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催告何时生效,涉及诉讼时效及保证责任期间的中断等,对当事人利益影响甚巨。《诉讼时效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名为"到达主义",实为"发信主义",对债权人利益似有过度保护的嫌疑,在实务运作及理论逻辑上都有值得商榷之处。而学说普遍认为,作为意思通知的催告,在构造上与意思表示十分接近,适用意思表示的生效规则在逻辑上并无问题。为了保持立法、学说在体系上的整合及内在逻辑的统一,作为意思通知的催告应以"到达主义"为其生效时点的确定规则。  相似文献   

2.
郝志红 《法制与社会》2013,(17):148-149
作为正当法律程序原则重要内容的"催告"制度,现行《行政强制法》将其明确规定为行政强制执行程序的必经步骤,这一做法符合现代法治国家关于行政行为民主化和合理化的要求,体现了立法者对程序法价值的重视。鉴于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催告制度的研究尚为欠缺,本文对催告制度概念、特征、基本内涵、催告瑕疵及其法律救济等问题逐一分析,以期对该制度在实践中的正确运用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学贤  郑哲 《法律科学》2013,(4):133-140
《行政强制法》第35条规定的催告制度由于立法的不完善,形成了催告行为的作出时间应在行政决定履行期限届满之前或者之后两种不同的解读观点,这两种不同的解读都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问题。通过类型化分析催告行为的法律属性,探寻立法背景,进行体系性解释,只有将催告行为的作出时间解读为在行政决定履行期限届满之后,才能更好地完善行政强制执行程序。  相似文献   

4.
股票丧失适用公示催告程序的法律问题四川省成都市中级法院研究室尽管票据丧失的公示催告程序在民事诉讼法中已有规定,但因其规定的公示催告的范围仅限于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五票据丧失后在我国过去一般都是按挂失止付方式解决的,故公示催告程序实际上很少适用。随着社...  相似文献   

5.
公证法律行为的变更和解除形式宋健公证法律行为是指依法律规定或依当事人的意思表示须经公证证明始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申请国家公证机关依法定程序对其书面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予以确认,并出具公证书的民事法律行为形式。公证法律行为成立后,其变更和解...  相似文献   

6.
一、催告对方履行的当事人应当是守约方,处于违约状态的当事人不享有基于催告对方仍不履行而产生的合同解除权。二、合同解除权的行使须以解除权成就为前提,解除行为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否则不能引起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7.
一、公示催告程序的概念及其特点所谓公示催告,是指因票据(汇票、本票、支票)被盗、遗失或灭失,票据持有人依法申请公示催告,主张票据权利,法院以公告的方法,通知并催促不明确的利害关系人在规定期间内出现,为一定行为.公示催告程序有以下显著特点:(一)利害关系人不明确.即票据被盗、遗失或者灭失,申请人无法知道有无利害关  相似文献   

8.
叶永禄 《法学家》2007,(3):132-139
尽管我国法律对丧失票据规定了公示催告和诉讼的双重救济,但由于该两项法律制度存在明显的不完善之处,因而并没有给丧失票据的持票人的正当权利实现有效的保障.本文试图在分析我国现行票据丧失司法救济制度之缺失及其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制度和经验,对完善我国票据丧失司法救济制度提出具体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民法总则》重构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确立意思表示一般规则,具有回填基础规范的意义。法律行为成立要件规范,彰显意思表示和法律行为的区分,解释适用法律行为效力规范时,应注意其逻辑上的限定,区别法律行为当事人为二人的情形和三人以上的情形。法律行为成立时生效,成立即推定为有效。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有相对人意思表示的生效,在未指定接收系统的情形,本法改变了旧法的规定,更为合理。以公告方式作出意思表示的,应仅限于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可用公告的情形,以防滥用。认定沉默视为意思表示,限于严格的例外情形,以免损害意思自治。  相似文献   

10.
《法治与社会》2007,(8):44-44
问:我的朋友在一家公司做财务工作,一次不慎将支票丢失,他想去到法院申请公示催告程序,但不知道怎么申请?请问: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公示催告程序?读者丁亮  相似文献   

11.
在财产保全制度中,当财产保全被认定为有错误或基于其它原因,法院而解除对财产的保全时,是否也应当同时解除对申请人提供的担保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呢?对此问题,现行法律缺乏明确的规定,这严重影响了财产保全制度功能的发挥。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立法及司法实践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两种途径:一是行使法官的释明义务,二是赋予申请人以催告权。  相似文献   

12.
票据上的权利是通过票据来反映的,所以票据权利的行使以持有票据为前提。但是,一旦票据因遗失、失窃等原因去向不明时,失票人就无法行使权利。为了让失票人免受这种利益损害,有挂失止付、公示催告以及请求支付诉讼三种补救措施。其中,在公示催告中,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95条第2款规定公示催告期间票据不得转让,由此引发了失票人和善意取得者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公示催告制度在着重保护失票人的同时,又该如何保护善意取得者的利益不受损害,对此问题,从中、日学者不同的观点、立场出发积极开展了各种讨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审理呈快速上升之势的公示催告案件和票据纠纷案件的过程中,发现票据及其诉讼制度中存在许多问题,迫切需要统一认识和司法处理尺度。本文就其中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妥善处理相关纠纷,以及完善相关票据和诉讼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14.
意思表示解释与法律行为解释和合同解释不同。意思表示解释有其特殊的法律构造,其解释对象是表示行为和效果意思而不仅仅是目的意思。意思表示解释的原则,依意思表示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我国民法通则对意思表示没有规定,在未来的民法典总则中应当对此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2016年1月1日公布并实施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废止了继承登记强制公证,并进一步将不动产登记机构的职责细化为形式审查。但继承登记自身的复杂性又需要实质性审查,这就会引发继承登记公信力问题。深层次的继承登记法律问题是继承登记利害关系人权利义务的合理配置欠缺和继承登记公证收费标准一刀切问题。兼顾减轻继承登记申请人负担与保证继承登记公信力,需要将继承登记公示催告作为继承登记的前置程序。继承登记公示催告程序包括申请人、处理机构、申请审查、发布、异议处理和效力等方面的内容,应当拟定为具体法律条文纳入《继承法》之中。  相似文献   

16.
李珏 《政法论丛》2000,(2):53-55
随着票据日益被广泛运用 ,有关票据的问题便层出不穷 ,其中空白票据备受关注 ,本文立足于空白票据与公示催告的本体阐述 ,从空白票据的性质、公示催告的申请条件及票据丧失的有效补救方式等几个方面论证了空白票据可以进行公示催告 ,并对其公示催告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公示催告制度作为大陆法系的一项独立的救济程序,在我国失票救济中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金融业和票据制度的发展,公示催告制度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频频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何将公示催告制度的效用最大化,如何保护票据关系人的权益并维护票据的流通,为我国票据法改革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股份制企业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已经持有股票,这样,就难免出现股票被盗、遗失或者灭失等丧失股票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后过去都是通过挂失止付的方式来解决,严格说,这一做法是没有法律约束力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依据法律规定的公示催告程序来处理。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93条规定:按照规定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持有人,因票据被盗、遗失或者灭失,可以向票据支付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公示催告程序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特殊程序,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而确立的新程序,是票据持有人丢失票…  相似文献   

19.
《法学》1991,(6)
新颁布的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公示催告程序,弥补了我国法律中的空缺,对及时处理票据被遗失、盗窃事件具有积极的法律意义。本文就民事诉讼法中新设立的此项制度,作些浅议。一、公示催告程序的特点公示催告程序是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以公示方法催告其他利害关系人在一定的期限内申  相似文献   

20.
法律行为的禁止性规定是对意思自治的内容限制,关乎法律行为的许为,而非能为。其 目的在于实现法律秩序评价的一致性。在法律适用中指示参照各法律禁止本身。法律行为生效与否, 取决于违法的要点所在。而最终的法律效果则需以比例原则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