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加强法制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文革结束后,邓小平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际需要出发,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法制教育的重要观点,包括重要意义、方针原则、策略方法等,形成了新时期邓小平的法制教育思想。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法制教育思想,对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对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依法治国理论创立的思想先导是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的引导下,邓小平提出了民主立国、法律权威、法制观念、法律原则、“两手抓,两手硬”、不搞政治运动、遵循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等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律思想;邓小平依法治国理论发展的根本指南是实事求是。在实事求是的指引下,邓小平法律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法制教育思想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制教育对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均有重要的作用.法制教育的开展不仅需要通过正面的普法宣传手段,还与精神文明建设、法律适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当前青少年法制教育中亟待解决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力度不断加大,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尽管如此,目前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思路及具体落实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青少年法制观念淡薄,法律知识贫乏,违法犯罪现象屡有发生仍然是很突出的社会问题.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中,加强包括广大青少年在内的公民法律素质建设,积极培养公民的现代法律精神,努力提高公民的民主、法制观念是全社会的共识.“三五”普法规划再次将青少年列为重点教育对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结合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实际,对中国法制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作出了许多精辟的论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完整的法制教育思想。他的法制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一方面是邓小平教育思想体系的构成因素,另一方面是邓小平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的主要环节。本文试图从民主法制建设的角度简要地分析邓小平法制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 一 法制教育的地位 (一)法制教育是加强法制的基础 邓小平同志说:“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这一论断科学地揭示了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校是贯彻执行党和政府依法治国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管理学校各项事务的重号举措。法制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阐明法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所在,试析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法制教育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7.
搞好法制教育,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要内容。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确定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根据团省委关于调研的整体部署,我们赴沧州、衡水及所属部分县市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全省十一个市的300名青少年进  相似文献   

8.
王忠华  陈军 《工会论坛》2003,9(6):110-111
邓小平的依法治国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邓小平的法治思想是对毛泽东法制思想的继承、发展与超越.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思维发展、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也是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教育是基础,法制教育是底线,法制教育离不开品德教育,只有将法制教育和品德教育两个方面一起抓,而且还要常抓不懈,才能将青少年培养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法制理论的重大发展。邓小平法制思想的特点就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用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中国建设成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1.
法律信仰是一个国家实现法治的精神支柱。当前,我国法律信仰的缺失已成为国家法制建设的主要障碍之一。我国法律信仰培植需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信仰,以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道德精神为底蕴,注重民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培育,维护法律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涉及立法、执法、体制、观念等诸多因素,从中国的国情和现实出发,困境在于传统文化模式中缺乏尚法理念,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出路在于必须确立尚法理念。尚法理念的确立,是法实施、法功能、法价值、法效益能否真正实现的文化支撑点。  相似文献   

13.
2014年政法院校监狱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对我国监狱学学科的定位、学科体系重新审视与构建、监狱学学科建设与监狱学人才的培养、监狱学研究的理念与方法,以及学科建设与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所遇到的瓶颈和障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提出应在监狱法颁行以来监狱学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监狱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4.
法治文化的建设传播是普法工作的基本任务,对促进公民法治人格的养成、规范公权力的法治化运行、推进我国法治化的进程等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六五"普法依法治理期间,应更加重视法治文化的建设和繁荣,通过法治文化理论研究、法治理念宣传教育、法治教育载体拓展、法治文化环境建设等可行途径,使人们在法治文化的浸润下将法治精神根植于内心,指导人们合法行为习惯和模式的养成。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推动和影响了中国法治的进程,对中国法治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从封闭保守到开放改革的变迁推动了法律领域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政治文化从革命到建设的变迁推动了中国革命型法制到建设型法制的发展,推动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完善;政治文化从“人治”到“法治”的变迁推动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和目标的确立;“和谐”政治文化的构建对我国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法治理念的更新,正在并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法学教育与法治启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并不仅仅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信念和生活方式。因此,推行法治不仅要进行法律移植和制度完善,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法治启蒙。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法学教育的法治启蒙功能却未能有效发挥出来,制约了法治秩序的真正建立。为此,我们必须进行深度的法学教育改革,充分发挥法学教育的法治启蒙功能,推进法治国家的早日形成。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法中强行规范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限制大大缩小了私法自治的空间,严重阻碍了市场经的发展,虽然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较之以前的立法进步非凡,但与民法的理念,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还是相距甚远,我国应该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和司法经验,重新建构这一制度,最大限度地维护私法自治,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自由、和谐、稳定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8.
信仰的培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仰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信仰是一种精神追求,它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但它溢于人的外表,能外化为人的价值观和人的行为方式。信仰教育就是引导青少年关怀终极价值、关怀生命,既关怀个人生命,又关怀人类生命。对青少年进行信仰教育要符合青少年思想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9.
刑法作为宪法的实施法,直接传承着宪法中所蕴涵的基础精神。宪法的价值、精神、理念的嬗变会直接影响到刑法价值、精神及理念的嬗变,这种嬗变可体现为国权刑法向民权刑法的嬗变。宪法关于人权保障的规范和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规范直接推动国权刑法向民权刑法的嬗变。  相似文献   

20.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对各地方、各部门各项事业管理的法制化,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应当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力推进依法治理工作,为实现“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