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艺煤 《台声》2014,(3):70-72
抗日战争时期,大批台湾同胞胸怀“保卫祖国、光复台湾”的信念,回到大陆参加抗战。75年前的1939年2月22日,台籍志士李友邦芷浙江金华组建台湾义勇队。这支活跃在大陆东南地区抗日前线,以台湾川胞为主体、以抗日救亡为目的的抗日队伍,在抗日宣传教育、战地医疗、生产报国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民族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抗战初期我党战地服务二、三事文/@@喻松“七·七”芦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我党绝大多数成员,一方面热烈欢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一方面响应组织呼唤,奋起奔赴战地为祖国效力,为大众服务。当时,江西已成为抗战前线,南昌市有些机关、学校...  相似文献   

3.
"我小时候就是个南方人,长江以北就没有来过.1997年到东北去,更是一片陌生的土地.但是我也不觉得陌生.因为到关外,我就想起抗战时候唱过的'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万里长城万里长'的歌.每次唱这些歌,都觉得很亲切,甚至有的时候要流泪.无所谓华南、华北还是关外,全是中国,那是同样强烈的民族感情.  相似文献   

4.
正季方在苏北苏中地区参加领导抗敌斗争"七七事变"后,季方前往上海参加宋庆龄发起建立的"华东武装抗日自卫委员会"。季方坚信抗战必胜,但必须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依靠蒋介石政府的领导,则抗战必败。1939年春,季方经香港飞抵重庆,取得"国民政府战地党政委员会少将指导员"的身份。后  相似文献   

5.
我是抗战前一年(1936年)在上海加入党组织的,之前我还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左翼教联"。小时候家里很困难,全靠母亲挑担子维持生活。在家乡广东大浦常有红军活动,从小我就知道红军、共产党是为穷人求解放的。加入组织后,我更坚定了为穷苦大众奋斗的信念。1937年,我到国民党张发奎的部队报到,那时抗战已开始,周恩来同志有指示:上海人太多,要想办法撤退一点,到西北或是战地去。  相似文献   

6.
史海一勺     
《乡音》2011,(7):50-50
党的生日为何是7月1日党的一大是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开幕的。为何党的生日定在7月1日呢?把"七一"作为党的生日,最早出处是1941年6月30日《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20周年抗战4周年纪念指示》,文件第一条就是"今年七一是中共诞生20周年"。参加党的一大的13位代表,经过长征到达陕北的只有3人:毛泽东、董必武、...  相似文献   

7.
1932年1月28日淞沪战争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推动下,上海民众率先掀起支援19路军抗战的热潮。当时正在上海主持长江中下游赈济水灾工作的朱庆澜将军,闻变立即投身到支援19路军抗敌运动中来,致电南京政府呼吁支援19路军、组织领导收容救济难民、筹建医院收容救护伤兵、组织领导战地救护工作等,其表现出的与国家同舟共济、共救危亡的爱国情怀令人钦佩。  相似文献   

8.
何翔 《两岸关系》2004,(1):59-62
“我小时候就是个南方人,长江以北就没有来过。1997年到东北去,更是一片陌生的土地。但是我也不觉得陌生。因为到关外,我就想起抗战时候唱过的‘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万里长城万里长’的歌。每次唱这些歌,都觉得很亲切,甚至有的时候要流泪。无所谓华南、华北还是关外,全是中国,那是同样强烈的民族感情。所以我常对我的亲朋们说,不要因为五十年的政治而抛弃五千年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上海机关动态》2001,(7):26-28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十周年,又是我参加党六十周年的重要日子。我想起自己60年前参加新四军时做的第一件工作——参加筹办《太湖报》,特作以下回忆。1940年10月,我由共产党员杜夫带领,从上海到达苏南敌后宜兴闸口镇参加新四军。当时接见我的是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副团长陈立平,他热情欢迎我到来,并问我来新四军后想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今年"五一"黄金周,我又来到了喜峰雄关大刀园景区。这里游人如织,高大的喜峰口长城抗战纪念碑巍峨耸立,在阳光下显得异常庄严肃穆,我不禁想起喜峰雄关大刀园景区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7,(5)
正早在卢沟桥枪声响起之前,在距党中央千里之外的东北大地,活跃着一支中国共产党掌握的武装力量——东北抗联。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民族英雄皆出自这支军队。他们在孤悬敌后、寄居他国之时仍坚持不懈,可谓《义勇军进行曲》的真正传人。近日,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教材中涉及抗战内容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以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将"九一八"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05,(3):12-15
国民党桂系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地方实力派,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感,提出了“焦土抗战”的抗战主张。全面抗战爆发后,李宗仁、白崇禧率领20万广西子弟兵北上抗日,参加了淞沪、台儿庄与徐州、武汉、随枣、桂南和桂柳战役,桂军部队在正面战场上英勇奋战,为保卫祖国建立了功勋,使广西成为抗战“模范省”。出师抗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新桂系全省动员,誓师出征抗日。1937年8月4日,白崇禧奉命赴南京任军委会副参谋总长,会晤蒋介石,商谈广西出兵抗日大计。8月13日,上海抗战爆发。是日,蒋介石召集最高国防会议,决定以军事委员会为最高统帅…  相似文献   

13.
张义声 《黄埔》2007,(6):34-35
1937年秋,我在南京的三民中学毕业后到上海投考同济大学。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当天,我正在上海吴淞口附近的江湾参加考试,眼看就要得到考卷,突听“砰”的一声,教室门猛然撞开,一位监考负责人急切地宣布说:“时局紧张,日本人步步进逼,现在宣布考试停止,请大家迅速离开。”从此,我的大学梦被粉碎了,  相似文献   

14.
正7月13日,经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准,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松山抗战遗址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这标志着龙陵"抗战故地"将成为两岸民间交流、传承抗战文化、增强民族共识和扩大云台合作的重要平台。保山市龙陵县地处滇西西南边陲,与缅甸一衣带水,素有"中国松  相似文献   

15.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发动军事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淞沪抗战爆发。自8月13日起,至11月12日结束,双方百万大军(日军约30万,中国军队约70万)激战近三个月。会战中,中国军队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前仆后继,奋勇苦战,以英勇顽强之精神,同仇敌忾之气概,血洗国耻之决心,在战场上筑起了一道道血肉长城,顽强地阻击着太阳旗的蠕动,表现出无比的牺牲精神,为组织有效的战略退却赢得了时间,进一步推动了全国大规模抗战的展开,赢得了国外军事观察家对中国军队作战能力的高度评价。在上海点燃战火,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重要步骤。上海是当时远东第…  相似文献   

16.
我生在平果县农村,二十年前,我告别故乡来到田林县工作。不知怎的,最近几天,每当夜阑人静,我常常想起我的故乡,想起故乡的嘹歌来了。  相似文献   

17.
学习微笑     
怀抱襁褓中的幼小,看着他在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心中强烈地感觉到,微笑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行为语言。有一首儿歌名叫《歌声与微笑》,童稚的声音唱道: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用心听一会儿,你会浑然不觉地露出微笑。或许你嗓音嘶哑、五音不全,不能完整地唱这支歌,但只要聆听它,你就不再吝惜脸上的微笑。  相似文献   

18.
1936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发出《关于绥远抗战的通电》,号召全国人民积极援绥抗日。在绥远抗战期间,全国各族各界知名人士、爱国学生、社会团体、港澳同胞、海外华侨以及广大群众,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掀起波澜壮阔的声援绥远军民抗日的热潮。慰问电函雪片似的飞来,援助抗日的现金和物资源源不断地寄往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全国有影响的报纸和电台,把绥远抗战和援绥抗日列为报道的中心内容。全国各地组织的各种前线慰问团、慰问队、战地服务团、抗日救亡演出队纷至沓来,慰问绥远军民,声势之大、数量之多,前所未有。位于…  相似文献   

19.
覃晓兰 《两岸关系》2014,(12):54-55
<正>亲爱的大伯:今天是10月10日,是您去世51周年的忌日。虽说我们并没有见过面,但当我看到您的照片时,就想起父亲覃天熙、二伯覃汉川和四叔羊翬,你们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眼前;当我提笔给您写这封信的时候,我的耳畔又回响起您雄浑的声音:"当漂泊异乡的时候我却追念故乡的风光故乡的欢乐呀是我现在的惆怅。"半个世纪前,您辛勤的劳作,倡导"新诗歌运动",笔耕不辍,获得了  相似文献   

20.
天福山起义     
张玉强 《春秋》2014,(4):62-64
正天福山起义,是中共胶东特委于1937年12月24日在文登的天福山上领导发动的一次抗日武装起义,因此,又称"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创建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打响了胶东抗战第一枪。建国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七、三十一、三十二、四十一集团军,都是由这支起义部队发展壮大起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