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立宁 《发展论坛》2002,(12):36-38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保持15—2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GDP7%以上)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也面临若干严峻挑战。能否在经济增长中保持充分就业就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能否保持和劳动力资源能否有效配置的大问题。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解决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一、中国就业问题的严重性我国人口规模相当于30多个中等规模的国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面临像中国这样的就业挑战,即以世界上9.6%的自然资源(指电力生产量、商业能源使用量、农业种植面积和水资源)、9.4%的资本资源(指国内投资…  相似文献   

2.
《当代党员》2006,(12):10-10
11月15—17日召开的市委二届十次全委会,吹响了建设和谐重庆的号角。 建设和谐重庆。让和谐的阳光普照,当务之急,重庆要破解三大难题。 ——解决就业难题,巩固“民生之本”。虽然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扩大就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鼓励扩大就业的政策,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据测算。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就业,农村还有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相似文献   

3.
蓝芳 《求贤》2014,(11):48-49
2013年,G20国家失业人口达5400万之多;除非得到明显改善,到2018年将会有6000万人失业。G20一半以上国家,长期失业者占总失业人口的比例在上升,其中某些国家这一比例陡然增大,而且这些失业者再就业机会渺茫。大多数G20国家,工资增长远远落后与生产率增长,同时工资收入不均依旧严重甚至差距加大。G20中很多发达国家,实际工资也停滞不前甚至下降;新兴经济体中不充分就业和非正规就业正制约当前的产出和未来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4.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就业问题也十分突出.这主要表现为:目前全国依然有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安置;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全国又有2亿多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各级各类学校的毕业生需要就业,其中每年仅高校毕业生就超过400万;同时每年还有相当数量的转业和退伍军人需要安置等.  相似文献   

5.
造成失业的五大原因 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998年底,人口总数达12.5亿人,其中经济活动人口就达7.1亿。特别是8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劳动年龄人口的高峰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明显上升,十年间上升近1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我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其他经济资源相对短缺,制约了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发展趋势看,今后一个时期,每年新增劳动力在1000万人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约3000万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将要加入到城镇就业队伍中。另外,随着企业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当前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为使扩大就业工作有的放矢,首先需要对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作出充分估计并对失业现象严重的原因作出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减少失业扩大就业的对策措施。一、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1.就业总形势是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严峻,首先是总量问题突出,表现为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据统计,到2001年末,国…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劳动力供求矛盾尖锐,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影响我国充分就业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相关制度环境。由于我国劳动就业的相关制度不健全、不完善造成大量隐性失业和隐性就业,劳动力资源或浪费或闲置,失业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应健全我国劳动就业的相关制度,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促进我国就业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消除一部分失业,缓解我国当前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就业困难群体及其社会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毅平 《理论学刊》2004,(6):125-126
所谓就业困难群体,一般是指那些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他们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实现就业或充分就业,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就业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当前在严峻的就业与再就业形势下,不但下岗失业人员不断增多,而且劳动力市场就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就使得原本就业就困难的群体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因而对于就业困难群体的社会支持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就业困难群体在山东省的突现山东省是一个经济大省,也是一个人口大省。众多的人口,既是经济发展的丰富人力资源,也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流动迁移最为活跃的时期,未来30年,我国还将有3亿左右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出来进  相似文献   

10.
正视就业问题的严峻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失业问题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感到十分棘手的问题。当我国正在加快步伐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时候,城乡大量剩余劳动力从隐性失业向显性失业迅速转变。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失业问题相比较,我国的失业问题日益显示其特有的严重性和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一是人口基数过大。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多,劳动力就多。1993年底15—59岁的劳动力人口为8.2亿,2000年将达8.7亿。这样庞大的劳动力资源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压力,这是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所不曾遇到过的问题。二是失业队伍庞大。这主要表现在三…  相似文献   

11.
农业劳动力的剩余问题也就是农民失业问题。 人们研究失业,往往会把目光集中到城镇或企业。因为城镇失业人员和企业下岗职工相对比较集中,容易形成一个社会阶层,矛盾相对突出,易于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民失业问题带有一定的隐蔽性,不易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我国有8亿多农村人口,农业劳动力近5亿人,按照理想效益的人地比例,我国当前  相似文献   

12.
就业不充分已经成为制约内蒙古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内蒙古失业问题上,一个需要引起注意的现象是结构性失业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由于结构性失业产生于劳动力素质、年龄、性别、观念以及体制转轨、结构调整、地区差异等多方面的因素,治理结构性失业也应该从提高劳动力素质、调整经济结构、强化政府服务与完善劳动力市场等多方面去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这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但由于近年来经济结构的调整。城镇下岗失业人数增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进入社会。使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比较突出。也使得劳动者常处于弱势地位。一些用工单位在充分利用着廉价劳动力的同时,却无视《劳动法》。采取种种手段损害穷动者的合法权益,给社会稳定带来了隐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应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就业是民生之本。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由2000年的117万猛增到2006年的413万,但每年有超过30%的毕业生无法实现顺利就业。2007年,大学毕业生将突破历史纪录达495万,其中140多万大学生将无法实现当期就业。面对新成长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情况,面对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哪些?应如何给予解决?笔者想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农村人口流动迁徙及职业流动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分析,利用调查资料与有关统计资料,对农村人口流动迁徙原因、职业流动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在劳动力市场化配置下的就业与失业情况,以及农村劳动力职业流动面临的一些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6.
就业是民生之本.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评估,我国正处于全国性就业高峰期,大学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待岗人员、留学回国人员等多股劳动大军几乎同时涌入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新一轮严峻的就业压力。其实,新中国成立初期。就业也是全国各大城市所面临的第一难题。根据统计。截至1950年9月底全国城镇失业人员达到472.2万人.失业率高达23.6%。①以北京为例.根据1949年北京市公安局的统计,当时全市人口约2,004,807人。其中失业、无业人口有40—50万,约占20%。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数量、素质以及就业结构的变化是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由于耕地资源日趋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导致农村劳动力供给量也不断增加。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充分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对繁荣南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当代》2005,(10):50-64
就业是民生之本。这几年,积极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始终是党和政府最为关注、最为操心的一件大事。2004年,经过艰苦的努力,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80万人,51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出现了近10年来的首次下降,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一些人的感受中,就业的压力仍很大,还有一些困惑:为什么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就业还很难?为什么失业人员中青年人增多了?搞市场经济是不是就解不开就业难这个结? 高增长为何没带来高就业 近年来,我国经济每年增长都在8%以上,世界少见。但是,就业再就业的形势却依然严峻。经济高增长为何没带来人们预期中的高就业? 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是就业难的基本原因。我国有13亿人口,基数很大,对就业是一个长期的  相似文献   

19.
一、正确认识和对待劳务输出 1、劳务输出是解决劳动力总量矛盾,缓解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劳动力总量过剩是我国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时期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解决劳动力总量过剩、缓解就业压力,从根本上讲,一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这是硬道理。二是减少劳动力供给。在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一定的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失业人员的年龄、性别、文化、健康、婚姻、家庭人口等方面对我国第三次失业高峰的状况进行了概述。认为造成失业或下岗的主要原因有:企业富余人员的长期积存、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产业失调和机制不活、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企业兼并破产。提出应以加强宏观调控、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扶持私营企业发展、加强法制建设和适当调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和规模等方面,增加就业,解决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