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二战前,马来亚印度人指向祖籍国印度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明显加强,进而暂时消除、弥合了印度人群体中一些分化因素,这是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成立的重要社会背景。在尼赫鲁的积极推动下,1946年8月,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正式成立。虽然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深受尼赫鲁和印度国大党的影响,该党成立之初也支持当时的印度政府和印度国大党的反殖反英运动,但它并不隶属于印度国大党。自成立后至1957年,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先是主要致力于开展印度民族主义的活动,不久又深度卷入马来亚制订民主宪法的斗争中,积极争取对印度人有利的公民权问题。在马来亚积极争取独立的浓厚政治氛围中,经过一番犹豫之后,1955年3月,经正式商谈之后,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选择全面加入巫统马华联盟。同年7月,巫统、马华公会和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结成的三大民族政党联盟在竞选中获胜。马来亚联合邦随后正式成立,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作为执政联盟成员之一,长期参与执政。印度人群体的相对弱小及其社会内部的严重分化,部分程度地削弱了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在马国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的政治活动对马来亚的政治民主化和多元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朱明忠 《南亚东南亚研究》2020,(1):93-108,156,157
同中国文化一样,印度文化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体系之一。它起源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印度河流域,至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印度文化历经风风雨雨,起伏跌宕,从未中断,一直延续至今。印度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容和形式丰富而多彩。由于印度地处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并且具有自己独特的社会人文发展背景,所以印度文化有着许多其他民族文化所没有的特点。印度文化有它的八大特点:一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统一体。印度自古就是一个多宗教、多种族、多种语言并存的国度,有一种"印度精神"把他们凝聚在一起。二是具有强大的融合和同化能力。三是信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世界观。四是重精神、轻物质的人生价值观。五是在思维方式上,追求永恒精神、崇尚内向直觉思维。六是由于宗教文化的影响,古代印度人不注重历史,历史观念淡薄。七是印度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种等级分离制度,后来发展为种姓制度,这种制度对印度社会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八是印度古代就发明了瑜伽术,后被各种宗教所吸纳,作为它们实现精神解脱的手段。现在,瑜伽术已演化为成一种修心养性、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风靡于世界。  相似文献   

3.
印度"东进"是一个战略系统,其要素由南亚地区战略、 从"向东看"到"向东行动"、"印太战略"等构成.南亚地区战略构成了印度"东进"的基础,从"向东看"到"向东行动"体现了印度在"东进"上的心态与行为变化,"印太战略"则更加明确了印度"东进"的战略形态与内容.印度"东进"的战略逻辑由一般性战略逻辑和特殊性战略逻辑构成,这两种逻辑的根本目的都是服务于印度成为世界大国的目标.在它们的共同推动下,印度"东进"的战略逻辑发生了显著变迁,呈现出从普遍排他性到特定排他性、从经济为主到安全建构、从非结盟到结盟行为体、从地区权力到全球权力等方面的变化.印度"东进"对中国的影响显而易见,其逻辑决定了中印关系的互信程度将长期保持很低,甚至是赤字的水平,在地缘政治安全方面也给中国造成一定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印度人在缅甸社会比其他外侨更不受欢迎。这是由于印度人同缅甸原住民在种族和宗教上的差异很大 ,且印度人很不容易接受缅甸的语言、服装和风土习俗。因此 ,缅甸人叫他们“嘎拉”。值得关注的是 ,由于早期历史上的交往因素 ,缅甸与印度在文化特别是在宗教方面有牢固的关系。在殖民地时代 ,印度人的地位很显著 ,虽然他们排在欧洲人之后 ,位居第二 ,但他们把资金分投到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 196 2年以来 ,印度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自主权明显下降 ,但自 1988年 9月现军人政府上台后 ,印度人的状况已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1988年至今,印度对缅甸外交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从"孤立"军政府到1993年的"建设性接触"政策,再到2012年印度总理访问缅甸期间确定的"互联互通"外交战略。本文在纵向梳理印缅外交关系变化历程的基础上,重点探析印度对缅甸外交政策演变的动因和特征。尽管"互联互通"外交有助于印度实现多重战略目标,但由于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政策的实施前景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乐悠 《新民周刊》2012,(31):44-45
有分析称,垄断的电力部门管理不善,迫于政治压力带来的过低电价,是印度电网问题重重的根源。当地时间7月30日和31日,印度三大电网相继瘫痪,大半个印度陷入大面积停电的窘境,首都新德里和加尔各答等大城市均未能幸免。炎炎夏日,停电断水,交通滞留,6亿多人经历了一场"令生活停滞的噩梦"。这次停电被认为是印度11年来最严重的停...  相似文献   

7.
2008年的马来西亚大选,出现了所有政评家都意想不到的结果,即执政的国阵失去数十年以来一直保有的多数国会议席和五个州政权.本文运用混沌理论对此"不规则"现象进行解读,先后分析选前形势,印度人示威及其对其他族群选民的影响,网络传播与政治动员的关系等.本文认为,政治领域和其他领域一样,也存在"混沌"或"不规则", "网络政治"特点,使当代政治的"不规则"日渐增多,传统定常的政治分析方法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作为全球排名前两位的人口大国和重要的新兴经济体,中国和印度在经贸方面有着巨大的互补性以及良好的合作基础,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区域合作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但是由于印度对中国表现出了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导致了两国在各个层面的交流与合作磕磕绊绊,这种现象尤其在区域合作层面最为明显。在这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以区域合作为趋势的时代背景下,印度把中国作为竞争对手和潜在威胁的政治思维方式是不成熟和不可取的。文章采用了文献研究的方式,以"边缘人"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印度对于中国"一带一路"区域合作倡议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是否使其陷入,以及如何陷入"边缘人"的战略困境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适应大国崛起战略的需要,印度的"东向政策"出台。印度的"东向政策"推动了冷战后印度与东盟关系的调整与发展。冷战后的印度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呈现"双轮驱动"的态势,一方面印度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双边关系,另一方面,依托东盟相关机制,印度发展同东盟的多边关系。未来10-15年,印度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将是经贸与安全"齐头并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回顾近年来印度之“加速跑”,人口数量成为世界第一,仅仅是一个方面。无论其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越前宗主国英国,还是其建造了17年的国产航母终于入役,都似乎从不同的角度在证明印度想要在各方面都有更大提振。“中方今天公布的2022年末中国人口是14亿1175万人,联合国去年公布的印度人口推算为14亿1200万人,印度预计已经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1月17日,当日本广播协会(NHK)记者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如此提问时,  相似文献   

11.
张佳玮 《新民周刊》2022,(26):72-72
中文里咖喱这两个字,对应英语Curry这词。而这词最早,是泰米尔语???里来的,意思是“酱汁”或“米饭的味道”。即,所谓的咖喱Curry最早,该泛指许多种印度酱汁,而非某一种风味。英国人去到东方寻求香料,看什么都新鲜。1598年,英语文献里,初次提到印度人吃东西爱蘸酱汁;两年后,东印度公司成立。  相似文献   

12.
关于茨冈人     
欧洲的史料文献在1100年首次提到茨冈人。在很长时间内,茨冈人的生活方式、语言和文化都不为人们所了解。到16世纪学者们开始研究茨冈人,形成了“茨冈学”。18世纪中叶,学者们把茨冈语言同古印度语进行比较,得出了茨冈人源于古印度的结论。以后的研究证实,茨冈人是古印度专门从事舞蹈、音乐和打铁部落的后裔。这些部落今天在印度还存在。  相似文献   

13.
文富德 《当代亚太》2004,(11):63-63
2004年9月15日至18日,由中国南亚学会和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南亚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峨眉山市举行.来自国内各院校、科研机构和政府机关的80余位代表与会.会议围绕中印经济比较、印度经济发展前景、印度新政府的内外政策、中印关系、印巴关系、南亚安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国际体系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入手,分析了印度的地缘战略形势和印度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地位;阐述了印度的外交战略、外交理念上的"不结盟"与外交实践上的务实性和全方位性;并分析了印度在美、俄、中等大国中的关系以及印度的外交战略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印度是海外移民最多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82年,遍及五大洲的印度海外移民总数达1300多万人,其中还未包括以劳务出口方式在中东各国做工的100多万印度人.在东南亚地区,印度人是仅次于华人的第二大移民集团,其人数约为261万人.他们在东南亚各国,特别是马来西亚、缅甸和新加坡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回溯了近年来印度莫迪政府对华外交策略的表现和成效,将莫迪政府的对华外交总结概述为"问题外交",其要旨在于印度把中印关系解构为若干具体问题,就这些问题向中国提出诉求,将中国对这些问题的回复是否符合印度的意愿作为衡量中国对印度尊重程度以及对中印关系重视程度的标准,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下一轮对华外交行动。文章总结了莫迪政府对华"问题外交"的基本特点,即不关心整体状态、不担心中方报复、不考虑对等性质、不长期纠缠具体分歧的"四不"特征。进而,文章讨论了印度对华心态和其"问题外交"策略之间的关联,认为莫迪政府对华的"问题外交"策略源自于,印度认为目前中印关系的实力对比难以在所有领域取得外交突破,但在中印双边战略中,中国投入资源的决心和意志明显弱于印度;与此同时,印度预判国际环境对自己采取对华机会主义策略的形势有利,并对未来两国实力横向比较持对己方更为乐观的预期。上述因素促使印度对华采取与其实力不相称的攻势策略。文章最后重点分析了莫迪政府对华"问题外交"思维对印度参与"一带一路"的态度的影响,认为在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性质和中方意图心存疑虑的情况下,中国能否消除印度的疑虑实际上并不取决于中国对印度的政策取向以及成效,而是"一带一路"在南亚其他国家所取得的具体成果。  相似文献   

17.
二战初期和日据时期前期,马来亚印度人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在与日本人的互相利用下,马来亚印度人的独立运动兴起.马来亚印度人参加独立运动,有着复杂的现实因素.独立运动期间,印度人与日本人之间产生了矛盾与分歧;印度人内部也存在分裂与内斗.日据时期后期,印度独立同盟和临时政府对马来亚印度人的领导和统治变得日益暴虐.马来亚印度人的独立运动是一场失败的民族主义运动,它的性质较为复杂,不过还是具有较为强烈的正义性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应琛 《新民周刊》2012,(47):56-58
有报告显示,中国80后、90后离职率达30%以上,高出平均水平5%。还有调查显示,36%的网友愿意"辞职去旅游"。"80后"重庆姑娘罗莉最近刚结束"裸游",回到上海。这半年,罗莉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还去尼泊尔、印度、泰国走了一圈儿。跟罗莉一样敢"裸游"的,还有一大群人。"裸游",指的是在不考虑后路,在没找好下家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19.
印度国土的面积为八亿一千六百万英亩,①人口三亿八千一百七十万人(一九五五年),五分之四以上居于农村,全国四分之三人口的主要收入来自耕作业和畜牧业。印度拥有丰富的自然資源。其植物之繁多和丰富是惊人的。这是因为有足够的溫度之故。如果水分能够供应,全国大多數地区,农作物都可以一年二——三熟。印度的人民虽然勤勞和能干,又有良  相似文献   

20.
软实力外交在国际关系领域发挥着独特作用。20世纪90年代,印度提出了"东向政策",印尼被列为"东向政策"实施中的一个重要战略伙伴。在新战略伙伴关系的框架内,印度对印尼开展了全方位的软实力外交,在非常重视包括文化外交、公共外交等内容的软性权力拓展的同时,还"巧妙"地将硬权力"软"使用,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深化与印尼的伙伴关系合作。软实力外交推动了印度"东向战略"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使两印之间的新战略伙伴关系具备了更多实质性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