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王瑾 《群众》2022,(11):62-63
<正>产是才之基,才是产之魂。产才融合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靖江产业基础扎实,拥有14个工业门类6500余家制造业企业,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迫切需要依托人才资源来引领和支撑产业转型。我们将锚定“长三角智造市”目标定位,坚持以产聚才、  相似文献   

2.
<正>人才是创新驱动的主体,是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第一要素和资源。为此建议:一、围绕产业引才,力求人才"扎根有土壤"。只有对口的产业土壤,优秀人才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此,人才引进要与本地区产业、企业紧密结合,重点围绕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两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健康、节能环保两大新兴产业和软件信息、科技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一方  相似文献   

3.
《新东方》2019,(6)
开发园区是海南推进全岛自贸港建设的关键平台。在全球产业再次转移、国内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推进岛内园区的创新发展有助于带动海南自贸区的高质量发展。岛内园区在人才、产业和管理上都存在转型发展制约,南京江宁园区的创新发展经验为海南园区提供了有益借鉴。江宁园区围绕着人才和科技两个工作重心,通过明确园区功能定位、深化园区改革创新促进园区转型升级。海南园区要推进创新发展需在夯实产业基础、增加人才汇聚上谋篇布局,加快立体交通建设便利岛内外交流、把握全球产业再转移契机夯实产业基础、提升园区配套增强人才汇聚能力、推进管理改革释放集聚优势是实现园区转型升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7,(17)
正生物医药产业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泰州市突出"中国医药城"核心板块,以聚力创新为关键,以打造医药城"人才特区"为支撑,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取得了"以人才链引领创新链、以创新链提升产业链"的良好效应,人才红利正成为泰州加快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先发优势。着眼产业发展,聚焦"高精尖缺",不断创新招引机制,构筑人才引领发展高地业以才兴。泰州市牢固树立"人才大突破、突破大人才"理念,始  相似文献   

5.
孙文友 《今日浙江》2010,(15):48-49
近年来,湖州市全面实施"增强‘三力’、奋力崛起"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经济转型升级,组织实施以"南太湖精英计划"为龙头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该计划自2008年启动实施以来,在湖州重点发展的生物医药、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累计引进海外创新创业型领军人才及其团队27个,注册企业24家,实施产业化项目19个,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陈淮贵 《政策瞭望》2016,(10):46-48
浙江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直面衢州区位优势不够、高端人才紧缺、产业基础薄弱、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先天不足的现状,另辟蹊径,巧建'飞地',从2013年底开始,在国内生物医药专业人才最集中的上海张江高新技术开发区谋划建设了'衢州生物医药孵化基地',借势借地借人才。  相似文献   

7.
正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生物医药产业是当今最具有成长性、最能体现地方科技竞争力的重要载体。生物医药是浙江省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例如杭州。杭州是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最大的地市,杭州市生物医药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名列全省前茅,并努力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在国家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大背景下,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如何坚持创新驱动,保持产业特色,抢  相似文献   

8.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外高层次人才站在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是推进创新创业、加快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在宁波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对于促进人才素质的国际化和创新的高端化,加快推进我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提升宁波的海外高层人才引进工作水平,需要进一步明确目标、确立新起点,创新举措、激发新动力,加强领导,形成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正>生物医药产业是浙江建设三大科创高地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大标志性产业链、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重要内容。作为浙江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杭州市钱塘区以杭州医药港建设为主载体,聚焦生物医药产业特点,大力推进建圈强链,探索出一条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金融链、服务链“六链融合”的产业发展“新路子”,构筑上下成链、资源互补、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圈,形成了强有力的“磁场效应”。近三年来,钱塘区平均每日新落户一家生物医药企业,  相似文献   

10.
代表微语     
正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建议:根据经济发展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和人才竞争需要,建立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创业的评价、流动、激励、保障科学机制。大力培养和引进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重点领域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注重产学研用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开发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吕鸿江  封燕 《群众》2022,(7):32-33
<正>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要充分发挥科教人才资源和产业基础雄厚的双重优势,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要依托产业集群的系统支撑。江苏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企业创新载体在战略新兴领域、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0,(9):F0004-F0004
近年来,南京市玄武区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大力实施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以高端人才支撑高端产业,奋力推动玄武走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前列。  相似文献   

13.
正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关键要靠创新驱动,创新驱动关键是人才驱动。如何发挥人才引领支撑作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山东省烟台市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推进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互联互促,走出一条人才引领产业、产业汇聚人才的良性发展之路。强化人才规划引领和政策创新,引导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引领和政策创新是促进人才与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14.
叶荣生 《群众》2023,(22):24-25
<正>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2022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复函江苏省人民政府,支持南京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南京是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在城市能级、人才技术、场景应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已经涌现出一批优秀人工智能企业和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产业载体、创新载体。  相似文献   

15.
正一位回乡创业的美籍博士,带来10家生物医药创业团队,为宁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创造带来了机遇。一直以来,宁海县坚持吸引人才与人才引领产业并重,着力打造一批产业升级的人才载体。全县共建有3个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和2个博士后扶持站,1个模具产业研究院,11家市级企业创新团队;拥有1名  相似文献   

16.
太原市人才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及人才发展规划,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紧紧围绕我市转型跨越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以实施“869”人才发展计划(创新8项人才工作机制、建设6支人才队伍、实施9大人才工程)为主线,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对标一流的要求,创新人才机制,优化人才环境,突出抓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狠抓各项任务的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7.
正生物医药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最富活力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以苏州市为例,生物医药是苏州市全力打造的先进制造业六大重点产业之一,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名城"的重要着力点。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我国生物医药市场需求进一步快速增长,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苏州市有较强的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已聚集一批优秀人才、企业,掌握了一定的先进研发  相似文献   

18.
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进行了全面部署,特别是对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人事部门,必须在切实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下功夫,根据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建设一批重点发展产业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引领湖州经济加快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兰青 《群众》2024,(4):47-48
<正>产教融合是国家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健康产业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焦点赛道之一,涉及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与设备、健康管理、健康养老等众多细分领域。推动健康产业产教融合发展需要依据健康产业发展目标、产业特征、战略布局,将大健康领域政府、高校、企业等要素融合,深化健康产业教育与产业协同,  相似文献   

20.
钱志新 《群众》2022,(3):17-18
<正>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强调,要充分发挥科教人才资源和产业基础雄厚的双重优势,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打造创新高地,必须充分发挥丰富科创资源的巨大优势,加快构建创新经济体系。要坚持运用系统思维,全面看待新经济体系各个层次各类要素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