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张袁  胡婧 《中国司法》2014,(11):96-98
正2014年9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主办的刑事法律援助实施情况总结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央政法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法学界专家学者、部分省市法律实务界司法工作人员以及律师代表等共计12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在会上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顾永忠教授发布了《2013年刑事法律援助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与会代表围绕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主办的“刑事法律援助实施情况总结研讨会”于2014年9月27日至28日在京召开,中央政法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法学界专家学者、部分省(市)法律实务界司法工作人员以及律师代表等12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上,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顾永忠教授发布了《2013年刑事法律援助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与会代表就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规划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3.
《中国司法》2010,(12):62-62
10月26日上午,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揭牌十周年庆典暨中国特色诉讼法制发展与完善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孝清、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张东刚、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戴玉忠、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石亚军、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樊崇义到会致辞,对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揭牌十周年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并对其未来发展给予美好祝愿。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天达律师事务所联合举办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颁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4月9日—10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德咏、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赵虹、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陈光中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赵相林同志,有主办单位负责人和曾参加过民事诉讼法起草工作的杨荣新、江伟、吴明童等民事诉讼法学科带头人,以及全国各地的民事诉讼法学专家、学者,实际工作部门的负责人等共约70余人。与会专家总结了《民…  相似文献   

5.
2007年3月31日,由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联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主办的“刑事诉讼法再修改重点问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央政法委、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公安部、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等司法实务部门的领导、专家,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社科院法学所等政法院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代表,共计6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最高人民法院前副院长刘家琛、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  相似文献   

6.
2000年9月25日,教育部正式下达文件,批准我校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这是我校进行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我校学科建设的重大事件。2000年10月26日,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在学院路校区图书馆学术厅隆重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该中心将进入正常运作程序。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充分肯定了我校诉讼法学在全国高校诉讼法学界研究的领先地位,也是我校在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科研的思想指导下取得的可喜成果。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将按照教育部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的精神,把基地工作搞…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是我校惟一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独立科研实体。于 2 0 0 0年 1 0月 2 6日正式揭牌。中心成立后 ,在教育部和中国政法大学的关心支持下 ,在中心全体人员的努力下 ,中心的组织机构已经基本健全 ,各项规章制度也逐步落实 ,课题研究、学术交流、对外咨询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均取得一定的成果。一、机构和人员配备中心设有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室、民事诉讼法学研究室、行政诉讼法学研究室、证据法学研究室、资料室和电子阅览室、《诉讼法学研究》编辑部等机构。中心现有专职研究人员 1 0名 ,其中教授…  相似文献   

8.
李敏 《中国审判》2009,(8):F0002-F0002
2009年7月11、12日,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和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主办、美国律师协会中国项目办公室协办的“非法证据排除试点项目”在江苏省盐城市正式启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公丕祥、盐城市委书记赵鹏等领导出席项目启动暨研讨会开幕式并讲话,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光中、张保生等专家学者,美国律协驻华办公室卢炫周女士在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9.
郑林涛  艾群 《证据科学》2008,16(1):F0002-F0002
2007年12月29日上午,《证据科学》杂志首发仪式暨首届北京高校证据科学博士生论坛”在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贵宾厅隆重举行。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霍宪丹局长,中国法学会研究部方向主任,共青团中央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刘桂明副秘书长,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先生,樊崇义教授,诉讼法学研究院顾永忠副院长,科研处卫跃宁副处长等与会祝贺。  相似文献   

10.
四省区“侦查讯问程序改革”调研报告(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2005年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与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河南省焦作市公安局解放分局、甘肃省白银市公安局白银分局共同合作在该三个基层公安机关进行“建立讯问犯罪嫌疑人律师在场、录音、录像制度(试验)项目”之后,2006年7—8月间.课题组分成四个组先后到浙江、黑龙江、安徽、新疆等四省区进行了“侦查讯问程序改革”调研活动。本课题组主持人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樊崇义.主要成员有: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永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宇冠。  相似文献   

11.
继2005年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与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河南省焦作市公安局解放分局、甘肃省白银市公安局白银分局共同合作在该三个基层公安机关进行“建立讯问犯罪嫌疑人律师在场、录音、录像制度(试验)项目”之后,2006年7—8月间.课题组分成四个组先后到浙江、黑龙江、安徽、新疆等四省区进行了“侦查讯问程序改革”调研活动,.本课题组主持人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樊崇义.主要成员有: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永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宇冠。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2月15日,国家检察官学院、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辩护委员会在北京联合召开“审判前程序中的律师作用”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检察院系统、知名大学与律师事务所等30多个单位50余名专家、学者和律师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3.
本刊编辑部和浙江工商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于2012年5月6—7日在浙江温州联合举办了"诉讼法学研究之评价与展望"理论研讨会,作为"法学研究转型"系列研讨会之一。本次研讨会邀请诉讼法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诉讼法学研究与制度环境、诉讼法学研究与立法、司法实践、中国诉讼法学理论体系之构建、诉讼法学研究方法与材料之更新、诉讼法学学术争鸣与学科交流等诸多方面展开讨论,旨在总结既往,展望未来,为推动我国诉讼法学理论研究的转型和发展出谋划策。现将与会学者的精彩发言以笔谈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民事诉讼法学的20年杨荣新(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异师)谭秋桂(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自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己进行了20年。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但对中国来说,这20年却是至关重要的:经济飞速发展,政治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检察官》2014,(7):F0002-F0002
杨迎泽,男,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检察官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理事,兼任首都科学决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樊崇义教授长期从事刑事诉讼法学和证据法学的教学、科研工作,积极主张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科学化与民主化.1996年,他曾参加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工作,现兼任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检察学会副会长、中国侦查行为法学会会长等职务.  相似文献   

17.
“完善刑事辩护立法,提高刑事辩护能力”研讨会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于2011年1月8日在京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张军大法官.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全国人大法工委刑法室主任王尚新,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主任陈国庆.司法部律公司司长杜春,公安部法制局副局长刘国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于宁,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法学会诉讼法研究会会长卞建林教授,  相似文献   

18.
《人民检察》2012,(12):80
为深入学习贯彻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进一步加强我国公诉理论的研究,为公诉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与中国检察学研究会公诉专业委员会、《检察日报》、《人民检察》、《中国刑事法杂志》、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联合开展"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与公诉工作"理论研究征文活动。征文要求如下:一、征文应紧紧围绕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与公  相似文献   

19.
由常怡任主编,潘永隆、李春霖、王红岩任副主编的《民事诉讼法学新论》,已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这是一部组织全国二十四个法律校、院、系、单位共同编写、使用的新教材。所谓新,体现在教材体系新、法律解释新、学术观点新和创作队伍新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对方证人》这本书是由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吴宏耀教授主持翻译的,通览本书并与英文原版加以对比,深感译者翻译精准到位。细细品味,译文较之英文原版,更加生动传神,所展示的故事内容亦跃然于纸上,翻译所要求之"信、达、雅"兼具。该书由50个关于交叉询问的小故事构成。通过这些篇幅不大的法庭故事,美国芝加哥地区著名的刑辩律师把自己关于交叉询问的经验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