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1932年冬,中央红军和闽北红军开辟了光泽苏区。我亲眼看到朱毛红军发动农民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1933年6月,我报名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光泽县独立营保卫队当警卫员。12月光泽苏区失陷的当天,我们保卫队护送县委、县苏机关撤退转移,跟随黄立贵师长辗转到达闽北苏区首府大安,后来我被调到闽北独立师二纵队一支队当卫生员。班长牺牲后,我接任卫生班长。  相似文献   

2.
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硝烟散尽、河山重整,那段悲壮的历史、那份真挚的情怀,却不曾改变。家住贵阳市的老红军安仲华,出生在四川省青川县板桥乡。父亲早逝,母亲改嫁,留下幼小的他和奶奶相依为命。1935年初,红四方面军来到青川,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分财物的革命斗争,并建立了县、区乡苏维埃政权组织。"15岁的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参加红军的,当时就一个念头,跟着红军部队有饭吃,还有枪来打坏人……"安仲华说。  相似文献   

3.
正1929年10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第二次来闽西,攻打上杭与武平县城。廖步云的家乡安丰村也进驻了红军队伍。红军不仅纪律严明,还打土豪、分东西给穷人。年少的廖步云见此,内心震动,想参加红军的愿望在心里扎了根。1931年适逢武东游击支队来武东一带活动,支队很支持武东乡赤卫队,赤卫队很快发展壮  相似文献   

4.
1933年春天,由张国焘、陈昌浩领导的以徐向前为总指挥的红四方面军到了我的家乡四川省沧溪县.红军的到来,给我们这些世世代代受地主剥削和压迫的穷苦人带来了希望,带来了光明.红军在我的家乡打土豪,分田地,宣传贫苦人要团结起来打倒旧军阀,推翻人压迫人的旧社会.我们被红军革命精神所感动,我和父亲、姐姐都投入到革命洪流中来了.我父亲被村里人选为第一任村苏维埃主席,后来又担任村川陕苏维埃总社的社长.我也参加了赤卫队.1933年8月,我与父亲、姐姐分别参加了红军.我当时只有14岁,参军后被分配到红四方面军89师独立营当战士,在与国民党军浴血奋战一年多后,于1935年初开始了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为了北上抗日而会合的艰苦长征.  相似文献   

5.
《党史天地》2007,(8):25-26
毛泽东认为林彪毕业黄埔,可当重任 林彪认为毛泽东学识好,对官兵有吸引力 1928年4月下旬,在井冈山茨坪开会。 林彪在会上慷慨陈词:“敌人来进攻,红军集中打敌人;敌人打走了,消灭了,红军就分散做群众工作,打土豪分田地,组织赤卫队,建立苏维埃。”  相似文献   

6.
红军桥     
红军桥□梦雪世上有多少座红军桥难以估算也不必统计红军桥诞生在炮火连天的岁月里不分昼夜急行军打土豪分田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红军所到之处敌人鬼哭狼嚎红军走了许多路红军过了很多桥红军流了好多血染红了路染红了桥直到现在红军桥还常常染红我们的记忆红军桥@梦雪...  相似文献   

7.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处书记、福建省省长魏金水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2年8月11日17时45分在福州逝世,终年86岁。魏金水同志1906年5月出生于福建省龙岩县条围村。他在青年时期就投身革命,1929年5月担任乡苏维埃主席,带领贫苦农民打土豪分田地;1929年7月参加红军队伍。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21,(3)
井冈山时期的红军为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克服经济困难,利用打土豪、群众捐赠和向商户征收三种形式筹款。通过筹款,红军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所需经费,改变了军民生存艰难的现实困境,打击了土豪劣绅的嚣张气焰,提高了人民群众对红军的信任度,扩大了红军影响力,在红军建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929年7月,红四军解放了我的家乡--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翻了身的才溪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组成了赤卫队和农民协会,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打土豪,分田地,压在人民头上几千年的封建主义大山,开始崩溃了!党的政策顺民心,红军处处为人民.  相似文献   

10.
井冈山斗争时期,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和残酷的军事"围剿",打土豪筹款项就成为维持工农红军日常开支的一项重要工作。早在1927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总结红军攻打茶陵县城的战斗经验时,就为红军提出了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等三项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1.
1929年3月至5月间,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来到了我的家乡福建省永定县,游击队组织了起来。我参加了游击队,配合红军去白区打民团。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我随部队参加了长征。  相似文献   

12.
1931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攻克建宁县后,深入到各乡村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组建赤卫队、少先队,建立区、乡苏维埃政府。将上村穷苦出身的平子芳,时年32岁,被推选为安寅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平子芳有个表亲戚,叫林汤明,在将上村开药店,兼种良田80多亩,是当地的土豪。红军进村前夕,林汤明就带着全家人逃到了江西省南丰县一带。  相似文献   

13.
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进入贵州遵义境内,14日部分红军到达了凤冈县偏刀水一带活动,在两天的时间里,红军战士积极宣传党的各项政策,抗日救国的方针,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开展了打土豪活动,捣毁反动派设立的各种苛捐杂税机构,并组织成立了偏刀水抗捐委员会,从而使红军在凤冈与老百姓结下了鱼水深情,为当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使得更多青年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衣红军直到1931年年底才有自己的统一军装。是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专门培养红军指挥员的第一所正规高等军事院校也建立起来,但当时红军的着装很不统一:有穿工农装的;有穿从战利品中获得的白军服装的;也有的穿打土豪分来的各色服装。受"十月革命"的影响,还有一部分人头戴列宁帽、身穿灰布红军服装。  相似文献   

15.
薛庆超 《党的建设》2014,(12):63-63
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围堵和残酷的自然环境,红军长征过程中兵员损失极其严重,为了保证作战需要,就必须不断补充兵员。迄今为止,靠宣传动员和打土豪分财产“提高了群众的革命觉悟”,所经之处“群众积极报名当红军”成为所有历史文献的经典表述。  相似文献   

16.
衣红军直到1931年年底才有自己的统一军装。是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专门培养红军指挥员的第一所正规高等军事院校也建立起来,但当时红军的着装很不统一:有穿工农装的;有穿从战利品中获得的白军服装的;也有的穿打土豪分来的各色服装。受"十月革命"的影响,还有一部分人头戴列宁帽、身穿灰布红军服装。  相似文献   

17.
戴和杰 《湘潮》2014,(8):50-50
城步苗族自治县汀坪乡与五团镇一带,至今还流传着一首当年工农红军长征经过城步时苗族同胞歌颂红军的歌谣,当地党史部门及时收集了这首歌谣。歌谣的全文如下: 一声惊雷地皮震,苏维埃政府把兵兴;民国二十三年冬,红军来到苗寨境。十一月初一从此过,六天七夜不留停;强兵勇将前面走,大队人马后面跟。沿途写满大标语:“打倒土豪和劣绅!”红军行到泗水地,红白两军起战争;红军打了大胜仗,趁胜占颂牛头岭。广西白军前头阻,湖南蒋军后面跟;天上飞机嗡嗡叫,地上枪声响不停。红军白天要打仗,夜里还要急行军;红军进寨来借宿,不扰百姓睡桥亭。  相似文献   

18.
刘高平 《党史博览》2006,(10):44-46
长征前夕体检,难住了红军女战士。邓六金是体检女战士中第一个合格的1911年9月,邓六金出生在福建省上杭县旧县乡新坊村。1929年5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来到了闽西上杭。邓六金听说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帮穷人打天下的,她的心沸腾起来,便毅然剪去辫子,和小伙子们一起,站岗放哨,打土豪,捉劣绅。后来,她和她的两个姐姐凤金、来金都相继参加了红军,被称为闽西的“三凤”。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鼎丞曾赞扬她们是“土窝窝里飞出了三只金凤凰”。邓六金先后担任过区委青年干事、上杭中心县委巡视员、福建省委妇女部部长,是长征出发时担任县团…  相似文献   

19.
1929年的春天,从井冈山下来一支队伍叫朱毛红军,经过赣南来到我的家乡闽西。他们在长汀西南长岭寨打了一个大胜仗,消灭了盘踞长汀的郭凤鸣旅,旅长也于此役毙命,尸首被抬到长汀城南校场,紧靠在一座临时搭建的讲台边。当时听老人们说,朱军长还讲了话。那年我12岁才上初中一年级。学校停了课,可惜未能参加那次大会。但会后红军发动起来的群众游行,我却亲身感受到了工农革命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2,(16):62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人民军队的纪律建设,我军创建之初,毛泽东针对红军中存在的问题,正式宣布红军的三大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后来又宣布六项注意: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