多元共治体系、风险预测与防控的城市与社区联动机制、助推式的风险治理政策工具、社区层面的首席信息官制度。在智慧社区的推进环节,需要城市与社区的顶层设计,需要充分考虑风险感知、决策分析、组织协同、合作治理、社区动员与科技赋能等多个关键环节及其衔接,以综合打造高风险社会的智慧社区敏捷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从整体上探讨"放管服"改革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的内在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放管服"改革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的相关政策文本进行质性分析发现:"放管服"改革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总体遵循"技术赋能—权力规制—制度供给"的逻辑框架,即以权力规制为中轴,包括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与强化营商主体责任两个方面;以技术赋能、制度供给为两翼,包括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增强监管执法创新、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加强营商法规供给、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保护市场主体权益等六个方面,共同推动营商环境优化目标的实现。三者的关系逻辑为:通过技术赋能突破权力规制的阻力与障碍,促使政府清权、减权、放权落到实处;通过制度供给规范和约束政府的权力,奠定和巩固权力规制的基础,防止和避免规制的"内卷化";技术赋能与制度供给之间则互为重塑与保障。这一研究为地方政府开展"放管服"改革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的实践提供了参考模板。  相似文献   

8.
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思路与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20,(6):139-145
智慧养老在价值理念、技术应用和人人交互等方面具有创新模式意义,可将其视为一种新的观念能量、技术能量和智慧能量,作为养老服务模式升级乃至体系优化的必要条件和要素,借助信息化应对人口老龄化。以养老服务模式和体系为研究对象,可以从智慧养老的功能定位和优势特点入手,探讨利用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思路和进路,即提出借助价值嵌入、技术赋能和交互增慧等功能定位的方式使智慧养老的智能化建设建构在融合并集成传统养老服务模式的优势特点的基础上,采取以"量身定制化"增加服务人情味、以"包容性智慧"提升服务可及性、以顶层驱动和分层整合增强服务协同性的智慧化建设进路。  相似文献   

9.
数字公民是智慧治理的基础和关键驱动力。数字公民的身份能够使人们在数字世界中不是作为代码而存在,而是作为技术的使用者和协作者而存在,并通过数字世界对物理世界的传导过程,实现物理世界公民身份与数字世界公民身份的同步革新和增权,赋能现实社会的智慧发展。智慧治理既是对人的主体性的肯定,也是人的价值的回归。而人作为治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智慧治理中也被赋予了新的身份,即获得认可并积极行动的数字公民。数字公民不仅仅是0和1的多种排列组合体,也是人的情感体验、交往价值等的交互融合体,更是数字治理走向智慧治理的重要载体。因此,探索数字公民的身份建构逻辑及价值实现路径,能够在新的技术样态下赋能智慧治理,打造数字技术与治理生态正向循环的圈层结构。  相似文献   

10.
《行政论坛》2022,(3):59-66
以组织结构扁平化改革推进高效率行政组织体系建立,是适应数字政府建设与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的关键。文章基于扁平化组织理论,以浙江省龙港市“市直管社区”的扁平化改革实践为例,考察基层政府扁平化改革的实践前沿,研究发现,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基层治理“扁平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县域治理体系,推进了县域治理结构、体制、机制、价值等全方位变革,突破了传统科层制政府的局限,具有赋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促进政府组织模式转型的双重作用。尽管龙港市全面取消了乡镇(街道)层级,但依然存在扁平化改革不彻底、机构设置不合理、政府职能定位不清、制度配套不完善等问题。深化基层政府扁平化改革,需要坚持数字赋能、多元共治、为民服务与行政赋权等目标导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智慧治理时代。智慧治理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正在推进的智慧治理面临治理效率低下、数据信息安全等困境和风险。对智慧治理面临新任务新期待的理论认识不足、主动适应不够,以及过度依赖智能技术对智慧治理的定位不准是导致困境和风险的重要原因。解决智慧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实现从智能技术赋能到技术融合的转变,理念融合、过程融合及目标融合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综合行政执法自20世纪90年代作为试点再到全国展开,历经城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执法方式、执法理念等变化,这个过程体现了城市综合行政执法模式从粗放转向精细化的趋势。当然,在城市综合行政执法模式向精细化转变中还存在不足,需要通过完善法律、确定执法范围边界、整合与协调数字化平台等方面进一步推进城市综合行政执法的精细化。  相似文献   

13.
行政执法中的执法不作为与乱作为与执法"有法不遵守、程序不规范、裁量不公正、行为不文明"等密切相关。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这是行政执法改革的方向。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必须通过法治化的路径,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推进:严格执法以法制完备为前提、规范执法以公开透明为保障、公正执法以裁量正当为重心、文明执法以人性关怀为内核。  相似文献   

14.
《行政论坛》2021,(1):59-67
基于社会形态特征的学理性分析以及常态和应急态下的治理行为特性比较研究发现,协同治理理论框架是实现跨阶段协同的重要基点,需要围绕多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协同决策、协同规则、协同行动、监测评估等过程要素进行系统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多要素多环节多情景的协同治理结构;深化结构性改革,完善政府组织制度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健全机制为抓手加快制度性协同创新;强化制度保障体系建设,为协同治理赋能;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协同体系。  相似文献   

15.
治理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推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应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有效治事的效用逻辑以及撬动改革的发展逻辑。超大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在理论层面,基于“结构—过程—功能”分析框架,是一个以数字技术赋能治理体系调整、治理过程优化,进而释放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整体效能的过程;在实践层面,通过对以北京“接诉即办”和上海“一网统管”为代表的超大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实践的比较分析发现,虽然转型动力和转型路径不同,但是技术和制度都是影响转型的关键性要素,且二者相互作用。从整合性、过程性视角出发,协同理念、组织、技术与制度四要素,未来优化超大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需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良性互动的复合路径,同时推进技术和制度双重变革,并在机制创新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行政论坛》2022,(1):128-134
目前,有关商品房社区治理的研究主要有"权力嵌入论"与"业主自治论"两种观点。随着住房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商品房社区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物权空间,上述两种观点在治理实践中客观存在传统权力嵌入困难、业主自治不足的双重困境。在此情境下,"技术赋能"成为嫁接"权力嵌入—业主自治"的中间媒介和黏合因素,是基层政府将治理触角延伸至社会的新兴形式,以及实现业主居民组织化自治的路径选择。通过对S市商品房社区票决技术演变的分析,发现政府在新型物权空间中,一是运用制度性和行政性工具对治理场域进行重构,为基层技术型治理提供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支撑;二是通过依托新兴技术建立留痕化和便捷化的赋能机制。这两个方面的有机契合实现了从传统权力嵌入到新型技术嵌入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业主自治制度的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7.
推行公安机关刑事案件法制部门"统一审核、统一出口"工作机制改革,既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有效改进公安机关执法权力运行机制的重要任务,也是积极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制度改革,健全冤假错案预防机制,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有力制度保障。推行"两统一"改革,应厘清"两个认识",统一思想,明确改革方向;加强机构建设,明确职责,做好组织保障;加强制度建设,细化标准,提供制度保障。此外,推行"两统一"改革还应做好配套工作,如建立争议解决制度、责任追究机制和执法考评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王光 《学理论》2015,(7):117-118,121
智慧社区建设与管理不仅是一项前沿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社区建设的"沈河模式"在其发展变革过程中,智慧社区建设亦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智慧社区是指综合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搭建起的信息化、智能化的社区生活空间。沈河区智慧社区建设围绕改善民生、推进公共事务治理水平及提升商业服务质量多维度构建智能化平台,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正>针对2023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基层治理,优化社区服务”“改革和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等要求,浙江省衢州市结合实际,创新基层治理,紧盯权责、模式、数智的改革,推动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业务与机构职能的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条的专业性管理和块的综合性治理实现叠加耦合,破解县乡断层、条块分割难题,实现基层应急管理统筹协调机制建成率、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模块设置率、执法装备和应急物资配备率、重点风险隐患精密智控率“四个100%”,推进基层应急管理水平整体跃升,实现了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明责、减负、赋能、提效”。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数字乡村建设已经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1]通过赋能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了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有全域数字治理试验区带动赋能、农村电商赋能、“数据链+特色产业链”融合赋能和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赋能四大典型模式。文章对四大模式的内涵、做法和成效进行了客观全面分析,进而从投入、人才、平台和机制体制方面提出了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