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亚地区各国间存在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利益取向的非一致性,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类似欧洲共同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制度性经济合作。但是,东北亚地区具有资源丰富、产业结构垂直分布等区位优势,所以,在东北亚地区可以采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导向型经济合作的发展模式,通过生产要素的非制度性经济合作,推动生产要素和产品在区域内流动,实现区域非制度性经济合作,逐步过渡到制度性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2.
东北亚地区科技实力较强,区域内各国科技优势互补,各有所长,各有所需,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国际科技合作。近年来,为了提升科技产业国际化水平,大连不断加强与东北亚地区的科技合作。大连与东北亚地区的科技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应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大连与东北亚地区科技合作的创新升级。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这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东北亚地区各国政府、团体和学术界的积极努力下,区域内的经济合作方兴未艾,正在向纵深发展。近年来,东北亚地区经济平衡增长,区域内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民间往来日益密切,共同利益日趋增多。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各国经济连锁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各国为了维护本国的民族利益与经济安全,对经济领域里的合作尤为重视,使得地区安全与经济合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与经济安全昭示着中国应积极参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以最大限度地维护中国在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利益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5.
BESETO是以中、日、韩三国首都为核心的跨国经济圈,21世纪的东北亚地区将与NAFTA、EU共同成为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随着区域内国家间经济依存度的加强,东北亚地区需要加强区域内合作。目前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最佳途径是实现中、日、韩三国FTA,再将其与AFTA接轨。尽管如此,三国合作面临着领土及历史纷争等亟待解决的课题。为此,三国应积极进行合作,使BESETO从中、日、韩三国的核心发展为东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论东北亚地区新的渔业合作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东北亚地区周边水域主要是以中、日、韩为主导来利用和管理的,同时相互之间进行了竞争性开发和利用,在渔业资源的保存方面缺乏应有的合作。东北亚地区的国际渔业关系也是以日本为中心形成的。随着联合国海洋公约的生效以及近年来韩国和中国渔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渔业规模的扩大等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这一地区的各国按各自的需要宣布了经济水域,1998年中国也宣布了经济水域,从此东北亚地区进入了完全的经济水域体制。针对这一情况,东北亚各国的渔业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东北亚地区的国际渔业合作应形成以经济水域体制为基础的新的渔业合作体制。  相似文献   

7.
东北亚地区各国地理位置的相邻性、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为建立制度化的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基础,但另一方面,该地区内国家社会制度的多元性、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的复杂性又使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遇到一些实际的问题和困难,不可能形成类似欧洲共同体形式的制度性经济合作体,这就决定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必然有一个由非制度性向制度性过渡的动态发展过程。从东北亚地区所具有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结构垂直分布的特征来看,这个过程表现为处在相对静止状态的东北亚区域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导向型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8.
东北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政治特征中内含的矛盾与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和国际、区域内霸权主义、军国主义并存的矛盾共同构成了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的机遇和挑战。为此,加强多边合作是东北亚地区各国谋求国家安全的重要选择之一。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日本、韩国三国之间构建安全模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东北亚是世界上几个主要大国的利益交汇地,又曾经是冷战的前沿阵地,因此,各大国之间关系的变化、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环境的变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世界的多极化趋势,都将对东北亚地区国际秩序的重构产生重大影响.东北亚国际秩序的重构必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从冷战后东北亚地区各大国的利益博弈来看,未来东北亚地区新国际秩序必将建立在平衡各方力量、兼顾各国利益、建立约束机制和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东北亚各国间的经济利益不一致,东北亚FTA的签署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在这种情况下,次区域经济合作是目前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中较现实而可行的方案,即建立一种以某一点为中心产生辐射效应的同心圆型合作模式,也就是说在东北亚地区先选定交流合作比较密切的韩、中、日三国的城市为中心城市,再进一步扩大这些城市对其他城市产生的辐射效应。次区域间的经济合作较国家间的经济合作有着很多优点,较适合于各国在经济、产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现状。  相似文献   

11.
东北亚地区各国和地区在能源方面既具有稳定的需求市场,又拥有潜力巨大的供应产地,区域内已客观地形成了供需市场链,区域内的能源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该地区的能源合作尚未达到预期的目标和规模,因而需要东北亚地区各国转变以往的能源战略思路,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顾及到他国的利益,恪守"双赢"的行动准则,加大区域内能源多边合作的力度,同时摒弃传统的冷战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东北亚地区作为亚洲经济腾飞的中心将在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一个关键角色,因此,东北亚各国应消除障碍,加强合作。针对各国对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不同建议,本文提出了加深和扩大合作的有效途径和实质性方案,认为建立东北亚开发银行、实施图们江开发计划、促成东北亚能源合作组织等都是可行的。当然,合作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政治稳定与地区安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东北亚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区域内对能源的需求也开始急剧增长,因此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必要性在逐渐提高。现阶段,东北亚地区还存在能源开发成本高、制度不完备等障碍,东北亚的能源供给条件较为薄弱,主要依赖于中东地区通过海路进行运输,而俄罗斯远东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将是确保东北亚地区能源供需稳定的重要突破口,由此需要东北亚各国通过政府间的合作与协商共同构筑有利于地区能源投资稳定和能源流动的多边能源合作机制,针对能源共同利用、运输、环保、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14.
从区域内贸易视角透视东北亚经济合作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区域内贸易视角考察东北亚合作机制化的经济基础,同时分析区域内贸易具体特征作用于制度化合作的相关机制,有助于探寻东北亚区域合作滞后的深层原因。东北亚目前区域经济关联下各国的分散化利益诉求,很难在统一的制度性框架内实现。区域内贸易增长机制的生产—消费双重困境,又使区外力量必然成为干扰东北亚合作机制构建的因素。加强区域合作、进而扩大区内国家间的共同经济利益,可能成为破解东北亚"安全困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第二届亚大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了《茂物宣言》,它表明亚太地区各国各地区将为在本地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长远目标而决心扩大经济合作,使亚太经济的发展更充满活力。当前东北亚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相对稳定的形势,为东北亚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在《茂物宣言》的影响下,各国各地区将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合作,开拓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东北亚地区是近年来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东北亚地区经济的高涨引起能源需求的增加,特别是中日韩三国近年来能源需求增长较快。在此情况下,开展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是促进东北亚各国共同发展的最佳选择。目前,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主要以双边合作为主,如日俄、韩俄、中俄双边合作,多边合作仍不明显。尽管东北亚区域内能源合作进程较为缓慢,但其前景还是比较广阔,有着较多的合作领域可供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新构想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进入 2 1世纪 ,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开发的外部与内部环境、政治与经济环境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随着美俄、俄欧和中俄间加强合作 ,东北亚地区也已由各国自主开发进入了双边及多边合作为主的开发阶段。根据东北亚地区目前所具备的条件 ,现提出在东北亚地区建立跨国经济合作区 ,并利用当前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已有的合作基础 ,促进区域整体合作目标的实现 ,推动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东北亚地区各国间经济合作有利于本地区的和平与共同繁荣。为了促进东北亚地区持久繁荣的互惠性经济合作体的形成,地方政府乃至民间团体一级的交流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模式:以通过东北亚城市间的直接投资来增加产业内以贸易为基础的产业网战略。蔚山在东北亚城市间交流合作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阻碍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最主要的和最根本的因素是非经济方面的因素。在影响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的各种非经济因素中,文化心理因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且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因素。东北亚各国由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不可避免地出现矛盾。为促进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各国要“爱其所同,敬其所异”,求得文化价值观的共识。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际能源供给的不稳定和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有关能源安全保障和多边能源合作的话题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多边能源合作的发展阶段有法制化阶段、技术及制度标准的协调阶段、基础设施的连接阶段、区域内统一市场的形成阶段。目前国际上比较成功的多边能源合作组织有欧盟、东盟、OLADE、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相比之下东北亚地区至今为止仍未形成区域内能源合作体系,而未来的东北亚地区却是一个能源状况极为不稳定的地区。因此,东北亚地区应尽快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早日形成统一的能源合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