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科举时的清代,除了三年一考的乡试、会试正科,还沿用了宋明以来的所谓“恩科”。尽管科举考试法令甚严,对科场舞弊的处罚也极其严格,常有砍头株连的记载。但清朝皇帝为了笼络大臣.还是公开采取了一些照顾大臣子弟的科举措施。  相似文献   

2.
开篇故事 广东有个秀才叫徐名谦,他与金员外的女儿金娘从小定了亲。但由于后来徐名谦的父母双亡,家道中落。金娘的母亲嫌弃徐名谦,一心想着退婚。  相似文献   

3.
李传玺 《政府法制》2011,(30):17-17
在封建社会,由于科举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贵族豪门对女子的婚嫁不问阀阅,不再讲求门当户对,开始向科举功名转变。每逢礼部放榜日,新科状元便成为万众瞩目的中心,也成了权势人家择婿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逸民 《政府法制》2011,(21):11-11
很多人将高考比为古代的"科举",民间乃至媒体也将各地高考的第一名誉为"文科状元"、"理科状元"。科举不是考学,而是考官,是古代国家的文官考试,更类似今天的公务员考试,而不是高考。 自隋唐以来,科举考试的科目、内容、形式等,历代有所不同,所同者,考试面前人人平等。此前朝廷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各地负责考察发现人才的“中正官”,将本地人才分为九个品级,向朝廷推荐,朝廷量才录用。这种选官制度,貌似很全面很客观,但在重门第讲关系的中国,只要是地方推荐,  相似文献   

5.
秀才的毒计PK财主的狠心凌初《拍案惊奇》卷十五"卫朝秦狠心盘贵产,陈秀才巧计赚原房"讲两个黑心财主起先在生意上欺负秀才,到后来反而被秀才施毒计制服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吴昌硕(1844~1927)是我国近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他出生在浙江安吉县鄣吴村,曾中过秀才。不过,他不愿走科举之路,对书画篆刻却情有独钟,果然在以后取得了卓越的成就。1887年冬开始定居上海,并与蒲华、虚谷、任伯年等人一起,成为海上画派的创始人,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然而,人们或许不知道,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他家竟两次遭到绑匪光顾,儿子吴东迈和孙子吴长邺分别成为被绑的对象。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两次绑架居然都出自熟人之手!现在,昌硕、东迈父子早已作古,长邺先生仍在,是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吴昌硕纪念馆馆长。若非他至今…  相似文献   

7.
许锋 《政府法制》2013,(5):48-48
鄂尔泰是康熙的贴身侍卫,经常随康熙外出打猎。但鄂尔泰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那种人,在进入官场之前当秀才的那些年里,他寒窗苦读,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打猎高兴之余,皇上有时会随口诌几句诗文,鄂尔泰不但能应对,有时灵感突现,还能作几句佳句,这让皇上非常喜欢,有共同语言嘛。  相似文献   

8.
叶晓川  李建波 《河北法学》2007,25(10):147-150
清代的科举立法是中国封建科举立法的集大成者.清代科举立法体现了一定的和谐精神,如追求社会阶层和谐、民族团结、地域平衡等.  相似文献   

9.
“治人”杂说邹振基19世纪中叶,英国议员心目中的中国文化,就是小脚、鸦片和科举。这当然属无知和偏见。现在又说,西方的文官制度来自中国的科举,从传教士利玛窦、克鲁兹、德万多萨,到启蒙主义者伏尔泰、孟德斯鸠,到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都称颂介绍过以公开考...  相似文献   

10.
赵炎 《政府法制》2014,(9):45-45
宋代才子石曼卿(即石延年)很有才情,也为时人推崇。就是运气不太好,多次参加科举,都没挤上独木桥。到了宋真宗年间,他才被破格录为“三举进士”,也就是曾三次应试而未中的进士,这在宋朝是个特例,主要是为了照顾那些执著于科举的读书人。  相似文献   

11.
李梦溪 《政府法制》2012,(14):26-27
袁世凯虽然复辟帝制而成为“窃国大盗”,并在当上皇帝83天之后就一命呜呼。但他在世之时可谓一代枭雄,他一手创办新军、废科举、开新政、兴实业,直到最后逼清帝退位,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干的都是扭转时势的大事。其实,袁世凯在复杂局势中的处世智慧更加令人叹服,他从军旅中起家,多年来纵横捭阖、呼风唤雨,出众的谋略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的肃贪机制剑锋科举制我国古代选拔任用官吏,一般以科举为正途,称为“开科取士”,科举中设有“清廉守节”的内容。科举制的功能是明显的。一是对当官者给以一定的资格限制。在这种制度下,只有取得了进士资格,才能获得当县级行政长官的资格。二是每科科举考试...  相似文献   

13.
误入闺房     
韩一民 《江淮法治》2007,(2X):42-43
清朝嘉庆年间,有一书生名金瑶,几番科举不中,遂断了科举之梦.日日里只去饮酒逍遥。交友游玩。把圣贤之书抛到了脑后.日子过得好不舒坦。好在金瑶的祖上留下了诸多家财.家境很是殷实。也就落得逍遥自在。这金瑶自断了科举之梦后。三教九流的朋友着实结识了不少,尤其与其中一个叫周富的人特别投缘。两人几乎天天都要喝酒聊天.金瑶也就常常在周富家过夜.周富的家几乎就成了金瑶的另一个家。  相似文献   

14.
有清科举中,不仅读书士子获得功名要考试,那些主持各省乡试的主考官在任命之前也要考试筛选。清代科举政策规定,各省乡试正副主考官一律由京官担任,被称为“试差”,是个不错的差使,有名有利,很多在京官员都想当,号称“为国抡才”,责任重大,皇帝很重视,为了保证考官的“质量”,进行选拔考试,称“考试试差”,简称“考差”。  相似文献   

15.
《政府法制》2012,(6):27-27
“不得在考场内随意走动、不得交头接耳、不得大声喧哗”,如今不管是什么层次的考试,都把以上几条作为最基本的要求。至于事关前途的中考、高考、考研、考公务员,更是要严肃考场纪律。科举取士时代,考试是读书人的头等大事,考场纪律之严可想而知。因为考场舞弊丢了官帽的达官贵人不在少数,更有掉了脑袋的。但在严格的纪律下,考场内也有不少让今人意想不到的“宽松”之处。  相似文献   

16.
刘凌 《公民与法治》2010,(10):54-54
又到年底,按照惯例,雷县长把各局级的“秀才”召集到招待所,管吃管住,组织专门班子,闭门写向上级汇报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赵炎 《政府法制》2014,(2):12-13
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为“国考”。在古代,“国考”叫科举,秦汉魏晋时尚无科举制度,故又附会为“察举”。  相似文献   

18.
藤荒 《政府法制》2010,(6):50-51
近来有兴趣看看唐朝的历史,尤其是对于唐朝的文化很有兴趣。在唐初的时候,因为士族生活优裕,他们不必要靠自己的辛苦劳动为生,所以有时间把兴趣放在作诗上。且他们用以表现自己是士流的一种手段,也就是作诗。如果不会作诗,当时就不能很好地参与社会活动。加之,唐朝以科举取仕,科举就是要作诗。“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以取仕,禄利之路既开,爱尚之情愈笃”。  相似文献   

19.
岛晨 《政府法制》2013,(30):38-38
中国科举史上,曾涌现出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最后一位状元刘眷霖,在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相似文献   

20.
张景祥身上的谜团一直让人无法开解。 官员?文人?他两者兼具,身份是司法局长和西部作家,这个“秀才”和“兵”的特质怎么会在一个人身上集中体现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