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2007年6月27日,戈登·布朗(Gordon Brown)接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正式任命,成为英国第五十二任首相。自此,英国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布莱尔时代,带着经济的稳定增长和伊拉克战争的阴霾开启了布朗时代。  相似文献   

2.
经过1997年、2001年、2005年三次大选锤炼的英国新工党,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掌控政府新闻、应对传媒、利用传媒为本党赢得选举,并为顺利执政创造有利条件的策略和机制,尽管并未以文字的形式标明,但这是一种真实存在并积极指导工党的潜规则。成也布莱尔,败也布莱尔,他的传媒战略为其赢得选举、推行政策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把继任者布朗推到了如何处置布莱尔这一政治遗产的艰难境地。  相似文献   

3.
1998年以来,英国布莱尔政府加速向欧洲大陆靠拢,德国新政府也频频向英国招手,法国对法德“轴心”“老化”焦虑不安。法德英三角关系如何演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本文试就此作一分析。一、在欧盟加速一体化之际,英国趋利避害,加速向欧洲大陆靠拢,开始全面调整对欧...  相似文献   

4.
调整与定位:英国对英美"特殊关系"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朗任首相时,试图加强英国外交的自主性.2010年5月英国大选后,新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布朗外交政策调整的基调.英国对外政策的调整,既是出于对布莱尔政府过于倾向美国的外交政策的反思,更是出于英国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新认识.英国加强外交自主性的努力无疑使英美两国分歧增多,导致英美"特殊关系"频受考验,但英美"特殊关系"的基础仍在,两国相互需求、相互借重的态势还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英美仍会致力于维护这种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5.
“第三条道路”引导下的英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首相布莱尔一上台便提出了被称为“第三条道路”的“布莱尔主义”,并把它作为英制定内外政策的指导原则。经过两年来不断的实践和完善,可以说“第三条道路”在英国得到了比较成功的运用,它不仅推动了英的内政改革,而且也为英从一个衰弱的老牌帝国走向一个重量级的国际强国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使英国这个雄心勃勃的最年轻首相日益从一个英国首相跻身于“国际首相”的行列。一、“布莱尔主义”的政策思想布莱尔首相是当前风行欧美的“第三条道路”的领头羊,因此,“第三条道路”的思想内涵具有较多的英国色彩。他主张从社会民主主义与…  相似文献   

6.
1997 年工党执政后顺利实施了权力下放。究其原因,受欧洲新地区主义的影响和推 动,工党参照欧洲国家经验寻求国内改革的动力,坚定了权力下放的决心。权力下放是推动英国民 主发展的方式,也是解决保守党治下权力合法性不足的途径,还是解决民族联合问题的有效手段 。此外,布莱尔不断完善权力下放政策,作为竞选武器在击败保守党时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英国新首相托尼·布莱尔王利平5月1日,英国工党在大选中以压倒多数的选票击败连续执政达18年之久的保守党。44岁的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第二天正式出任首相,成为本世纪英国最年轻的首相。年少立志从政布莱尔于1953年5月6日出生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一个中产阶...  相似文献   

8.
英国缘何在科索沃问题上如此好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中,英国可谓是美国最坚定的追随者,因而布莱尔有北约“孤独的战争领导人”之称。英国为何在科索沃战争中如此好斗,布莱尔这位二战后出生的高贵文雅绅士何以变成一个狂热的好战分子,这是个值得探讨和回答的问题。首先,借助美国的“...  相似文献   

9.
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前任外交事务特别顾问、现任欧盟委员会外交与政治军事事务主管的罗伯特·库珀三年前曾提出轰动一时的“新帝国主义论”,为布什政府“先发制人”外交战略的出台提供了理论基础。库珀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新帝国主义论”的理论雏形,后经十多年的发展补充,最终形成一套观点极端但思想较为完善的理论,并于去年以《国家的分裂:21世纪的秩序与混乱》①为名著书出版。该书以欧洲政治为轴心,以冷战结束后的“新的世界秩序”为思考框架,试图在美国霸权一统天下的时代维护和凸显欧洲政治的优越性,为世界和平找到在均势与霸…  相似文献   

10.
大事综览     
2005年5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一、布莱尔赢得三连任。6日,英国首相布莱尔领导工党在英国大选中赢得三连任,并开始重组政府。新内阁中内政、外交等主要大臣的职务未作变动。布莱尔早前曾表示,工党的新一届政府将以经济工作为重,努力帮助低收入人群,提高国民医疗和教育水平。17日,布莱尔公布了其第三任期内的政府议程,其中包括45项政府议案和5项草案。英国媒体就此指出,布莱尔能否在议会中通过这些议案将决  相似文献   

11.
最近发生的英国国防部生化武器专家戴维·凯利自杀事件在英国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政治风暴,给英国政坛带来了一系列的冲击和影响。首先,事件使政府的“情报门”危机加深,布莱尔的政治信誉遭重创。伊战结束以来,英政府一直为没有找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而受到广泛指责,甚至英国情报部门对政府为对伊开战而胡乱拼凑情报的做法亦表示不满,布莱尔等主战派在议会和党内的影响受到削弱,凯利之死则使政府处境雪上加霜,公众对其信心直线下降。英《每日电讯报》援引的民意调查显示,68%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在此事件上表现“不诚实和不值得信任”;47%认为政府应对凯利之死负责;59%表示他们对布莱尔的评价下降。  相似文献   

12.
1997年5月,英国工党领袖、新首相布莱尔提出了被称为“第三条道路”的“布莱尔主义”,在英国进行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第三条道路”,是一种适应科技、经济、社会、阶级和生存环境等各方面全球性变化的“中间偏左”的社会民主主义政治哲学或理论。它既有别于...  相似文献   

13.
1998年10月6—10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对我国进行了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他是7年来第一位到中国访问的英国首相,也是香港回归后第一位访华的英国最高领导人。布莱尔上台后把发展英中关系做为其调整外交政策的重点之一,迫切希望加速英中关系的改善步伐。为此今年被定为“中国年”,相继有6位英内阁重要大臣访华,这在中英史上极为罕见。布莱尔的今秋访华更是把英中关系推入一个新的高潮,它标志着英中关系新纪元的开始。  相似文献   

14.
英国工党政府的内外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5月2日,英国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接替了保守党领袖约翰·梅杰,正式出任英国首相之职。至此,英国工党结束了长达18年的在野党地位,并以在下院659个席位中获得419个席位的压倒多数上台执政。经过如此长时期的反对党地位之后,新上台的工党政府内政沙咬上有何新举措,其内外政策同以往保守党政府的延续性和不同之处又是什么,成为各方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围绕上述问题,就英国工党政府的内外政策取向作一分析。一、国内政策1.更多地关注社会问题。长期以来,英国由工党和保守党两大政党轮流执政,两党间最大的差别之一,表现在工党历…  相似文献   

15.
1997年5月1日,英国举行大选,反对党工党以压倒多数票击败连续执政18年之久的保守党,重新上台执政。5月2日,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出任首相,从而成为本世纪英国最年轻的首相。同日,他组建了由22名成员参加的新内阁,其中有5名女性,创下了英国内阁女大臣最多的纪录,内阁成员中只有4名担任过政府职务,且都未超过副大臣级。  相似文献   

16.
美欧接近、中欧疏离与中国的战略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世界政治中一个相当突出和重大的事态,是继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开启大西洋两岸间的一个空前紧张时期之后,美欧在政治和战略上迅速和显著地接近.它们目前彼此呼应和合作的程度即使没有接近往昔的冷战高峰岁月,也已经接近冷战后曾有的共同军事干涉时期.德国默克尔担任总理以来,一直采取亲美政策,与其前任大相径庭;法国自2007年政府更替以后亦如此,尤其令人注意的是萨科齐总统近来公开宣布法国意欲重返20余年前退出的北约军事组织;英国目前已非布莱尔执政末期国内舆论强烈诟病本国政府积极参与伊拉克战争可比,新首相布朗4月中旬访问美国时发表重要演说,主题为恢复和弘扬英美特殊关系.尽管萨科齐和布朗最近都面临民意支持度严重下跌的窘境,但他们在这方面的困难都缘自他们的国内表现,与对外政策无涉.欧盟主要国家在美欧都异常关注的伊朗问题上,与美国的立场和行为差异已大大缩小,而在对俄关系紧张与科索沃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这两件事上,它们的态度和政策与美国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17.
1981年西德出版了一本引人注目的书,书名,《意识形态时代的结束》,副题,《欧洲的欧洲化》。作者彼得·本德尔是西德比较有名的记者,长期研究苏联、东欧问题,是西德“东方政策”的谋士之一,曾发表过许多有关“东方政策”和德国问题的论著。《意识形态时代的结束》一书是他的近著,也是他引起争论最多的一部著作。  相似文献   

18.
编者的话     
<正>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构建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对于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具有重要意义。本期"大国崛起中的对拉美关系专题"对英国、美国、苏联介入拉美地区事务的历史成因和路径、对拉美政策的基本经验和教训进行探究,以期获得必要的启发和借鉴,进而提高对中拉发展共性和差异以及中拉关系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英帝国在拉美:经济霸权与外交策略》一文认为,拉美国家独立后,因受欧洲均势和美国牵制的影响,英国对新独立的拉美国家进  相似文献   

19.
二战结束后,土耳其倒向西方加入北约,作为北约东南侧翼安全屏障,为西欧的安全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01963年土耳其与欧共体签署联系国协议,规定土耳其将最终成为欧共体的成员国。西方通过北约和欧共体两个组织,不仅在经济、政治、身份认同上,而且在安全上把土耳其锚定在西方阵营中。随后,土耳其加入欧安会/欧安组织。冷战结束后,土耳其成为欧洲的唯一军事组织西欧联盟的联系国,  相似文献   

20.
评新干涉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月24日,以美、英为首的北约向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发动了它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和最猛烈的空袭。随着战事的进行,英国首相布莱尔提出了一项处理国际事务的崭新理论———新干涉理论。布莱尔表示:“长期以来,不干涉主义一直被视为国际秩序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但不干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