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与伊朗是当今世界一对头号冤家,美国视伊朗为"邪恶轴心",伊朗称美国是"大魔鬼",两国关系充满了敌对、威慑、挑战和对抗,对峙长达28年.这是美苏冷战结束后持续时间最长、对国际局势影响最广的21世纪版的冷战.  相似文献   

2.
李金杨 《法制博览》2013,(6):144+140
随着经济建设的深入进行,人类不自觉地创造了出愈来愈多的魔鬼。我们所处的周边环境到处充斥着魔鬼的影子,臭氧层破坏、沙漠化、酸雨、雾霾、沙尘暴、全球气候变暖,各种可以感同身受的魔鬼在全球化脚步中、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环绕我们左右。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些问题的发生,我们又要采取何种措施来驱除身边的恶魔?  相似文献   

3.
薛西斯 《法制博览》2008,(19):25-25
要是没什么事儿,我们不妨先看一则小笑话,说上帝创造了太阳,魔鬼就创造了灼伤;上帝创造了性,魔鬼就创造了婚姻;上帝创造了一位经济学家,魔鬼思虑再三,也创造了一位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4.
发生在俄罗斯的事情,从来就不是黑白分明的。比如,如果在美国一个叫比尔的人被逮捕了,无论这个比尔是总统还是实业家,大家都会说,没错,这家伙犯了法。而在俄国,如果一个叫什么斯基的人被逮捕了,无论这个什么斯基是总统还是实业家,那大家就会说,这只是一场猫和老鼠的游戏,是魔鬼和天使的斗争,但是对于谁是猫,谁是老鼠,谁是天使,谁是魔鬼,则没有定论。 今日俄罗斯正在热演的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被当局逮捕的“戏剧”,就是这样。有很多人认为,霍氏被逮捕是罪有应得,不能说他腰包里钱多就让他逍遥于法律之外;而另外的人或许说,这是一场政治斗争,是掌握着专政机器的当局击败了一个实业家而已。此事只是马基雅维利式的权力之争,是强大的国家机器试图剪除政治  相似文献   

5.
戴玉 《南风窗》2013,(20):24-24
血腥和暴力本不该和中学生联系到一起,但这几天有两则消息让人不安。9月14日,江西临川二中高三学生雷某走进副校长办公室,反映师生矛盾问题。学校禁止上课玩手机,他由此被班主任批评,手机也被没收。3小时后,雷某冲进班主任办公室,残忍地割破其颈动脉,致当场死亡。雷某凶残行为令人震惊,其所在"魔鬼学校"也浮出水面—临川二中是江西名校,以"高考神话"知名",特别高压,经常考试"。雷某弑师同一天,河南柘城二中的学生因食堂  相似文献   

6.
正"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紫色的天王托宝塔,绿色的魔鬼斗夜叉,金色的猴王,银色的妖怪,灰色的精灵笑哈哈……"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一般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的"心灵画面"。彩塑京剧脸谱,  相似文献   

7.
一个新世纪的演出又开始了,充满了兴奋和恐惧,美国主导着许多猜想。对目前美国的世界地位,美国自誉为世界领袖,中性则是唯一超级大国,另一端是霸权主义。美国因其实力无可争议地拥有战略先手。那么,美国这个主演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这不仅决定美利坚这一大国的兴衰,对世界政治否与泰和经济衰与荣,将产生关键性影响,不可不慎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8.
魔鬼词典里也许应该再加上一个辞条:什么叫反贪?派出去反贪污的反而贪了,是谓反贪。 话说乾隆末年,甘肃省发生了一件贪腐大案,整个一省,从省领导到市领导到县领导,差不多都卷入案中,“全省80个厅州县半数以上各官都参与”,一把手呢,几乎人人脱不了干系。  相似文献   

9.
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发生规模为里氏6.8级的大地震,61人丧失生命。整整一年后,同样是在阳光开始出现之前,日本神户市猛烈摇晃了20多秒钟,“摇”出了一场7.2级的震惊世界的大地震。 黎明前的魔鬼之吻 1995年1月17日凌晨,日本时间5时46分,地球的“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突然轻轻“吻”了一下“欧亚板块”,没想到这个小动作竟成了“魔鬼之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后半期,特别是80年代后,国际形势发生很大变化.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总趋势没有改变,即"时代的本质"没有改变,但"时代的主题"已由"战争与革命"转换成"和平与发展".在时代主题转换了的历史条件下,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已由强调"统一性"和"国际联合",转变到强调"民族特色"和"独立自主".传统的发展战略,实际上是以"一条道路、一种模式、一个中心、一个阶段"为特征的发展战略.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调整了我们党的对外战略,顺应并推动了国际共运中"独立自主"潮流的发展,从而使传统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这一战略转变,既是国际共运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新形势"逼迫"的历史必然,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佚名 《法制博览》2010,(6):41-41
1.不要为了寂寞去恋爱,时间是个魔鬼,天长日久,如果你是个多情的人,即使不爱对方,到时候也会产生感情,最后你怎么办?  相似文献   

12.
让我们仔细看看去年下半年以来揭露的腐败故事,里面有隐藏着魔鬼,却没有被仔细描绘的细节吗? 腐败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要严阵以待的一部分。这不仅因为执政党将反腐败视为生死存亡的斗争,也不仅因为人们也许哪个时机就会受到腐败现象的困扰,还在于,人们同时要承受大量各种官员腐化堕落故事的刺激。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中国是世界上公认对腐败处罚最为严厉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郭思彤 《法制博览》2015,(6):154-155
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大家庭,各个国家争夺的焦点都集中在经济的"制高点"上,而经济的争夺则早已经从传统的财富经济向着知识经济的方向发展,换句话说,知识已经开始对于财富起主导作用了。贸易的产生与发展是一项全球性的业务,是发生在两个甚至多个国家之间的联系,所以在贸易的影响下,知识产权走向国际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本文正是以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产生、现状、特点以及对我国的影响等多方面的介绍,以还原一个最为"真实"的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并为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重大领域,勾画出广阔蓝图."十二五"规划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二五"规划,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通读全篇可以发现里面的"四种考量",一是关注民生的考量,二是科学发展的考量,三是改善生态的考量,四是与世界互动的考量.  相似文献   

15.
石破 《南风窗》2014,(10):8-8
<正>每个国家的公民,不分职业、教育程度、年龄与种族,他们的行为本来均应受到法律的统一保护,亦应受到法律的统一限制,但中国的现实,常常是他们都受制于"关系"——大家都要"搞关系"。在中国传统的"熟人社会","搞关系"势在必需。但随全球化和城市化而来的现代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人们本应不靠"关系"而靠"规则"来打交道。然而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搞关系"之风愈演愈烈,跟之前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从经济学意义上讲,"搞关系"可以看作是一种重要活动或"产业",并且它的  相似文献   

16.
在习近平总书记"两岸一家亲"的论述中,强调两岸要将心比心、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两岸一家亲"的理念是对大陆几代领导集体长期对台政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融合了情、理、法,并兼顾到两岸政治现实的概念。在这一理念指引下,两岸必须也能够做到将心比心。两岸在"尊严"理解问题上存在落差,充分说明了将心比心的重要性。两岸应该在特殊历史经历、理解对方政治难处、尊重对方民意走向、尊重对方社会制度、理解民众心态差异等问题上将心比心。只有这样,才能够拉近两岸的心理距离,深化相互信任,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7.
读者     
《南风窗》2006,(22)
山西转型:神赐天粮与魔鬼粪便的抉择!山西的煤点亮了别人的灯,何时才能照亮自家的前路?山西转型之惑,其实是这个时代一个具有普适和标本意义的困局。在一个建设“和谐社会”的语境之下,不论是山西还是其他任何地区与城市,在经历以能耗、环境等为代价换取GDP增长的非理性发展之后,都共同面临一个转型之惑。只不过,这种困惑在山西这个老“能源基地”身上体现得比较集中、突出和激进而已。通读上期“独家策划”可以看出:煤,对于力求转型与突破的山西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这种资源优势,既是自身发展的“护身符”,更可能是制约转型进程的“紧箍…  相似文献   

18.
陈晔 《法制博览》2015,(1):73-74
人权是一个人作为人而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它包含了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平等、自由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基本权利。本文以社会发展中的新兴社会现象,同性恋婚姻以及堕胎问题作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我国人权发展的概况,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的问题,以期能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为我国的法治事业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视野点。  相似文献   

19.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在一个三亿多儿童人口的大国,儿童作为未来社会的生产力,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我国儿童生存的现状,然后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背后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有关我国儿童福利发展的初探模式。  相似文献   

20.
李北方  杨军 《南风窗》2012,(25):31+30
十八大高度提升了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的高度,并称"五位一体"。执政党在正式文件中对这一议题如此浓墨重彩,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这是建立在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环境后果上所做出的反应,是一个面向未来的重大决策,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充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