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会形态问题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又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但也产生了不少争议和分歧。笔者将针对其中的一些争议和分歧,论证社会形态演替是一个由基本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一般进程与具体道路的辩证统一。社会形态的划分包括内部的结构层次与外部的多维视角。  相似文献   

2.
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思想的研究与争论由来已久.相关研究可归纳为“社会形态的范畴界定与划分标准”、“社会形态的发展演进规律”、“社会发展的‘三形态’与‘五形态’图式及其相互关系”、“社会要素形态”四个专题.在研究过程中,把社会形态学说作为一个理论体系进行整体性把握,把社会形态上升为一个独立研究对象开展基础性研究,在社会形态发展演变的动态链条之中考察某一具体社会形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求实》201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与我国特定历史条件结合的最终选择,这条道路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正确性,同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上的意义,不仅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以更强的理论自觉坚定道路自信、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贾高建 《新视野》2007,(1):54-56
社会转型是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把这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还有待于从社会哲学的层次上进行必要的逻辑梳理和整合。而在这个层次上,有关社会形态理论研究的新的成果可以提供适宜的方法论手段。社会转型是以社会形态为基础的,对于各种不同意义的社会转型可以按照社会形态本身的不同视角去考察,从而纳入一种立体的逻辑框架。所谓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主要应从技术社会形态的视角加以把握,它应是社会形态本身的一种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5.
从发生学的意义上理解社会形态范畴的形成,是深化社会形态理论研究的基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首个重要成果,其中阐述的异化劳动是研究社会形态范畴萌发的重要基点。马克思正是在对劳动的分析过程中开辟了一条通过生产劳动理解历史之谜的道路,并触摸到了社会形态范畴形成的生长点——社会结构与历史分期思想,从而为社会形态范畴的萌发做了理论上和方法论上的准备。因此,深入挖掘马克思异化劳动观的形成及其对社会形态范畴生成的影响,对于理解马克思如何在研究中从一个范畴转向另一个范畴,最终形成思想之网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社会形态是从宏观上、哲学的层次上把握社会的一个重要视角,而当代社会形态的多样性必然要求我们提出子形态的问题,并从多种角度去分析这种子形态的具体表现,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同一维度社会形态的不同具体模式所造成的子形态,以及不同维度社会形态之不同复合所造成的子形态.  相似文献   

7.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文明通常是指每一种社会形态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政治发展的程度或水平.一定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决定一定社会的政治文明的性质和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4,(8)
近代以来,中国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特殊路径。尽管这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五形态"的一般图示相比,呈现出了显而易见的差异性,但笔者以为:近现代中国社会形态演进的特殊道路遵循人类社会形态更迭演变的普遍规律;近现代中国社会形态演进道路的跨越性和特殊性,是以整个人类社会形态更迭演进序列的循序渐进性和常规性为其前提和保证的;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特殊性与普遍性、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9.
李春江  刘云华 《求实》2014,(8):45-48
近代以来,中国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特殊路径。尽管这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五形态"的一般图示相比,呈现出了显而易见的差异性,但笔者以为:近现代中国社会形态演进的特殊道路遵循人类社会形态更迭演变的普遍规律;近现代中国社会形态演进道路的跨越性和特殊性,是以整个人类社会形态更迭演进序列的循序渐进性和常规性为其前提和保证的;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特殊性与普遍性、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于唯物史观对社会形态变革所做的论断是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统一.运用这一理论来观察和分析人类社会发展形态变革,将能更好地把握社会形态变革的“临界点”,即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节点.把握和研究社会形态变革“临界点”的形成、发展及其作用对于我们剖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虎学 《唯实》2011,(3):35-39
社会形态及其演进的历史辩证法是社会历史观的一个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社会形态的演进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一观点体现了社会形态演进历史辩证法的真正自觉。历史唯物主义深刻表明,社会形态的演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和辩证发展的结果,"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形态演进的内在逻辑。"资产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个案生动地再现了社会形态演进的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的社会形态,确实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老问题。本文仅从社会形态的内涵问题,区分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问题,人类社会五种基本社会形态问题以及社会形态的统一性和多样性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一、关于社会形态内涵和区分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指占主导地位的那种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总和,而不是把占王导地位的生产关系和过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既探索人类社会发展从低级向高级形态演进的一般趋势和规律,又揭示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独特的发展道路,对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探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具有的独创性以及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也将不断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14.
当前时代性质的研究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人们对问题的研究主要基于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要正确研究与把握当下时代性质,把马克思三种社会形态理论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统一起来作为理论依据,是应该采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学术界就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围绕着“三形态说”和“五种生产方式说”展开了热烈的论争。笔者认为,这里存在一个如何历史地看待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起点问题。如果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纵观马克思一生对社会形态理论的研究过程,可以发现:马克思创立社会形态理论,首先是从私有制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出发的。  相似文献   

16.
鲁艳兰 《湘潮》2013,(6):18-19,24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包括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双重维度。其技术社会形态展现为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技术、政治设计和政治运作技术和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技术三个层面的统一体。只有把握社会形态的这双重维度,才能深刻认识当代社会的基本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理论广角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石赵曜撰文认为,为了从理论上加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解,应从理论支撑角度,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大理论基石。一、社会形态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块理论基石。这个理论把人类的五种社会形态区分为对抗性的和非对抗性的两类,明确指出在对抗性社会形态不可能实现社会和谐,而只有在非对抗性社会形态里才具有这种可能。离开社会形态,把追求社会和谐视为任何社会都可以实现的普世价值,是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需要指出的是,和谐…  相似文献   

18.
戚嵩 《理论建设》2020,36(3):89-95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历史生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为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供了方法论与现实路径。对此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深刻体悟"五位一体"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从而增强我们同心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自觉思想力量,也为我们全面深刻理解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对当代世界现实生活的理论阐释力,提供一个重要的楔入点和哲学范式。  相似文献   

19.
有的同志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理论基础,因为它不符合唯物史观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理论。这种观念是十分偏颇的。这一方面可参见拙作《重新审视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理论及其重要意义》(《新视野》1997年第5期)一文。而这里着重指出的是,这种偏颇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吕国忱  岳丽艳 《唯实》2003,2(4):4-8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落后国家能否跨越资本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 ,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历史证明 ,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国家 ,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可以跨越“卡夫丁峡谷”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有连续性 ,而社会形态的演进则带有跃迁性。社会形态具有张力 ,生产力决定其张力变化的幅度。只有社会形态与生产力水平相互适应 ,这种张力才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