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使劳动争议与仲裁案件大量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不仅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劳动关系更加明确,也为稳定劳动关系、改革劳动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实施《劳动法》过程中,应不断完善立法,加强对劳动者的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2.
廖雯栅 《求实》2016,(6):72-77
近年来,随着《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劳动合同签订率大幅提高,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显著减少,社保覆盖率不断扩大,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大为增强,用人单位依法管理意识逐步增强,劳动关系总体上趋向和谐。然而,由于《劳动合同法》在实施过程中刚性约束力不足,导致仍有部分用人单位采取各种手段恶意规避法律、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当前应紧密结合《劳动合同法》实施状况,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举措,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监管、积极发挥工会作用,打出"组合拳",逐步构建起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事实劳动关系,而法律又未对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范围等问题作出明确界定。因此,有些事实劳动关系在审理实践中难以认定。为保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我们应当厘清关于事实劳动关系的一些基本问题,并继续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劳动关系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以下特征:劳动关系的主体和利益格局多元化;劳动关系的确立和运行初步实现了法律化;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客观现状使劳动者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就业形式的变化引起劳动关系多样化和复杂化等。健全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机制首先是构建劳动关系调整机制框架,关键是明确政府、工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市场化背景下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5.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劳动者的隶属关系。企业拥有用人的自主权,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职工成为弱势群体,企业处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导地位。因此,企业依法履行其法定职责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保证。根据目前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应加强对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引导,推动企业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步推进,以劳动力市场为中心的劳动体制改革在不断地深化与发展。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建立、变更和解除正在逐步转向由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关系的主体与内容在变化,不同所有制中的劳动关系在发展,各种调整劳动关系的手段在转化,这一系列的变动导致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加。《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使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有法可依。正确处理劳动争议,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这种体制在实践中也暴露了它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论劳动合同法对维护社会公正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盛礼  刘雪斌 《求实》2007,(12):81-83
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通过用工形式的法定化,消除劳动者之间的身份差别,实现同工同酬,推进劳动关系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这部法律通过一系列强制性的法律规范,对劳动者权益提供倾斜性保护,实现劳资关系的实体公正。该法律引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长期化、稳定化,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对于推进社会公正与构建和谐社会,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于1995年1月1日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此法实施以来,起到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稳定劳动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尽管政府意图用《劳动法》来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依然有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不运用法律法规积极地解决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纠纷,违法行为不断出现,不仅破坏了企业的形象,同时增加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还使良好的投资环境人为地遭到污染。本文对近3年来劳动纠纷案件逐年递增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劳动纠纷…  相似文献   

9.
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既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保护劳动者利益。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领域还存在着劳资关系不平衡、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偏低、市场化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不完善、劳动争议和群体性事件多发,威胁社会稳定等诸多制约因素。"十二五"时期,应以科学发展为核心,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综合性政绩考核机制;注重初次分配领域的效率和公平,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加快制度化建设化解劳资矛盾,建立长效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劳资冲突的预警与化解机制,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加快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风险社会"作为一个张扬的概念成为当今解释人类社会的全新范式,"和谐劳动关系"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在全球化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是风险社会中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预警和应对风险的前提。在风险社会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应注意将保护劳动者权益贯穿其中。要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律制度和加强劳动执法,同时提升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法治障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泽胜 《学习论坛》2007,23(3):69-71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不仅存在着立法和执法障碍,在守法方面则存在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违法或规避法律,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劳动者劳动待遇,用人单位提供给劳动者的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等守法障碍。因此,应当采取建立和完善平等的劳动法律制度,强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责任制度,完善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建立和完善劳动者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劳动者帮助制度等法治对策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逐步确立,经营者与劳动者逐步分化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阶层意识和阶层认同的逐步形成,是劳动者阶层逐步成熟的重要标志。阶层意识和阶层文化的形成以及企业的产权形式的变迁,对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处理产生着深刻影响。从计划经济下的“主人翁”到市场经济下“劳动者”,国有企业的产权形式、单位体制、管理措施等,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被管理和直接生产是劳动者在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最主要的特征。为适应这些变化,劳动者在心态上也经历了一个抗拒、调适、默认乃至认同的复杂过程。而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从行政关系到经济利益关系的转型,迫切要求各级政府对国有企业产权运行应当做出创造性的制度安排。如此,才能够实现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格局中产权与劳权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毒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当前我国在劳资关系总体稳定的大背景下,还存在着劳资关系不稳定、劳动管理不规范和劳动者权益屡受侵害等不和谐因素。本文试析SA8000可以有效地协调劳资关系,推动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并提出推行SA8000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淑娴 《党史博采》2009,(12):32-32
新《劳动合同法》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权利和义务,对双方主体既是一种保障,又是一种约束,为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奠定了法律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董怡 《理论研究》2008,(6):63-64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工会组织一项长期的重要战略任务。企业工会作为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者,职工参与管理的组织者,劳动法律执行情况的监督者,要努力化解当前企业劳动关系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积极维护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和谐社会,全面实现人的劳动的自主性与自觉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环节。劳动和实现劳动的价值是劳动者的天赋权利,谁有劳动能力,谁就有义务工作。让和谐社会接纳更多热情工作的劳动者,是国家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转型期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职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劳动关系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迫切要求政府及时找准自身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对劳动关系实行必要的干预,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总结、借鉴中外政府在调整劳动关系方面的理论和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我国的劳动关系法律制度,加强政府的执法和监督力度,支持组建强有力的工会,将劳动者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并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这是今后政府在劳动关系领域中应该着力履行的工作职责。  相似文献   

18.
《新湘评论》2004,(3):56-56
1、所有用人单位都将实施最低工资规定 为了维护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颁布了《最低工资规定》。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劳动合同法是对以往劳动法律制度的突破。劳动法的实施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依法转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理念。用人单位要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留住人才,就必须尊重劳动者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尊重劳动者参与管理的权利,依法“共决”规章制度;发挥工会的作用。依法协调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袁青川 《世纪桥》2008,(4):147-148
在劳动用工形式日益灵活的今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用工关系越来越复杂,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不和谐因素也呈现增多趋势。减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冲突,加强双方之间的合作,必须以经济、心理、法规等多个角度对员工进行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