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审判委员会制度作为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审判制度,其确立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理论背景和特定司法背景。毋庸置疑,审判委员会制度在讨论重大、复杂、疑难案件,确保案件质量,实现公平公正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随着司法改革进程的推进和法治社会的逐渐形成,审判委员会制度所存在的一系列弊端越来越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各专家学者和实务界人士都纷纷对审判委员会的职能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让人们重新审视审判委员会的存在、组成及其功能;也使有关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存与废,再次成为焦点话题。同时,他们对此制度的存废评价亦莫衷一是,主要有"废除论"、"维持论"和"改革论"三种观点。笔者认为,由于现行审判委员会制度违背了司法独立、司法公正与司法公开等原则,而且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着效率低下、案件质量不高、执法不公甚至司法腐败等种种弊端,因而应该废除审判委员会制度。  相似文献   

2.
研究审判委员会制度,源于笔者长期担任审判委员会委员,对该制度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深感审判委员会制度的粗陋与滞后。文章通过对审判委员会制度进行探讨,为完善审判委员会制度尽绵薄之力。审判委员会制度是中国司法制度中的一个颇具特色的制度,存在不足和弊端是客观事实,但该制度仍然具有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试论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判委员会制度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项司法审判制度。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 ,其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 :审判委员会履行法定职责不够全面 ;审判委员会制度与现代诉讼制度的基本原则相矛盾 ;审判委员会组织的行政化难以保证审判质量 ;审判委员会制度不利于落实错案追究制度。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国情和政情 ,准确界定重大、疑难案件的范围 ,严格控制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数量 ,转变审判委员会的职能 ;规范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程序 ,建立委员间接听审制度、回避制度、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时限制度、说明理由制度及记录签阅制度 ;改革司法权行政化模式 ,实行审判委员会委员精英化。  相似文献   

4.
对审判委员会的认识及改革一直是司法体制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对审判委员会的存废、性质、职能、组成、程序、责任等六个方面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审判委员会改革的时机选择、审判委员会的性质及职能的定位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审判委员会是我国独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审判组织形式,它设立的初衷是作为审判工作的一个集体领导机构,总结审判经验,讨论、决定重大、疑难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重要问题.但是在现实运作中,审判委员会制度越来越显现出与设立初衷的背离.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审判委员会制度设立的先天的缺陷和实际运作中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6.
审判委员会制度的透析与远景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判委员会制度是我国的独创.审判委员会从组成到运作都存在着不规范、随意性大、行政化浓厚等缺陷.从远景看,以大法庭、专家参审、专家咨询等制度将其替代完全必要和可行.  相似文献   

7.
现行审判委员会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法独立是一套契合于社会之中的相互配合和补充的制度结合,决非某一制度就能承载得了的。现阶段审判委员会制度在运行中所显现出的种种弊端,可以从提高审判委员会委员的专业化水平、变审判委员会决定案件为提供指导性意见、强化审判委员会听审制度、向当事人公开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有关材料以及加强合议庭作用等方面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8.
审判委员会是我国人民法院内部设立的对审判工作实行集体领导的最高审判组织形式,它的存在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和政治两重因素造成的结果。审判委员会在多年的司法实践中确实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随着审判方式的改革不断深化,现行审判委员会制度暴露出了诸多弊端,在实践中导致效率低下,案件质量不高,执法不公,司法腐败等,因此取消审判委员会这一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审判委员会制度是中国内地特有的司法制度,也是备受争议的法律制度。从该制度实施亲历者的角度,选取了近三年来五个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研究案件的情况,采取实证的研究方法,从审委会与司法独立、司法责任、司法公正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研究,对备受争议的专业化冲突、判而不审、不公开透明、组织行政化等问题深度分析论证,在正视该制度不足的同时,肯定审委会制度在解决疑难问题、防止错漏偏差、维护司法公正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在现有法官队伍状况下,审判委员会制度有保留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作为人民法院内部集体领导审判工作的组织机构,在集体领导审判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本文指出问题、查找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这一审判组织的观点和设想。  相似文献   

11.
论法官的司法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理念是司法公正的基础。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 ,这一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司法主体的法官 ,只有重视现代司法理念的培养和更新 ,才能确保和促进司法裁判的公正 ,也才能使法律得到正确的贯彻和实施。  相似文献   

12.
对刑事侦查行为进行必要的司法审查是平衡诉讼格局、对侦查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合理分配侦查实施权和侦查监督权以及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的必然要求.司法审查应由法院来实施,法院有权对侦查主体是否适格、证据是否合法、程序是否正当等进行审查.文章认为,实施对侦查活动的司法审查还有赖于对司法权力的合理配置、对检察机关职权和地位的再认识以及对法院体制和法官任用管理体制的改革,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刑事司法解释应当被视为一种"准立法"。据此,刑事司法解释不应当具有溯及力,新颁布的司法解释的内容不能用以评价司法解释生效前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司法机关可以在同时符合两个限定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在量刑环节对被告人予以从轻作为解决问题的破局之策。这两个限定条件是:其一,司法机关所适用的刑事司法解释必须是对行为人所实施行为的定性和定量的法律依据。其二,在刑事司法解释颁布前,司法机关在对相关问题的处理上与未来新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司法改革的成功与否依赖于针对司法机关的组织和程序上的制度设计,欧洲司法委员会同盟发布的《欧洲司法改革报告2011-2012》在组织和程序设计方面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建议,中国司法改革可以借鉴和吸收有益的欧洲经验。结合中国特定的司法语境,中国司法改革应该首先着眼于以“司法职权配置和案件分配管理机制”为重心的内部性体制改革,然后逐步转向法院在组织、财政、人事上的相对独立。循此路径,中国司法改革应该是渐进的并最终将会通过宪法修改来完成。  相似文献   

15.
从整体趋势来看,我国司法改革随着从"司法工作机制"到"司法体制"的范围扩大而继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方向要切合中国国情和把握时代脉搏.在目标上,我国司法体制改革面临着从"抗干扰"到"获信赖"的转向.司法"获信赖"有其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的根据.在具体路径上,我国司法体制改革也面临着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既突出司法组织主体的精英化和大众化并进,又强调司法制度和程序从技术向情感的转向.  相似文献   

16.
证据交换制度在行政诉讼中具有特有的功能,合理的证据交换制度能有效实现司法公正,提高诉讼效率。虽然我国司法解释已涉及行政诉讼证据交换的规定,但规定得过于原则,不具有可操作性,存在一些弊端,因此有必要对行政诉讼证据交换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刑法只有经过解释,才能适用于司法实践活动中.具有我国特色的刑法司法解释作为刑法解释中的一种,从其诞生起一直备受争议.现行刑法明确规定罪刑法定原则,刑法司法解释存在就缺乏法律依据,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精神,更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出罪功能,其应该退出司法实践活动,取而代之的应为司法刑法解释.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的司法鉴定体制已经滞后于国家整体司法制度改革的步伐 ,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大势所趋 ,势在必行。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 ,结合我国实际 ,制定统一的司法鉴定法已是当务之急。同时要切实加强司法鉴定队伍建设 ,有效地提高司法鉴定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司法公信力是司法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在司法领域中的着力点。构筑司法公信力需要从社会治理高度对司法运作机制以重新审视。合作司法是社会治理谱系下从管理向治理转变在司法中的体现。降低司法成本和实践司法公正是合作司法实践路径中的两个向度,统筹两者是合作司法之于司法公信力的意蕴所在。  相似文献   

20.
近世国人的司法主权意识随着民族主义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懵懂、觉醒到觉悟的过程:懵懂,使得他们在西方列强的威慑下将司法主权拱手相让;觉醒,促使国人初步认识到司法改革的必要,并提出司法改革动议;觉悟,促使他们把收回司法主权与自觉筹划司法改革与创新相结合,试图将救亡图存的民族主义意识内化为法治意识,促进司法近代化进程。近世中国司法改革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收回司法主权。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国家主权(包括司法主权)的收复,这是近世民族主义运动结出的硕果,然而,司法近代化进程也就此中止,出现了动机与结果的背反,形成畸形的中国司法近代化轨迹。一个国家和民族真正拥有司法主权,必须有强大的国力为支撑;良好法律的有效实施,则是国家民族强大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