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风窗》2014,(10)
<正>试图否认"河野谈话"和"村山谈话"的第二次安倍晋三政权,与第一次安倍政权时代一样,都在践踏1990年代以至2000年代近20年来形成的历史共识,应被视为以极为深刻的形式在重复同样的错误。小森阳一,1953年出生于东京,现为东京大学教授,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者、文学批评家、社会活动家。他着力于从语言分析角度批判日本的保守化倾向和历史认识问题。近10年来,小森几乎每年都来华讲演,他在中国的活动,加深了中国知识界对日本政治、日本社会的理解,对松动对日本图示化认识,起到了重要作用。小森的言行也提醒人们:  相似文献   

2.
张华 《法制博览》2010,(13):16-18
“国光计划”是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秘密制定的“反攻大陆”计划。本文以台湾最新解密的史料为基础,以组织最为严密的“国光计划”为核心,展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两岸的政治军事较量。  相似文献   

3.
在战争年代,是“枪杆子里出政权”;在市场经济年代,是“钱袋子里出政权”。没有财权,就没有事权,最后会没有政权。改革总动员,就是对“钱袋子”的争夺,就在于如何“开源节流”。  相似文献   

4.
《当代世界》2013,(4):68-69
一、中国“两会”胜利召开.中国梦开始起航3月3~17日,中国“两会”在北京正式召开。此次“两会”具有两个特殊意义,一是完成了国家领导人的换届选举;二是进行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大会选举习近平为国家主席,中国又一次完成了政权交接的平稳过渡,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政权的稳定性和政策的延续性。2013年“两会”还进行了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即大部制改革,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的第七次大规模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5.
丁辉 《法制博览》2011,(12):55-55
曾经看过一篇论及四十年代“土改”的文章。那个时候党的农村基层政权号召贫苦农民斗争地主,常有在“斗争会”和“忆苦会”上即对地主分子大打出手的现象,当场被拉出去枪毙的也所在多有。文章在讲了这些之后,作者站出来发了句感慨:“其实哪一个农民不想做地主啊!”这句话“幽默”到让人绝倒,又深刻到让人几乎难以腾挪。  相似文献   

6.
早在2月6日,美国总统布什的一句“游戏已经完结”宣布了美国攻打伊拉克以扳倒萨达姆政权已成定局。诚然,相对于第一次海湾战争,此次美伊交手更是一场“不对称的屠杀”。伊拉克被国际封锁十二年,萨达姆政权即使通过走私得到_些装备,但用于现代化一支数十万武装力量  相似文献   

7.
“提倡分裂中国的人,一定是野心家。”①孙中山阐述三民主义时,有这一重要论断。当分裂中国“七块论”和“特殊两国论”相继泛起于台湾时,为之愕然的中国人,心里都应会有伟大的孙中山先生这一告诫世人的警钟回响,进而对当今台湾政治赌徒的冒险,以及由此引起的两岸关系危机,倍增警惕意识。“两个中国”制造者是中国之仇敌孙中山先生一生中有许多文章和谈话,包括他创立的“三民主义”学说,都贯穿和包含了中国统一的思想,并把中国统一视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前提条件。他在一次谈话中严正指出:“我辈热中于统一中国。……民国之幸…  相似文献   

8.
民进党“台独”转型“五阶段论”——回顾与前瞻徐博东*1997年底县市长选举获胜后,民进党在岛内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地方政权的第一执政党。然而,客观而言,民进党欲夺取“中央政权”,取代国民党而走上“全面执政”,仍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民进党近几年来着力...  相似文献   

9.
“含金量”最高的讲话 正是在“左”倾思潮四处泛滥,人们心头充满了疑云的关键时刻,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以88岁的高龄,毅然南巡,发表重要谈话,高屋建瓴,冲破姓“社”姓“资”的阴霾,推动改革开放的车轮重新启动,隆隆前进。 南方谈话还没有正式发表和传达,就已经不胫而走。春节,邓小平南方谈话成了人们拜年时最热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4月26日,69岁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踏上了大陆的土地——对于中国国民党,对于连战先生,这都是非同寻常的旅程。是的,中国国民党已离开大陆56年了!是的,连战先生已离开西安故居59年了!这个党,曾在大陆失去政权,继而,又在台湾失去政权;这位先生,曾落空过一次“总统大选”,继而,又落空了一次“总统大选”。  相似文献   

11.
《四个秀才一台戏》是作家权延赤最近完成的一部力作。文章以“文革”前后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人格、境界、思想、命运迥然有异但又同是“秀才”的四位历史人物之间,一段错综复杂打着时代印记的交往经历。这四位秀才分别是:陈伯达、康生、周扬和“文革”前天津市市长胡昭衡。胡昭衡30年代就写过不少小说,当天津市长后以“李欣”为笔名写《老生常谈》,与邓拓在北京写的《燕山夜话》相提于一时。 1964年到1965年间,胡昭衡与陈伯达来往最多,其次周扬,再次康生。当时,“党内理论家”陈伯达与胡昭衡的几十次谈话“都是围绕工农业生产展开”,几乎忘记了“阶级斗争为纲”。他不停地讲出心病:“最大的能力是行政能力,可惜没得到发挥……”康生则专注于“养病、收集文物字画和搞‘阶级斗争’”。周扬谈话最多也最关心的是“两化”——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群众知识化和“两条线”——“左联”时期一条线、建国后17年文艺又一条线。 1965年11月10日,随着姚文元评《海瑞罢官》文章的发表,历史拉开了一道无情的幕布——一台足可警示启迪后世的“秀才戏”上演了。经权延赤同志同意,本刊特摘登《四个秀才一台戏》的最后一部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美国新保守主义集团原以为,将中东政权摧毁后,将很快建立符合美帝国主义利益的稳定政权。但是,现实远非如此。华盛顿的现实主义者对新保守主义者的冒险行为已经深感不安,他们抱怨说:“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是由在20世纪80年代被华盛顿高层称为‘疯子’的一些人所把持。”那么,华盛顿将会从中东后退吗?不会。基辛格已经向布什建议采取这样的战略:入侵伊朗、叙利亚和黎巴嫩,以清除伊拉克抵抗力量受到训练、供给和重组的地点。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和基辛格在面临越南战争困境时,就是将战争扩展到越南之外的柬埔寨,——以通过更多的战争冒险来使整…  相似文献   

13.
王京烈 《当代世界》2013,(3):39-41,50
被西方媒体称为“阿拉伯之春”的运动,2010年11月,由一个突尼斯大学生之死引起,随后在西亚北非国家引发了一系列以“民主”和“经济”等为主题的反政府社会运动,这场运动如狂潮风暴,襄挟着整个阿拉伯世界,更令数个国家政权更迭然而,旧政权虽被推翻,几十年累积下的社会痼疾却并未离开;预想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革新并未实现,各种矛盾反而进一步激化、爆发;地区伊斯兰力量整体崛起,并逐步走向阿拉伯国家政治舞台的中心,反而令美西方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骤然紧张值此轮阿拉伯地区动荡两周年之际,本刊特约请专家撰写了系列文章,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进行解读,以引发更多思考,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14,(5):15-15
最近有一条很萌的微博“Hi,有人在吗?”被转发了18651次,这位叫“月球车玉兔”的博主延续了拟人化、第—人称的卖萌风格,第一时间让人们知道了玉兔车被唤醒的好消息,赢得了关注者的心。它最大的特点是,用谈话式的“艄言萌语”让一辆遥远的月球车变得像邻家小孩一样亲切。即便这位博主并没有被验证的官方身份。却被56万余粉丝当成了最真实可爱的“玉兔”。  相似文献   

15.
国际社会与美伊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9·11”后,美国一直在寻找以“反 恐”打击伊拉克,推翻萨达姆政权(“打伊倒萨”)的机会,但苦于没有伊拉克与国际恐怖主义联系的确凿证据,只好暂时作罢。在阿富汗取得推翻塔利班政权,铲除“基地”组织的胜利后,美国再次将“打伊倒萨”排到了议事日程首位,并将其作为第二阶段“反恐”战争的主要目标。为了争  相似文献   

16.
周琪 《当代世界》2013,(5):19-22
2010年底爆发的“阿拉伯之春”浪潮首先推翻了突尼斯的本·阿里政权,此后,在埃及、利比亚、也门等同长达几十年的强权统治相继倒台,其他一些阿拉伯国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阿拉伯之春”来势之迅猛使美国措手不及。由于大规模的民众抗议运动主要发生在美国的阿拉伯盟国,美国担心这些国家的政权变更将会导致政权落入伊斯兰激进势力或伊朗代理人之手,从而动摇美国在这一地区多年来精心构建的有利于美国的地区稳定框架,因此,美国最初的态度是踌躇不决,并一再表示美国政府希望埃及的穆巴拉克政权能够通过与民众对话和改革来缓和国内局势。  相似文献   

17.
最近40年间,拉美地区经历过三次大的危机。第一次是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的社会-政治危机;第二次是80年代的债务危机;第三次是90年代的金融危机。每次危机都将这个地区的大批国家席卷进去。这些危机是如何发生的?我们该如何去看待这种经济社会危机频繁发生的现象?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拉丁美洲研究所苏振兴研究员。下面是他同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18.
李恩柱 《法制博览》2010,(13):35-35
满族人在周朝时以“繁矢石弩”向中原王朝纳贡,那时并不自大,入主中原以后好长一段时间也没有后来的所谓自大。滋生自大的情绪,是在清王朝彻底巩固了政权的时日,尤其出现所谓的“盛世”景象之后。满族人以一个军人数量、社会人口和疆域远远不及明朝,并且政治经济文化都谈不上发达的少数民族打败不可一世的汉族统治者,建立王朝并且做得稳稳当当,还出现了“盛世”,自大一下也是常情。康熙认为,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两岸关系正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过渡期:一方面,2005年起台海局势出现重大转机,两岸整体气氛趋于和缓,“和平双赢”逐渐成为两岸的主流话语与民意选择;另一方面,“台独政权”仍在伺机而动,陈水扁则以“终止国统”为切入点,选择全面靠拢“深绿”,继续谋求“台湾法理独立”,意图把两岸再拉回到过去对抗、紧张的状态。本文试图通过梳理2000年之后,尤其是2005年以来两岸关系中的“变”与“不变”,对当前的台海局势做一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20.
回顾巴西近百年走过的发展道路,似乎繁荣和危机总是在交替出现,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钟摆型”发展道路:一场经济繁荣之后迎来一次经济危机;一次危机过后面临发展道路的抉择、经济政策的调整。20世纪80年代后期尤其是90年代初开始,巴西开始了以新自由主义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改革进程,而2003年卢拉领导的劳工党上台执政后,巴西的经济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